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中国加10%关税,中国选硬碰硬对美最高加15%,且又打出两拳

以山爱科学 2025-02-12 03:35:08
导读:

二月一号,美国单方面宣布对进口的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可谓来势汹汹。

对于这件事,不仅是中国,国人也早有预料。

毕竟早之前美国就宣布要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这两个国家可是美国的盟友,下手如此之狠,那么作为美国的竞争对手中国,也不可能幸免于难。

当然了,中国面对这件事,也不是没有准备。

既然美国出招了,中国自然就接着,随即在二月四号,中国决定对美国的能源煤炭、天然气同样加征关税,高达15%。

同时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批量汽车等等加征10%的关税。

而且还提到了,不予减免的提示。

当然作为反击的手段,也不止这一条。

其一,将美国告上了世贸组织。

有人说对于这个事情,美国无关痛痒。

错了。做任何事情要师出有名。

其二、中国将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那么今天就围绕着美国的制裁,以及中国的反制裁来说一说。

中国的态度逐渐的强硬

中国面对美国的态度变的强硬起来,给很多人最直观的感受是在2024年的十二月。

这个时间点正是美国旧政府下台之际。

美国的新旧政府交替,尤其是两党之间的执政交替,必然会存在一些矛盾。

比如对中国的竞争手法。

一个是喜欢联合盟友一块针对中国,顺带会给盟友一些好处,另一个喜欢将美国优先放在首位,但凡触碰这条底线,就算是盟友也会下狠手。

所以双方虽然目的一致,但在一些政策实行上会有很大的区别。

那么这个特点在反映到两党新旧政府交替,旧政府必然会对其的政治遗产进行保护,然后对新政府下一些绊子。

于是在十二月二号,美国对中国的芯片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制裁,将一百四十多家相关企业拉入了美国的实体清单。

那么这种制裁对中国有没有用呢?

作为美国的商务部部长雷蒙多都说了,大概意思是,在芯片领域的竞争中美国是失败,制裁是无用的。

面对美国的出招,这次中国也不再说说而已,也出招了。

也就在第二天,中国就宣布了对美国出口的镓、锗、锑等等的两用物项的限制。

(注:什么是两用物项?指的是既可以民用也可以军用的货物、技术、以及服务)

对于这件事,如果单独拿出来,就是来而不往非礼也,你制裁,我就反制裁很正常。

但是将这件事放在历史长河中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个不解释,就来看看外媒对这件事的评价,就清楚了。

首先看看当时路特社的说法,它认为这是中国经过精心策划的升级行动。

说道这里就有的说了。

有些人认为美国对中国进行高科技制裁,中国仅仅拿出原材料进行反制裁,这是不是不上档次?

其实对于对手进行压制,东西上不上档次无关紧要,看的是是否能一剑封喉,直击要害。

路特社说的精心策划的升级行动,这几个字非常的关键。

这是对美国高科技能力的一次攻击。

不说其他的,就说镓、锗、锑涉及了美国两万个部件,一千多个武器系统,所有的军种。

所以这是一次极其精准的打击。

说道这里,问题就来了。

利用原材料对美国实施制裁,就不怕美国利用这个机会,发展本土的镓、锗、锑的生产吗?

还真就不怕!

请记住中国拿出来的反击措施,就是建立在对手根本没有复制可能的前提下,毕竟弄不好这是倒逼对手建立相关产业链条的事情。

那么镓、锗、锑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其一,这三种材料的开采技术、产业链条中国不仅完善,技术还非常的优秀。

虽然国外也有镓、锗、锑的储量,但技术落后,开采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浪费,无法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

再往深入一点的说,中国的开采成本很低,在保持利润的同时,产品的价格低。

所以如果美国不使用中国的材料,那么它做出来的产品,价格会高,谈什么竞争优势?

其二、中国的产量高。

镓全球产量占98%,锗全球产量占68%,锑全球产量占60%。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就算是想要替换,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完成的。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项,美国就算是无视前两条,也要硬上,也会出现无法复制的情况。

比如锗是电解铝产业的副产品。

所以想要生产锗,就需要建立电解铝产业,而这个产业会消耗非常大的电能。

中国每年在电解铝产业中投入的电量,占全国消耗电量近7%。

想想看如此大的电量,有什么国家可以生产出来呢?

