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临终前说:此人不除,东吴必危,可孙权不听,12年后酿成大祸

是勇敢的永 2025-02-18 13:55:01
前言

在三国的历史当中,打仗的时候将领的需求多了起来,那“谋士”的需求肯定也会跟着多起来,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谋士的要求还更全面。要是让咱们提起三国时候的谋士,那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诸葛亮”,这时候,另外一个名字也会跟着冒出来,那就是“周瑜”。

老话说“既生瑜,何生亮”,在历史记载里,周瑜肯定是有先见之明的,他在孙权身边没少提点。要是孙权听了周瑜的这些提点,是不是就会大不一样了?那周瑜的提点到底是啥?

一、周瑜与孙策、孙权

东汉末年,声望高的人物那可多了去了,到处都是。而且这些人之间的关系老复杂了,说到家世背景啥的,他们有相同的地方,可不同的地方也不少。

周瑜一开始是跟孙策的,然后才到孙权这儿。按现在的说法,周瑜和孙策就像是学生时代的好伙伴,十几岁的时候就认识了,这也为日后周瑜效力孙策打下了根基。早年的周瑜不但聪明能干,而且身材魁梧,看起来很有威慑力。孙策和周瑜同年出生,他的出身也很不一般。

孙策出身好,眼光自然不凡。他十几岁就结识周瑜,可见他结交的人可不少,而且结交的都是名士、谋士。不过,周瑜的选择也很关键。孙策很早就有了名声,周瑜就是带着结交他的想法去拜访的,打这以后,他俩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可惜了,孙策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孙策杀过不少人,说不定在他放松戒备的时候,就被想报复他的人给盯上了,结果孙策就真碰上这种事了。

孙策那可是文武双全的人物,他特别喜欢骑马打猎。可他毕竟是个领军的,他身边那些小兵小将想跟上他的节奏,可就有点费劲了。这么一来,孙策落单的时候就多了,这就成了别人趁机下手的好时机。

对别人来说,这可是个重要的时机。这不,就被许贡的门客给盯上了。门客张弓搭箭,孙策就受了重伤,等身边的护卫赶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门客虽然也被杀死了,可孙策已经危在旦夕。

把孙策带回去之后,孙策心里清楚自己没多少日子了。他能做的事儿,也就是把自己的位置好好安排妥当,他嘱咐的人正是刘备。没过多久,孙策就去世了。

这时候周瑜还是跟随着孙权,在孙权手底下,周瑜可受重用了。大家都知道,古代历史上,朝代交替的时候政权是特别不稳定的,孙权取得政权之后也是这样。

孙权急需巩固大权、稳定军心的时候,周瑜他们的出现,可算是帮了孙权的大忙。一开始,周瑜和长史张昭一起把一些事务揽过来,然后再分开管理,这可真是为孙权排忧解难了。

在孙权还没真正掌握大权、确立地位的时候,周瑜可是第一个效命于他的人,而且在礼节方面和别人有很大差别,因为周瑜对孙权采用的是君臣之礼。

这么看来,周瑜是支持和认可孙权的,同时,真的很容易让人怀疑这是不是周瑜对孙策的一种认可。

二、周瑜发挥实力

曹操势力变大的时候,孙权和刘备就联手了。等到刘备势力起来了,孙权又跟曹操有联系了。在这种时候,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放下一些顾虑。

建安十三年的时候,江东的局势那叫一个不妙。曹操都亲自出马了,带着兵就往南来了,眼瞅着就要打到江东了。这时候孙权和刘备都危险得很,在这种被强大势力威胁的情况下,谋士诸葛亮开始行动了。

诸葛亮跟刘备商量完后,就决定和孙权联合,去劝说孙权的人当然就是诸葛亮。孙权那边,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意见,有谋士觉得应该根据形势,干脆投降,还说这样能把损失减到最小。

周瑜可不这么想,他这个想法可是经过多方面分析才得出来的,而且还发现了曹操的弱点。于是周瑜就请求出战,信心满满。

孙权本就是个有才能的人,听了周瑜那番话后,斗志更加昂扬了。这时候诸葛亮来了,刘备也带着力量加入进来,他们一下子就有了很强的底气。

后来,周瑜最先察觉到,曹军虽然士气很盛,可他们打了一场又一场仗,一直在战场上奔波,都没好好休息过。身体累成这样,就比不上刘备和孙权的军队。所以,趁曹军战斗力不行的时候,周瑜设计让他们吃败仗,那是肯定的事儿。

之后,曹操虽然换了交战的法子,可还是被周瑜给破解了。曹操仗着自己水上作战的优势,开着一艘艘战船去攻打,还用链条把战船连起来。嘿,周瑜这边一诈降,曹军就真的上当了。等两军靠近的时候,周瑜让人点火,火一下子就烧起来了,一场超精彩的火攻就这么开始了。

这一仗的结果明摆着嘛,曹操压根儿没料到,可周瑜就跟早就知道似的。曹军灰头土脸地被击退了,周瑜也就此声名远扬。

周瑜跟刘备联系了好多次,这之后,周瑜看刘备就越来越不一样了。他寻思着,就刘备这人办事的法子,以后保不齐会成为孙权的大麻烦。周瑜可是孙权的心腹,那肯定得明着暗着提醒孙权。不过,他们之间的关系那叫一个错综复杂,孙权也就很难把这事儿当回事儿了。

不过,随着局势不断地变化发展,周瑜之前的那种“警惕”慢慢就被证实了。你看,十二年之后,刘备向东吴发起进攻,这就是最大的证明。

三、周瑜的先见之明

《三国志》里的周瑜,那形象可英勇,绝对是超厉害的将领。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周瑜的形象差别可大了,一直到现在都有着很深的影响。

首先,在乱世里,周瑜做的选择那可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就因为他这样选,他的能力才得以展现出来。一开始的时候,周瑜还没冒出头,那时候,天下名声最响亮的估计就是袁绍、曹操、刘表这些人,而这个时候的孙策还没那么强大。

周瑜最后为啥就选了他?

这时候,孙策跟这些人比起来是差一些的,哪怕从某些方面看,孙策势力的发展不但慢,和曹操他们比起来也差好多。不过也正因为孙策处于这样的状况,周瑜的才能才能够施展。要是在曹操那边,他真的能有这么高的声望吗?

咱先瞅瞅曹操这边哈。曹操,确实有拉拢的举动,而且还不止一回。不过,曹操的阵营里已经有夏侯氏、张辽这些超级有名的大将了。周瑜要是加入曹操那边,对曹操来说也就是少了一个对手罢了,真要让周瑜把自己最大的本事都发挥出来,恐怕很不容易。

可在孙策的东吴那边,周瑜一直跟着孙策一块儿发展。等到孙权接手孙策的位子之后,周瑜也特别大力地支持。就这么着,周瑜的地位那可是始终没法被取代的。所以说,在选择势力这方面,周瑜的本事已经相当厉害。

结语

刘备在三国那时候的谋略,大家都看得见。还有诸葛亮他们来帮忙,刘备的力量可不容小瞧。周瑜挺有先见之明的,都病危了,还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担忧。可是孙权没当回事儿,这就给东吴后来的结局埋下了祸根。

周瑜的聪明才智那是不容置疑的,不过在历史向前发展的时候,周瑜的形象也一直在变。

0 阅读:6
是勇敢的永

是勇敢的永

勇敢的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