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情势,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力哥说 2022-12-01 17:12:44

显然,情势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这几天文章尺度不算小,很多留言尺度也不小,但都没挂,就是最好证明。

现在的情况,一会儿广州放松,一会儿上海收紧,石家庄全放又全收,舆论乱七八糟,两派激烈交锋,很多人都很迷茫。

我想不设立场,实事求是,帮大家理一理,未来半年可能的形势变化,好提前做准备。

3年前,面对初代病毒,我们果断采取清零政策,毕其功于一役,取得巨大成功。

既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又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经济生活。

这一成功,源自我国体制独特的优越性。

但全世界只有我们拥有这种体制优势,哪怕文化相近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无法复刻这种成功,遑论他国。

这就导致新冠病毒注定无法被彻底消灭。

所以我们采取的防疫策略调整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动态清零”。

先让其他国家各种试水,等条件成熟时(包括成熟疫苗的普及、特效药的诞生、病毒自身毒性大幅下降等),再重新开放。

在此之前,先把国门收紧,保证国内安全。

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动态清零”政策同样取得成功。

在全球被病毒反复肆虐,印度尸体堆积成山的环境下,我们不但实现了“境内零死亡”,出口更是获得意想不到的“疫情红利”。

面对人类利用科学武器的强力反击,病毒为求生,不得不加速变异,以更低的毒性,换来更高的传染性,以换得生存。

在病毒界内部惨烈的变异内卷中,先后有两代变种脱颖而出,成为主流毒株,既大家最熟悉的德尔塔和奥密克戎。

面对德尔塔更高的传染性,虽然“动态清零”难度有所提高,不时听到某地发生疫情的新闻,但整体没有过多影响国人生活,国内经济大体运行正常。

但奥密克戎传染性远高于德尔塔,再用过去2年“防疫于无形”的优雅舞步,已无法第一时间切断其传播路线。

今年初春,沿海的香港、深圳、上海和台湾最先遭到奥密克戎袭击。

四地采取不同策略——

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香港最先中招。

最初策略还是想彻底清零,把有限医疗资源优先安排给全民核酸和方舱隔离,结果发现检测速度跑不过传播速度。

全民排队核酸过程中,又产生大量交叉感染,导致短时间内香港疫情一发不可收拾,产生医疗挤兑和超额死亡。

等港府反应过来,不再强制要求全民核酸和方舱隔离,为时已晚,很多最需要第一时间抢救的老弱病残,已错过最佳抢救期,导致741万人口的香港,第一波冲击时就有8000多人不幸死亡,迄今为止,累计死亡10731人,死亡率万分之14.5。

紧接着受冲击的是深圳和上海。

深圳紧贴香港,目睹香港惨状,高度戒备,迅速启动全民常态化核酸,第一时间扑灭疫情,成为一时抗疫标兵。

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此前两年一直“防疫于无形”,被誉为抗疫模范的上海,却延续此前防疫强度,希望尽可能不让防疫影响市民生活和经济运行。

后来大家都看到了,上海“静态管理”2个多月,2季度中国GDP增速暴跌到0.4%。

上海最初反应,究竟是麻痹大意,还是刻意试水,可能要很多年后才能揭晓……

奥密克戎进入台湾的时间,比香港晚一个多月,比上海晚两周,结合两地经验教训,考虑到奥密克戎的毒性,台湾防疫政策迅速转变为做好充分准备,迎接第一波冲击,但尽可能降低传播速度,避免医疗挤兑,逐渐与世界接轨。

为此,台湾提前准备大量ICU和快筛试剂(抗原),并做了广泛的科学防疫和治疗宣传。

虽然第一波冲击中,新闻里不断传来老弱病残死亡的消息,尤其是幼童的不幸死亡,哪怕只是极端个案,也很容易触痛大众敏感神经,导致4-5月间,台湾地区同样有不少民怨和恐慌。

但整体上看,受益于台湾发达的医疗体系和较为充分的事先准备,并未出现医疗挤兑。

迄今为止,2319万台湾人口,累计死亡14297人,死亡率万分之6。

同样的人种,同时面对同一种病毒,香港死亡率是台湾的2.4倍。

经过3年变异,现在的病毒早已面目全非,不能再拿2020-2021年欧美糟糕的数据来推测现在奥密克戎的毒性和后遗症。

同样是中国人,台湾同胞的生死观和我们差不多(都很怕死),此前也同为全球抗疫标兵,他们面对奥密克戎的防疫经验和相关数据,对我们具有最强的参考价值。

迎来第一波冲击后,最初两个月(4-5月)最难熬。

随后4个月(6-9月),疫情逐渐趋稳,但还需要巩固和观察。

台湾几乎用了半年时间,才逐渐化解奥密克戎冲击,回归正常生活。

而入境限制,从3月的“7+7”,到6月的“3+4”,10月的“0+7”,再到11月开放旅行团入台,开放节奏比香港还要稳健(香港10月放宽为“0+3”)。

面对奥密克戎,为何3月的标兵深圳,现在也hold不住了?

