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霍英东迎娶了冯坚妮,正式迎来他的第二任妻子。然而,这段婚姻的公开,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在霍英东与冯坚妮的关系开始浮出水面之前,他的发妻吕燕妮早已察觉到丈夫心中的不安分。为了保住自己在霍英东心中的地位,也为了确保家族的稳定,吕燕妮提出了三项不可动摇的条件。这三个条件分别是什么?
霍英东的艰难起步1941年底,抗日战争爆发的消息传遍了香港,霍英东和他的家人不得不面对一个从未想象过的局面。随着日军的逐步侵占,香港的社会秩序开始崩溃,霍家的生活也发生了剧变。
霍英东原本在学校里的学业正处于上升阶段,但战争的来临让他不得不辍学。家中原本平稳的经济状况也在战火中变得岌岌可危。日军占领香港后,霍家经营的煤炭贸易受到严重限制,收入锐减。而日军征用了霍家所有的兴和小火轮,原本作为家庭生计支柱的业务几乎停摆,霍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为了维持生计,霍英东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家中值钱的物品,包括一些老旧的家具和收藏品,被他拿到街上出售。他一边跟街头小贩讨价还价,一边心里清楚,这些物品虽然对家族的经济有所帮助,但也意味着他们的生活彻底改变。霍英东拼命工作,尽力维持家里的开销,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办法度过眼前的难关。
不久之后,霍英东找到了一份工作,成为了一艘轮船的加煤工。这个工作虽说不算高薪,但至少可以为家里带来一些稳定的收入。加煤工的工作非常辛苦,霍英东每天要将煤炭不断地搬运到船上,往复的工作对他的身体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霍英东并不像许多人那样能轻松适应这样的体力劳动。他的身体瘦弱,力量远远不如其他工人,每次搬运煤炭时,他都显得力不从心。尽管他拼尽全力,但工作的强度还是令他感到力不从心,最终老板对他的工作表现感到不满意,决定解雇了他。
经营杂货店与婚姻的安排1943年,霍英东的母亲在家庭困境中看到了一个可能的出路,便开始劝说霍英东与亲戚们合资开设一家杂货店。经过几番商议,霍英东与十多个亲戚共同出资,最终开设了这家小商铺,取名“有如”。霍母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既安排了霍英东参与其中,也为他做了更多的打算。
霍英东的婚姻也在这时悄然展开。霍母为霍英东安排了他的第一段婚姻对象——吕燕妮。吕燕妮是霍家对门的邻居,霍英东和她的关系并不陌生。
两人结婚后不久,吕燕妮便为霍英东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霍丽萍。小家庭的日子过得并不奢华,生活节俭而简单,但霍英东和吕燕妮的感情逐渐深厚。霍母对吕燕妮的态度十分和善,吕燕妮也因其温和贤淑的性格深得霍母的喜爱。
吕燕妮并非一个浮华的女人,她安静踏实地照顾家庭,生下了三个儿子。在霍英东事业尚未起色的岁月里,她一直是他坚强的后盾。家里虽然经济拮据,生活朴素,但吕燕妮总是能够让这个家保持着和谐温馨的氛围。霍英东的心里,对妻子一直怀有深深的感激与敬重。婚后,霍英东虽然忙于经营杂货店,但他总是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妻子和孩子。
朝鲜战争时期的积累与房地产崛起在朝鲜战争爆发期间,霍英东看到了一个商机,开始涉足贩卖物资。他通过与内地的一些商人联系,将一些物资转卖到内地,从中赚取差价。这一段时间,霍英东积累了不少财富,虽然数目并不算庞大,但却为他后来的创业积攒了初步的资本。
进入20世纪50年代,香港的经济逐步恢复,战后复苏的气息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弥漫。随着香港人口的急剧增加,工商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量的市民涌入城市,房屋和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这给了霍英东一个新的商机。他发现房地产市场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潜力领域,于是决定将自己积攒的资本投入到房地产行业。
1954年,霍英东正式创办了立信置业有限公司,开始涉足房地产开发。这是他进入商界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起初,霍英东并没有立刻大规模开展,而是从一些小型项目开始,逐步积累经验。他迅速抓住了香港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的机会,凭借前期积累的资金和经验,他开始推进一些较为成功的楼盘项目。