不说别的,投资上万亿的墨脱水电站获得批复,建成后的发电量将是三峡水电站发电量的三倍。

在电力建设上,中国说第二,还真就没有什么国家说首位的。

这也是路特社为什么会提到,精心策划和升级这两个词了。

那么在这次反击中,中国还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任何国家或者地区、个人,违反相关规定,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

这个补充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简单的说就四个字——治外法权。

提到这四个字,往往会合美西方联系起来,这几乎就是他们的特权。

如今中国也开始使用了。

对于这件事彭博社有这样的表述,大概意思是中国开创了禁止他国企业向美国出售产品的先例。

所以这个补充的意义非凡。

再往深处去想,其实就表面了一个思想,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竞争攻守转换了,中国的态度也会越来越强硬。

美国的态度硬,中国的态度会更强硬。

总体看这件事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打压,中国是可以硬扛、硬撑,但能看到最终中国超越美国的希望。

而中国对美国的反制裁,美国几乎就没有招架之力的。

这是很大的区别。

看看现在美国新政府的态度,就能看出端倪。

美国新政府上台之前高喊对中国加征60%的关税,现在呢?10%,还表现出一副可以商量的态度。

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这次反制裁的效果。

当然原因不止这一条,但这绝对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条。

所以如果美国执意要升级贸易行动,那么中国也不会惯着美国,因为中国手中的王牌,可不止这一张。

说道这里,得解释一下为什么总是拿一些旧事来说呢?

其实旧事是新事发生的起点,可以解释很多新事背后的事情。

咀嚼旧事,再看新事,很多事情就一目了然了。

接着说。

其实在十二月三号,中国提出镓、锗、锑两用物项对美国的限制外,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发表声明,美国芯片不再安全。

这背后又有什么含义呢?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镓、锗、锑两用物项的限制是政府发布的,而美国芯片不再安全是协会发布的,这已经具体到了行业。

中国的行业也有能力对美国说不了。

其实想想也对,中国芯片出口破万亿。

虽然这些芯片是中低端芯片,但这就是进步,可以大幅度的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了,这就是底气。

中国不怕,而美国要害怕的是失去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表达一个含义,在中美竞争中,走到现在,中国不怕的多了,美国害怕的多了。

那么再回头看看文章前边说过的话。

美国加征10%的关税,中国加征15%,就可以理解了。

美国更多的是想要做个筹码,想要商量一些事情,当然对于中国来说这个筹码不高。

最终要不要加,加到多少?就看美国想要什么了?

虽然局面很好,但10%不是起点,而60%也不会是终点,就看双方的博弈了。

而且中国也开始以美国看得懂的方式,对美国进行反制裁了,它是真的感到疼了。

制裁和反制裁的关键

通过上面的解释,知道了中国反制裁的漂亮。

要么不反击,要反击就直击要害。

问题来了,中国能进行如此漂亮的反击,基础是什么?

基础是具备和美国对等的实力。

没有对等的实力,就算是进行了反击,就算是再漂亮,也是对方案板上的鱼肉。

举一个例子体会一下。

在2024年的十二月十二号,美国的暗鹰高超音速导弹发布。

美国很开心,毕竟这是美国首枚实用化的高超音速导弹,而且准备装备了。

这件事初看很平常,美国高科技大国,有这样的结果没什么毛病。

但美国媒体在说暗鹰高超音速导弹的时候,是这么说的,这是美国版的东风26,可以媲美东风17。

感觉出什么味道来了吗?

中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突破了一件东西,就会宣布媲美美国的另一件东西,如今反过来了。

说媲美,听着好听,其实就是不如对方。

现在美国都这么说了,背后的深意就明白了吧。

其实类似的科技,中国不仅可以和美国比肩,甚至还有很多东西都是超越美国的。

这个就是实力的体现。

科技、设备、人才等等中国现在都不输于美国。

领先了对方,再进行反制,充分说明了中国现在的自信。

最后说一句,中国对美国实施反制裁,是想要一个合理合规合法的目的,并不是盲目的,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

但美国就不一样了,美国总是拿着制裁当做一件得力的手段,去招惹其他国家。

有时候都不知道它的目的是什么?

总的来说,中国在未来会做的更好,2025年中国来了。

1 阅读:83
以山爱科学

以山爱科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