最近在看蔡澜先生写的《旅行食记》。蔡澜先生对于美食爱好者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他写了很多关于美食方面的书籍。我家这本《旅行食记》买了大约两年了,还有其他基本蔡澜先生的书,我都有买回来阅读。
今天又翻出这本《旅行食记》,当看到冷食颂这篇时,我迅速浏览了两遍。他在这篇文章中的第一句话便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食物要熟的才好吃,对冷菜冷饭印象不佳,绝对不能用来招呼客人,好像只能施舍乞丐。我不能苟同。
可是蔡澜先生,您的这段话,我也是不能苟同的。我们在宴请客人时,餐桌上至少有一半是凉拌菜,而且一年四季都有,至于冷饭,那要看季节。
所以我对蔡澜先生的这篇文章有不同意见。
第一、
以您自己的饮食习惯,喜欢吃凉的食物,不能对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一概而论。当然食物做熟了吃最好,这一点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是将食物做熟了吃为好。至于凉食,我们国人也不是全部都拒绝的。比如说凉拌菜。哪家哪户没有做过?尤其是家里来了客人,亦或是大热天,来几道凉拌菜,那都是小菜一碟。
过年过节,一大桌子年夜饭,头盘肯定是几道凉拌菜。凉拌西蓝花,凉拌西红柿,凉拌白菜心,酱牛肉,酱肘花等等,哪一道不是凉的?
第二、
蔡澜先生是香港人,他对南方的风土人情及饮食习惯,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对于北方的风土人情,我感觉他了解得不是很多,从他的文章中便可一窥。
中国的北方人,确实是喜欢吃热的食物,但也不是绝大多数,更不是所有的季节。在冬天,由于天太冷,吃点热乎乎的食物,像热汤面,各种肉类熬大白菜,煮饺子等等,都是热着吃舒服,对胃有好处,还能起到保暖的作用。
至于凉食,夏天的暑伏天气,北方人家还是喜欢吃稍微凉点的食物,像凉拌面,凉拌菜,拌凉粉,拍黄瓜等等。
所以什么食物都要根据季节而定,都不是绝对的。
第三、
蔡澜先生在国外呆的时间长,尤其是年轻时,光在日本就呆了8年,从饮食习惯上,已经快被日化了。再加上原先在家乡时,就不喜欢吃热菜热饭。这只能说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不能说整个中国人都不喜欢吃凉食。
我们一家三口,先生就不喜欢吃热的食物,饭菜端上桌后,他从来不第一个动筷子,偏要等米饭和菜都凉了,才自己慢慢地吃。所以这些都是个人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我们不能以自己的饮食习惯而全面否定别人的饮食习惯。更不能一概而论地上升至全中国人都不喜欢吃凉食这一观点。自己的认知,不能强加到别人的头上。
再说,蔡澜先生所说的冷菜冷饭都是给乞丐吃的,这一观点也是不能认同的。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如果说5、60年代,中国的乞丐稍微多一些,那时大部分家庭都不富裕。现在很少再见到乞丐了吧?即便能看到乞丐,你给他吃的,没准他还不要,一般都是给点钱。
第四、
蔡澜先生通篇文章中,讲的中国人即便吃冷菜,大部分也是说南方人的冷菜。其实南方人吃的冷菜,北方人也一样吃,而且北方人家的冷菜品种,不比南方人家的少,只是蔡澜先生没有吃到真正的北方人家的冷菜而已。
中国人是吃凉食的,但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从冰箱里取出来牛奶就咕咚咕咚地往嘴里灌,牛奶一定要加热喝。夏天,我们也会吃冰棍和冰激凌,这些也都是凉的,酸奶也是凉的。我们吃的面包、蛋糕等糕点,也都是凉着吃的。生鱼片和三文鱼片等一些新鲜的海鲜,在中国的寻常百姓家餐桌上也是常见的。另外,不管是日本寿司,还是韩国寿司,我们中国人也做着吃,那必须是冷着吃,如果加热后,包裹寿司的海苔就会变软,不脆,不好吃。
最后,蔡澜先生说,他一切冷的食物都喜欢,唯独不喜欢冷言冷语四个字。没错,我们也不喜欢这四个字,但是最喜欢知冷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