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有一家叫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机构,这是一家对中国态度很不友好的机构。
在2003年的时候,这家机构对全球六十四项关键技术进行了一个调查排名。
其中美国六十项关键技术位居首位,而中国仅占三项。
如果换算成百分比的话,美国94%,中国不到5%。
对于中国来说,这个统计有没有贬低的意思,不做讨论,以当时一般人对中美科技的感受来说,应该是大差不差。
而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了2007年,到了2008年的时候,这个统计才有了些许变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a27d86e417bdd4376a2eb8cf03d725.jpg)
当时间走到2024年的八月二十八号的时候,这家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中心,再次对六十四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统计排名。
发现中国已经有五十七项位居首位,而美国位居首位的关键技术项目仅仅剩下七项。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统计是截止到2023年的。
可以说是惊天大反转,美国从原来超过90%的占比,换成了中国超90%的占比。
以至于这家机构提出了一个建议,让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韩国进行合作。
说到这里,不禁要问上一声,这里是不是有捧杀的嫌疑。
那么今天就围绕这件事来说一说。
中国的发展![](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a4781a327bb54894844117a0d702a74.jpg)
也就是二十年的时间,中美之间的技术竞争上出现了大逆转。
其中在2003年到2007年的时候,美国的优势一直保持不变,六十四项关键技术位居首位的是六十项。
此后中国在全球关键技术快速增长,
2013年到2017年,中国已经在二十八个技术领域领先美国。
2018年到2022年,中国已经有五十二项关键技术进入到领先地位。
所以这个时间点,中国的科技水平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到了2023年中国已经有五十七项保持领先,这绝对是一个质的飞跃。
从这个时间表中,不难看出,中国开始发力似乎是在2013年,其实不然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结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cfd8591110ca3e53940aad5380b94fa.jpg)
毕竟没有之前的积累,怎么可能做到随后的突飞猛进呢?
而且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和重视也是其中的关键,比如在2015年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
这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多部门联合编制的一项十年行动纲领。
最关键的是,这个行动纲领是首个中国实施的制造强国战略。
在这个行动纲领中,提到了中国三个阶段的发展。
首先是在2025年进入到制造业强国的行列,这个标准和韩国看齐,也就是说中国要在2025年的时候,制造业要堪比韩国,达到第三等制造业强国的水平。
不过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制定的有些保守了。
截止到2023年年底,中国在《2025中国制造》中设定的二百六十个多个项目中,有86%的项目已经完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9293353680b26c7069957f601457d32.jpg)
九年完成了86%,虽然2024年的结果还没有出来,相信再上涨四个百分点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现在可以说,中国已基本完成了《2025中国制造》首个阶段的预定目标,可以说是提前完成。
而且完成的目标,已远远超过预期目标。
因为其中设定的十个重点产业目标,已经有九个实现了。
说道这里,就会出现一个疑问,十个完成了九个,这也叫完成了?
完成了,这话可不是我说的,而是《经济学人》这份杂志承认的,关键这个杂志对中国的态度也是不友好的。
接着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4e872e314bfa1bafe7012d9240c7721.jpg)
这个时候就可以捋一捋,十个大项目完成九个,划分出来的中等项目三十六个完成三十五个,细分小的项目二百六十多个完成90%以上。
所以这些数字足够说明《2025中国制造》差不多完成了,下一个目标就是2035,再打造一个十年奇迹。
而《2025中国制造》这个行动纲领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可以放到档案馆中了。
那么再回到之前的问题,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先五十七项,显然是真实存在的。
而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这个消息,这么看来也就不是捧杀了,而是在提醒西方发达国家,要注意,注意紧迫感的到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f7eb395bbbb9f4028632ee88b5efe11.jpg)
不说别的,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以及电力,这两个领域不仅仅是位居首位,而是完成了大跨度的超越。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截止到2024年的时候,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十年全球销量首位了。
而且中国和位居第二位的美国在销量上的差距是十分悬殊的。
以2024年九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例,美国卖出去十二万六千八百辆,而中国呢,卖出去一百一十二万五千六百辆。
美国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几乎是中国销售出去的零头。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实力如何。
这也是为什么,美欧国家会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进行针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8ba8c54a386652efc7408f84221e0fe.jpg)
在说一件事,2024年的时候,欧州对中国新能源车进行针对的同时,欧洲的官员来中国访问的目的地和过去有了很大不同。
过去这些官员来访问,是来看新能源汽车,而且更注重在中国投资的工厂。
可在这一年,他们去看的更多的是生产电池的企业,而且是中国的企业。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就不用多说了。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绝对是超越式的存在。
然后是电力。
以核电为例,第四代核电站钍基核电站,中国是首个建造,而且还是独一份,其他国家还在研究阶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dbcd89c8192251265cd7e582d766aa3.jpg)
不仅如此第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中国在2023年十二月六号也投入了运行,同样是此类核电站世界首座商业运行的核电站。
所以在第四代核电站领域中国是走在了前列,而且是超越的走在了前列。
(注:中国在第三代核电技术也是位居首位的)
太阳能光伏产业就不用多说了吧?
再有就是超高压输电,这项技术不仅是位居首位的问题,而是技术垄断的问题。
再往天上看。
2024年十二月两架六代机翱翔。
再往太空看,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已然常态化,而国际空间站却老化严重。
接着往太空深处看,看月亮,2030年中国会再次让月亮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到时候会不会也同之前中国勘测月亮一样,掀起全球热潮。
天上看够了,往海里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4dee9d21d9df49f5ac0673bcf8efaca.jpg)
海里就要说造船了,而中国具备世界上最全面的造船技术。
中国在造船完成量、新接订单量、以及手持订单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而且总量要比日韩的总和还要多,这个多是远超。
说一个数据,在2024年中国造船订单,已经占据全球份额的70%。
没有实力,没有技术,怎么能有这样的数据呢?
当然说道这里,有人会拿芯片说事。
确实这个行业,中国还比美国落后。
但别忘了,其他行业能追上,芯片也是时间问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ab898be7b78d2cc308999cc701a0fb1.jpg)
要知道在2024年的时候,中国的芯片出口突破万亿大关之后,中芯国际还将二十八纳米芯片的价格从两千五百美元打到了一千五百美元。
没有实力,没有技术,怎么做到的?
中低端芯片可以做到这一步,高端芯片也只是迟早的问题。
最后说一句,《2025中国制造》没有完成的既定目标其实就是半导体领域。
所以从这一点说来,虽然这个目标没有完成,但已经很接近了。
期待在2025年结束的时候,能将这个问题解决,让《2025中国制造》这个伟大战略,可以更加圆满的划上句话,归档于档案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