因为4月以来,奥密克戎继续全球传播,继续变异。

变异方向,还是毒性更弱,传播性越高。

变到现在,常态化核酸策略也很难做到清零,只能封了开,开了又封,反反复复,没完没了,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不仅导致经济萧条,还因基层执行过程中的过度防疫,产生一系列本可避免的次生灾害。

这也能解释,为何同样感染大几十万人,同样第一时间发现,倾尽全力救治,几无超额死亡的理想状态下,上海4月死亡率还有万分之1.78,最近这波全国却只有万分之0.129。

但要知道,我们有14亿人,大量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没有上海、北京或台湾地区的大量专业医疗设备和专业医护储备,无论4月台湾逐渐放开时的数据,还是眼下全国的数据,都只能做参考,不能以此为依据,认为病毒已不足为惧,可以立马躺平。

别忘了,出现医疗挤兑的香港,比没出现医疗挤兑的台湾,多死了140%的病人,这些人原本可以活下来!

这才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真正内涵。

换个角度看,正因全国还有很多落后地区不具备北上港台的医疗资源,不得不采取“时间换空间”策略,当过去半年防疫和经济出现明显冲突时,不得不防疫优先,兼顾经济。

11月11日“二十条”的出台,标志着过去一段时间,全国人民在经济和生活上付出的巨大牺牲,已成功争取到最宝贵的时间窗口,使病毒毒性进一步降低,我们的策略,也转变为经济和防疫同样重要。

但这种“既要又要”在执行层面难度很大。

对地方官员来说,保障人民生活和推动经济发展属于常态化工作,而防疫属于非常任务,拥有一票否决权,一旦防疫出现纰漏,会被追责严惩,就容易倾向于过度防疫。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但经各方“努力”,就在这两天,我们实际策略已进一步落实为经济和防疫同样重要,一方面更重视经济和保障人民正常生活,一方面加快对外开放的准备工作。

孙副总理日前表示“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具体的策略转向,主要有三条:

“不断完善诊断、检测、收治、隔离等措施”;

“加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免疫接种”;

“加快治疗药物和医疗资源准备”。

这三条,就是我在《你希望如何度过这一生?》里提到的最重要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准备工作。

目前最需要快速推进的是“老年人免疫接种”,所以才会出台《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

但还未充分做好准备前,必须继续坚持“动态清零”,避免功亏一篑,重蹈香港覆辙。

那些已经付出的惨痛代价,绝不能让他们白白付出……

考虑到我们人口体量极大,政策步伐又非常稳健,这些准备工作,至少也要准备到明年开春(尤其现在是冬季,本就不是开放的好时机)。

参考台湾经验,明年3-4月,我们可能会接近台湾地区在今年3-4月的准备状态,随后开始迎接第一波冲击,之后才会逐渐从“7+3”转变为“4+3”、“0+7”、“0+3”,直到完全解禁。

如果这个冬天,奥密克戎再次出现重大变异,传染性更高而毒性更低,也不排除速度加快的可能性。

那么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1、尽可能说服家中老人接种疫苗,特别是正在推广的防护性更强也更安全的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的吸入式疫苗。

奥密克戎和德尔塔最大的区别,在于病毒主要感染上呼吸道,不太容易进入肺部,原因就是毒性变弱,到了呼吸道就被免疫系统拦住了。

2、有严重基础病,身体条件不允许接种疫苗的高龄老人,需要家人更好的看护和更多的陪伴~

3、因为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清零难度又越来越大,所以就算没有过度防疫,想让经济和生活恢复正常还是困难重重,这个冬天,我们依然要做好熬一熬的思想准备。

4、第一波来袭的高峰期,尽可能避免出门,不为自己,也为别人(特别是家里老人),必须出门,一定要带好口罩,尽可能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远离密集人群。

5、学会抗原试剂自测方法(很容易,相信之后政府会指导),一旦发现感染,不要恐慌,对99.99%的人来说,现在的奥密克戎不会要你命,良好心态更有利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克敌于上呼吸道,出现感冒、发烧、咳嗽、胸闷都很正常,每天吃饱穿暖(多吃鸡蛋、牛奶、肉类、蔬果),安心睡觉,可以备些感冒药(中药亦可),以缓解最初几天的不适症状。

6、奥密克戎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人不药自愈,区别只是身体素质好的人毫无症状,像没事人一样,稍差的休息2-3天就好了,有点年纪或体质较弱的休息一周也能基本康复,很少有人需要休养2周甚至更长时间。

届时请不要轻易占据宝贵的医疗资源,能不叫救护车就尽量不叫,能不去医院就尽量不去,把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那些真正急需抢救的老弱病残!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在家待着不乱跑,就是在救人!

7、真正迎接第一波冲击时,就算政府提前做了充分准备,执行过程中,难免还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毕竟,准备再充分,终究还会有几万甚至十几万人死亡,肯定有人恐慌,有人骂娘……我们要做好迎接这一切的心理准备。

要相信,我们正走在至暗时刻,眼前是最后一个寒冬,黎明已然不远!

加油!我们一定能取得最终胜利!

11 阅读:5818
评论列表

力哥说

简介:力哥说理财,简单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