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制造美梦破碎:从“赶超中国制造”到“一夜崩塌”

桐桐看趣事 2025-02-22 17:46:48

在全球制造业的版图之上,越南制造曾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然而,近年来一系列波折,却让越南制造的发展之路充满坎坷,诸多问题集中爆发,使其陷入困境。

01

时间回溯到2021年,新冠疫情的阴霾仍笼罩全球,越南却在这一年经历了制造业的 “至暗时刻”。彼时,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在越南肆虐,由于前期对疫苗接种的忽视,5月1日时,仅有0.5%的人接种了一针疫苗,完成两针的人数不足1万。在近亿人口的越南,这一数字显得微不足道。随着疫情迅速失控,确诊和死亡案例大幅攀升,从7月开始,越南不得不实施严格封锁,工厂大面积停工,这一封锁,便是长达三个月之久。

当地时间2021年8月5日,越南胡志明市,新冠疫情下的胡志明市街头行人寥寥

在这场危机中,越南的制造业遭受重创。以服装行业为例,作为对交货时间极为敏感的产业,一旦拖货,便可能错过流行季节,造成巨大损失。阿迪达斯在越南的采购量占集团总量的28%,由于越南制造的停滞,阿迪达斯下半年损失可能超过5亿欧元。这一打击让阿迪达斯果断调整策略,将部分订单转移。不仅如此,众多制造业订单纷纷流出越南。原计划在越南生产的苹果AirPods耳机被转移到中国,MacBook和iPad在越南的生产计划也化为泡影。耐克自2008年开始将工厂搬离中国,2019 - 2020年,其近50%的鞋和1/3的服装产自越南,此次也因越南的状况而将一系列订单转至中国。

面对订单流失的严峻形势,越南慌了。8月底,在每日新增确诊过万人、死亡数百人的情况下,越南放弃清零策略,转向与病毒共存,匆忙复工复产,试图留住订单。然而,10月的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大规模的返乡潮席卷越南,越南公安部预计返乡人数可能达210万。解封之后,大量工厂员工选择穿上拖鞋、骑上摩托,连夜提桶回老家,他们宁愿回家种地放牛,也不愿继续打工,即便考虑返工,也得等到春节之后。这使得工厂劳动力短缺问题雪上加霜,外资企业陷入困境。

02

回顾越南制造的发展历程,其曾有过辉煌时刻。2020年,新冠疫情刚爆发时,越南凭借优秀的抗疫成绩,经济增速超过中国。当年中国GDP增速为2.3%,越南则达到2.9%。这一成绩让全球订单纷纷涌向越南,2021年前四个月,越南出口同比增长28.3%,创下10年来新高。但繁荣背后,隐忧早已埋下。

越南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有着中国的影子。1986年,越南开启革新开放,学习中国大力支持出口贸易,吸引外商投资合作,力捧制造业。在劳动力方面,越南有着独特优势。其面积33万平方公里,约为1.8个广东省大小,人口却接近1亿,全球排名第15。35岁以下年轻人超过七成,劳工平均工资仅为中国的1/3。并且,越南属于汉文化圈,民众吃苦耐劳,具备发展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凭借这些优势,越南制造业迅速发展,进入90年代后,越南GDP年均增速几乎都在8%以上,即便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1998、1999年,也能保持5.76%和4.77%的增速。

然而,与中国相比,越南制造业存在一个致命缺陷 —— 缺乏重工业。在当今世界,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发展完整工业体系,重工业不可或缺,否则,现代工业经济所需的原材料生产能力和机器生产能力将无从谈起。

中国在1949年建国后,举全国之力发展重工业,为后续工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越南的发展之路却充满波折。1945年北越独立后,陷入近30年战争。1976年统一后,越南试图照搬苏联模式发展重工业,可发展重工业投入巨大,需要政府强力干预和大量资源支持,这对于历经战火、百废待兴的越南来说,难以承受。最终,在消费品和粮食严重不足、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的压力下,1982年越南调整方向,优先发展轻工业。革新开放后,外资因轻工业来钱快而纷纷涌入,越南重工业发展愈发滞后。

越南并非不想发展国企,重点扶持重工业,但其地缘政治环境使其受限。越南与中国曾有摩擦,对中国的体量优势心存焦虑。冷战结束后,越南采取现实策略,抱紧美国大腿。而美国推崇自由贸易市场经济,反对越南以政府主导工业发展的模式。这使得越南陷入两难,无法自行制造高端机械,难以实现自我技术革新,只能依赖进口原材料和机器,进行简单加工转卖,贴上 “越南制造” 标签赚取微薄利润,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进口。2020年,越南制造业订单增长时,从中国的进口额也随之增长,总计8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5%。

03

进入2024年,越南制造业虽有复苏迹象,但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从成本来看,土地和厂房租金不断攀升。据相关数据,2024年越南北部工业区每平方米厂房租金涨至5 - 6美元(约40元人民币),而深圳旁边的东莞厂房租金为20 - 30元人民币 / 平方米,越南租金比东莞至少贵三分之一,甚至有的地方贵一倍。

外资企业购买土地建设厂房使用期不超99年,多选择租赁模式,若购买厂房,越南北宁省、河内市的厂房每平方米售价达130 - 150美元(约946 - 1092元人民币),胡志明市的厂房售价更高,达180美元(约1311元人民币),比深圳还贵一倍。与此同时,越南工人工资相比几年前翻倍,河内附近工人不加班每月工资3000元(约1000万越南盾),约为东莞工人工资的一半。

但越南工人生产效率总体低于国内,许多工人需培训上岗,且当地大学理工科学生少、文科学生多,加上政策规定工人每周工作六天,每天上午8点开工、下午5点下班,进一步影响了生产效率。综合来看,越南综合生产成本已比深圳高10%。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越南也在积极寻求突破。在半导体领域,越南展现出雄心壮志。2024年9月,越南总理范明政颁布了越南半导体产业2030年发展战略和2050年愿景,计划用25年时间,将越南打造成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心之一。为此,越南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建立国家创新中心,在胡志明市、河内市和岘港市新建3个高科技园区,以优惠政策吸引半导体企业入驻。还计划推出税收优惠措施,设立专项投资基金。

全球资本也看到了越南在半导体领域的潜力,富士康子公司讯芯科技宣布将在越南北江省投资8000万美元生产和加工电子元件,三星、英特尔等科技巨头也纷纷在越南布局半导体业务。但发展半导体产业并非一蹴而就,越南在该领域人才及配套不足,产品品类集中于低端封装测试环节,价值偏低,且基础设施能力较弱,供电不足等问题制约着半导体生产制造能力。

越南制造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中,有着自身的优势与机遇,但也面临着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当下,越南制造要想真正崛起,取代中国制造的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不仅要解决自身工业结构的短板,提升产业竞争力,还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对于国际资本而言,在选择投资地时,也需综合考量越南制造的潜力与风险。在可预见的未来,越南制造或许仍将在波折中探索前行,其能否实现质的飞跃,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本来源@财经不眠姐的视频内容

1 阅读:171
桐桐看趣事

桐桐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