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为闲云游半山

掌阅富民 2020-11-10 18:20:34

边的晚霞,在赤鹫的小镇的山边,若隐若现。

这里断然是人烟不算多的,根据我多年的观察,赤鹫逢日历1、4、7即是街子天,这与云南多数乡镇一样,街子天人们络绎不绝,由于老家是人口大县,记忆里的街子天都是人头攒动的样子,而赤鹫镇街子天,街上人比记忆中老家的街上少了不少,但也比平日热闹了几分。

往小镇街上再前走几公里,稀稀疏疏的屋楼,还有那一方蓝色木制的门牌,“半山耕云”,看似不起眼,没有城市楼宇的华丽,但却让我想起了儿时的故乡,出生便已离乡,忘记了山水故土,我如在江湖漂泊的游子,找到龙门客栈一般短暂停留,然后继续往生命下一站奔赴。

半山耕云供图

追逐了二十余年的寻梦之旅,开始沉淀下来,穿过城市之光,多少周末独自开车奔驰在霓虹灯下,笙歌四起,周围都是高楼林立,黄昏让人意念幻灭。人如囚中鸟,每天处理大量的文件后,傍晚偶尔拖着劳累的身体行走在或暗或明的路上,不是城中人,偏挤城院人,独活半仙,一半在梦里,一半在世间。这周,我跟着内心的召唤,还是参加了访游半山耕云的活动。

小时候,爷爷奶奶会自己推磨做豆腐,还有那配酸菜入口的面面饭(包谷饭),奶奶是我儿时的英雄,记得有一次,林子里面出现一条硕大的菜花蛇,我们几个小孩吓了一跳,奶奶立马用木棍打死,就地支起了火,烤给我们几个孩子吃,当时奶奶讲她小时候看见村子里人打死蟒蛇后分为很多截,一个抬一截回家,听完这个简短的故事,我对蛇似乎没有那么惧怕了。还有那蛇的味道,至今让具有记忆的味蕾难以忘却并吃了多少美味都难以替代。还有,爷爷每天用柴火做的油炒包谷饭作为我们的早点,一顿油炒饭胜过所有童年所有的汉堡。

大了后我再也没有回过故乡的村子,奶奶爷爷做不动活计了,只能把土地转让给别人,我们小孩子则一年年的在外读书,去过一个又一个地方,故土,早已淡忘在记忆里。

城市的光照着我们眼晃晃的,内心也跟着一起恐慌,害怕自己落伍,害怕自己掉队,我做了一个周一到周五活在赤鹫镇潜心修行,周末活跃在城市大街小巷的人。

进入半山耕云,我便成了一个本地游客,可能没有那么新奇,但一砖一瓦,土房与菜地,还是让我回想起了那淳朴遥远的童年。吃的用的,模糊的记忆又被唤醒。我们走在各种各样的海椒地里,红红的,如灯笼一样,庆祝自己回到童年的喜悦。

看瓜之路,作为一个多年吃瓜群众,我还是不得不仔细看老南瓜,这个在记忆里是喂猪的,我们只吃里面的籽,老在土地里,横在故乡的山地里。池塘边的柳树下,知了在声声唱着夏天。我只想回到那时候,卷起裤脚,捉泥鳅或者抓蝌蚪,抓过多少次蝌蚪回家,没有看到过一只变成青蛙,捣鸟窝,看到新生的鸟儿,有时候会把小鸟偷回了家中喂养,从未养活。

长大后,才知道自己竟然做了如此多伤害动物的事情,看到新生鸟会杜绝那拿来主义的思想,时光里自己没有成为一个定有用之人,但终也成了一个没有良心的人啊。

忘记才能前行,所以忘记了故土,我们奔忙,然后,又去找寻,所以又去了半山耕云,我也不好意思去抓谷花鱼,只能去稻田里,拍拍照,放在朋友圈,告诉自己曾经寻找过,儿时的那段路。

故乡在远方,半山耕云有些东西幻化成故乡的一个样子,闲云野鹤,就是我最近的光景,不再痛诉生命里的不公,也许,前行的路,在我手中,我将握着那把蔑视生命困境的剑,继续行走江湖。

这天,我还看着很多一零后的小朋友欢呼雀跃,游戏在磨子间,嬉戏在田地里,原来城市夺去的是我们的童年,很多人又在山间找回失去的童年。

作者:余阅

0 阅读:4
掌阅富民

掌阅富民

做有态度的自媒体平台,坚持原创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