霍英东在房地产市场上的成功,得益于他首创的“楼花”预售模式以及分期付款的经营方式。这种方法在当时极具创新性,令许多购房者可以在楼盘建设过程中提前购买,还能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
除了“楼花”预售和分期付款的方式,霍英东还发明了“售楼说明书”,这是一种专门用于销售楼盘的宣传材料,用来详细介绍楼盘的情况,包括位置、面积、设计等。这种做法后来成为了香港房地产行业的标准,也为霍英东的房地产公司打下了更稳固的基础。
随着立信置业的不断发展,霍英东开始逐步扩展自己的项目。立信大厦、香槟大厦等建筑的成功建设,使得霍英东逐渐积累了大量财富。他的公司也在不断扩大,成为香港最大的华资房地产商之一。
婚姻中的挑战与吕燕妮的条件霍英东的事业逐步有了起色,但他个人的感情生活却显得复杂而纠结。在与吕燕妮的婚姻中,他始终无法摆脱对初恋冯坚妮的思念。冯坚妮与霍英东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段初恋虽因种种原因未能走到最后,却在霍英东心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在长期的婚姻生活中,吕燕妮表现得非常宽容和智慧。她深知,霍英东虽已是家庭的顶梁柱,但他对冯坚妮的情感并未消逝。面对这一情况,吕燕妮没有与丈夫争吵或发泄,而是选择了更加理智的方式,她提出了三大条件,希望以此来平衡两人之间的关系,并维护自己在霍英东家庭中的地位。
她的第一个条件是,无论霍英东日后娶几房,长房的地位必须是经商。吕燕妮希望通过这个条件,确保长房能够在霍家的企业发展中继续发挥作用,维持霍家家族的延续和稳定。
第二个条件则是,长房的子孙婚事完全由吕燕妮来决定。她希望在家庭事务中有更多的话语权,特别是在子女婚姻方面。这一条件也是为了确保霍家家族的传承与和谐,毕竟在香港这样一个商业与家族关系密切的社会环境中,家族的声誉与稳定对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
最后,吕燕妮提出的第三个条件是,霍英东必须等到她的母亲去世后,才能公开承认冯坚妮的身份。霍母是霍家传统的支柱,吕燕妮深知霍英东母亲对家庭的影响力,因此,她要求霍英东在母亲生前不得公开冯坚妮的身份。这样一来,她能够在霍家母亲的在世期间,确保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不受影响。
霍英东答应了吕燕妮提出的这三项条件。吕燕妮对此则表示,她不会干涉霍英东的私事,只要家庭的基本稳定不受威胁,她愿意在这段婚姻中维持和谐。她的宽容和智慧,让两人的关系虽然存在外界纷扰,却能相对稳定地持续下去。
冯坚妮的公开身份与霍英东的晚年1959年,霍英东迎娶了冯坚妮,正式迎来他的第二任妻子。两人之间的婚姻关系虽然起初未曾公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霍英东的事业逐步稳固,他也渐渐开始有了公开自己私人生活的打算。
霍母的在世使得霍英东一直未能公开与冯坚妮的关系。直到1977年,霍母去世后,霍英东才在报纸上发布了母亲的讣闻,并借此机会公开承认冯坚妮作为他的妻子的身份。
第二年,冯坚妮接受了香港《文汇报》的采访,公开表明了自己与霍英东的婚姻关系,并回顾了两人相识和相爱的过程。冯坚妮在采访中谈到了她和霍英东相识时的情景,以及他们如何从朋友慢慢走到一起。
两人的感情经历了多年的波折,冯坚妮对于这段婚姻的回忆中充满了深情,她谈到霍英东对她的关心与支持,以及他们共同度过的艰难时光。
与此同时,霍英东的三太太林淑端也在霍英东的晚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霍英东与林淑端大约在1968年左右结婚,两人婚后育有四子。
尽管林淑端与霍英东的婚姻生活较为低调,但她在霍英东晚年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霍英东对林淑端宠爱有加,两人共同度过了许多幸福的时光。林淑端的贤惠和低调,令她在霍英东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尽管霍英东晚年宠爱林淑端,吕燕妮始终在霍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吕燕妮不仅是霍英东的初妻,还是霍家中最为重要的女性之一。她在霍英东事业初期的困难时光中,始终站在他身旁,照顾家庭,支持丈夫。吕燕妮的贤淑和智慧,为霍英东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帮助霍英东度过了事业的低谷,也在霍英东成功后,保持着家庭的稳定和温馨。
2020年,吕燕妮去世,享年97岁。她的葬礼上,霍英东的长孙霍启刚深情悼念母亲,表示吕燕妮是他们永远的榜样。郭晶晶作为霍启刚的妻子,也在场并数度哽咽,深感吕燕妮对霍家历史的巨大贡献。
参考资料:
[1]陈英.霍英东家族争产风波警示[J].董事会,2014,0(1):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