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犯的新生之路(188):我们是被自己耗死的

二哥雨二 2025-02-10 15:48:48

其实,无论是此时议论分散“救火”的胡琏,还是已经死了的邱清泉,他们对于国民党在中原战局上到处起火,到处救援的事,早已反感透顶了。救下来,两败俱伤;救不下来,蒋介石、国防部大骂救援不力,南京城里便会又传出某某与某某不和;某某与某某骂了娘;某某与某某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某某是杂牌军中的杂牌,人品极差;某某是某某大员的嫡系、亲属,有靠山,敢于顶撞委员长;骂来骂去,最后开始骂陈诚,任用私人、祸国殃民;骂汤恩伯,自私自利,水旱蝗汤;骂白崇禧,小诸葛、小聪明,小圈子主义;骂刘峙,蠢笨得如同一头猪;骂顾祝同,到处和稀泥,到处漏污水;骂邱清泉,简直就是邱疯子;骂黄百韬,直鲁余孽,军阀之心根深蒂固;骂胡琏,就是一只老狐狸,见死不救,友军有难,不动如山;骂刘汝明、冯治安,贼心不死,不知道哪一天就跟着李德全跑到共产党阵营里去了……

吴绍周想着这些,不住地摇着头,国民党部队内部的关系,简直是一团乱麻,真是剪不断,理更乱。而就整个中原战局而言,关于邱清泉和胡琏之间的不和,不能不说,是国民党部队的一种悲哀,接踵而至的又有什么张灵甫和一些人的不和,邱清泉和一些人的不和,黄百韬和一些人的不和,还处理了李天霞、甚至是汤恩伯等人,再加上嫡系部队和地方杂牌部队的不和,上下级之间的不和,战区之间的不和,等等,等等,这样长期内耗下去,焉能不败?

而关于邱清泉和胡琏的初次交恶,王元直是这样说的:“其实,邱清泉和胡军长之间,实在是一场误会,不过是我们那个团,王敬久司令让邱清泉节制的,可那个团摆在龙堌集和张凤集之间,确实很危险。胡军长就让他向张凤集靠拢,免得落了单,被刘伯承吃掉了。而邱清泉的意思是,既然让那个团归自己管理了,就应当向他靠拢,听他的命令,哪怕是当作引子,引刘伯承部来围攻,那也得听他的。第二天见面,邱清泉本来想让李仙洲当和事佬,给和一下,也就算了,可不知道为什么两个人都窝上了火,竟然有失体面,大吵大闹起来。而国防部的处理也实在差强人意,竟然没有批评任何一方,也没有处理任何一方,就这样,把整编第11师和邱清泉的第5军给分开使用了。他们以为这样做就可能避开矛盾了,殊不知随着战役规模的扩大,两支在同一战场上的部队,不见面是不可能的。见了面又要相互拆台,这仗就难打了啊。”

杨伯涛冷笑一声,说道:“关键是,人家陈毅、刘伯承,都能拧成一股绳,甚至是统一指挥的时候,我们还在闹矛盾,邱、胡两支王牌部队的分心,不是简单的分散用兵,而是成倍数地减弱了整个中原部队的战斗力。而国防部对于其他部队的使用,何尝不是这样,在开战之前,首先考虑的不是敌人,不是敌情,不是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情治,而是自己一方的将领的派系、关系、好恶等等,予以搭配使用,避免出现战场矛盾,使得本来就分散的兵力,更加分散,打仗,竟然打成了关系仗,救援,竟然得先论论个人和部队间的关系,说句实话,我们是被耗死的。”

林伟俦苦笑一声,说道:“这句话说得好,不过,再加上两个字,我们是被自己耗死了,这种内耗,使得部队失去了合力,你往东,我往西,全部是分力。就援救锦州的塔山之战,到现在我都想不开,阙汉骞的迂回进攻计划,怎么就被侯镜如给否决了?委员长的兵出辽西计划,被卫立煌耽误了十几天?傅作义集团为什么就不能兵出山海关,直扑锦州城?难道他们不知道锦州城的重要性吗?不,他们比谁知道得都清楚。现在,终于看清楚了,傅作义,从来都和委员长没有一心过,卫立煌、侯镜如,也未必和委员长一心,怎么看,他们都是共产党的干部,而不是国民党的将领。”

吴绍周尴尬地笑了起来,说道:“别说他们,我这个军长,下面的师长都是共产党了,把我蒙在鼓里,和我搞内耗,最后耗得我吴绍周成了光杆军长,蹲到了杨伯涛的指挥所里熬天度日,等待被俘。当时我就想,在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真诚而又虚伪的面孔之下,到底隐藏着多少心机啊?这事,想想都觉得可怕,可怕。”

侯吉珲笑了起来,说道:“这就叫床上两条心,脚下两条路,各打小算盘,各拨算盘珠。你要往东走,他要往西住,捆绑非夫妻,难坏国防部。”

0 阅读:26
二哥雨二

二哥雨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