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亮精讲《传习录》(52)

心学之知行合一 2023-10-27 10:18:37

原文: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说闲语,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

\ 精 讲 \

薛侃问:你保持这个志向就好像心痛一样。这个心要在疼痛上,你不就没有功夫说闲话和管闲事了?

这是说方向要确然,而且要排除干扰,内心中不要放逸。这话挺好,过去我以为是王阳明的话,还做过小标题。细细一看,王阳明觉得这话还不够好。

王阳明说:初学功夫如此也算好了。一开始人欲博杂,容易受外物的牵扰,所以说“持志如心痛”显示了一种勇猛精进的架势,这也算好。

但是一定要明白更深的道理。志气本身,就是自由意志,它是“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的。你不能把它定死了,你若把它定死了,就成了参死句了。

善心也好,在善心上长出来的志气也好,它是不确定的,它什么时候出和入是没有规则的,而且它怎么变动,它的方向也是不能提前预知的。

特点是什么呢?是心的灵明、神明,心的觉知性、天性,使得它本来就是这样。心之神明,原是如此。

保持心的灵明,然后再持你的志,你的功夫才有着落。你需要随时克服冒出来的杂念,杂念也不能预约,一预约,杂念就不是杂念了。所以他对“持志如心痛”的提法不太满意,他说如果要死死守着,绷着这个劲,如心绞痛似的一直捂着胸口,你会在功夫上又发病,我们修功夫是为了克服毛病,结果功夫上长出了新的毛病。

另一种说法是“因药发病”,本来是吃药治这个病,这个病治好没治好先不说,而这个药又产生了另外的一种病。

就像治肺结核用大量抗生素,结果得了肝炎。因药发病往往是勇猛精进的修行者常见的现象。佛祖在《楞严经》中讲,精进魔,就是说过分勇猛精进了,也会出现一种魔。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