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防微杜渐,预防比补救更重要
汉文帝时期的汉朝,虽然国家基本上趋于安定,但是内部民生仍然不很富裕,天灾也是不断出现,而应对天灾的能力也是比较低的,外部又有强大匈奴的威胁,基本上处于国不富兵不强的境地。在这其中,还有种种的隐患被有识之士指出。
当时国家最重要的事是休养生息,农业是根本,没人种田就没有吃穿。然后,就有商业、财政(主要是货币)。皇帝的核心权力是政令、军权,权力的威胁是分封的诸王实力过强,国家的秩序要靠法律规范和维持。
在农商问题上,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期望通过减轻税赋的方法鼓励大家都种田,甚至在文帝后期免征农业税。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荒地仍然荒着,很多人仍然挨饿。原因是多方面的:种地是个非常辛苦的工作,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不得闲,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主要靠的是人力,而男人们除了要种田还要参军打仗和一些其他的徭役;商人不用这么辛苦并且囤积居奇,高价售卖,获得大量的利益,虽然抑商,但是商业仍然比农业获利要多,看现今的情况就知道;还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帝竟然让民间铸币,宠幸邓通,就给了他一座铜山铸币,让他巨富,吴王刘濞的辖区内也有很多铜山,吴、邓的钱币于是流通天下。
古代的钱币和现在的纸币不一样,古代的钱币按照价值是与它所能交换的物品等价的,而现在的纸币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建立在信用体系上的东西。但是,古代的钱币究竟与所交换物品在多大程度上等价,这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钱币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不能吃不当穿,但是在付出与种田少得多的劳动以后,却能获利比种田多得多,百姓能铸钱的都会去铸钱了,种田的自然就会少了。并且,钱币的纯度也很容易作假,添加一些其他金属也不太容易被发现,但是却能获得巨额利益,我们不难想象,铸币行业会多么发达。虽然后来也采取了用粮食换爵位、换除免刑罚等措施,把富户多余的粮食收归国家,损有余补不足,但是效果仍然不太好。
在巩固政权的问题上,藩王的地盘和兵力过重,是个隐患,贾谊等有识之士纷纷建议限制藩王权力。随和亲公主去匈奴的中行说不愿意去,朝廷一定要他去,于是他便反叛汉朝,他要让匈奴成为汉朝的大患,他有个见解就是汉朝分封的这些王只会越来越疏远。事实如此,兄弟姐妹经过一代一代血缘关系是越来越远的,汉初分封诸王巩固了政权,但是现在却又面临着削藩问题。因为诸王的反叛已经成为现实问题。
在法制的问题上,文帝也是想搞点自己的特权,好在被人劝谏住了。人性就是这样,没有谁是不想为所欲为的,之所以没有,对多数人来说是不能,而对于一些能管住自己的君子来说就是能而不为,也就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皇帝对于冒犯自己的人总想要加重惩罚,可是这样让百姓怎么办呢,只能是无所适从了。所以文帝克制了自己的欲望,选择了法制。同时也废除了一些砍掉人手脚的刑罚,改为了鞭打。然而,他没想到的是,更改以后的刑罚很多都把人打死了,打不死也给打废了。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上医治未病”,“无为而治”,“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在问题没有出现之前就已经把问题给消灭于无形之中了。
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科学是这样,其他任何事都是这样。班固说: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祸患总是藏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所以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关键是要有创造性的思维。
要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不能思想僵化。《易经》: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世界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的,人们常说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事物的发展都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变化是改变的条件,变化决定发展,是结果的原因,是思维的终极目的,是世界的结局,是时间的开端,空间的结尾,是矛盾的主体,是运动的表里,是光明里的黑暗,黑暗里的生机,是有和无的前提,是自我的整个有意无意的全过程。”变化是无穷的,变化永无止境,变化无处不在,变化无时不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变在变前。
要从小处和细节着手,谨小慎微。《道德经》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老子看来,人之所以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就是因其不能始终做到防微杜渐。《韩非子》也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讲的是要从小事、容易的事做起,不然发展到大事、难事就不好办了。
要重视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和道理。先看“曲突徙薪”这个成语:有一个过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徙薪”建议的客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那些力挽狂澜的人称为英雄,而那些春风化雨消除隐患的人却没有人去重视,这是要不得的,那些有远见的人更是宝贵的财富,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获得更稳定长远的发展。比如文帝时期,提倡“礼”远比不提前约束,而致使藩王造反的严重后果要好得多。
总之,做人总要有个忧患意识,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总要有个前瞻意识,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总要从小处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总要善于听取那些富于远见的意见。总要知道世间无常的道理,变在变先,把变化作为常态来思考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