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四野,都知道那是实力最强大的一个野战军,说名将如云,一点都不夸张。然而,在1955年,军区从6个大军区改为12个大军区的时候,首任司令员却仅有两位,是沈阳军区的邓华和广州军区的黄永胜。
至于一野,占了四个名额,分别是成都军区的贺炳炎,兰州军区的张达志,新疆军区的王恩茂以及济南军区的杨得志。
此外,三野的许世友担任的是南京军区的司令员。二野的陈再道,担任武汉军区司令员;谢富治担任昆明军区司令员,以及西藏军区的张国华。
从这个首任司令员的名单中我们不难发现,除了一些特殊的情况外,基本上还是以上将为主的,而且兵团司令员还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毕竟,管理一个大军区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征善战的猛将,还有优秀的综合素质才行。
而四野仅有两个名额,为何司令员是邓华和黄永胜呢?
四野有四个兵团,不过刘亚楼做了空军司令员,显然不可能担任大军区司令员了。而肖劲光担任了海军的司令员,并且是终身司令员。程子华则去了老家山西工作,彻底离开了部队。
兵团司令员里,也就剩下邓华了
邓华起初是政工干部,还真的是到了东北之后,才真正的发挥出来了他军事指挥方面的才能。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名将,善于带兵,长于指挥,尤其善于思考,用脑子打仗。能够在名将如云的四野由纵队司令员升任兵团司令员的将领,他是唯一一位。
在建国后,中央以13兵团为主组建东北边防军,作为15兵团司令员的邓华,在四野首长的建议下,愣是不嫌麻烦的让两个兵团机关互换一下,也要让邓华出任13兵团司令员。

可见,在四野首长的眼里,邓华是非常优秀的,也更加合适的人选。
在朝鲜战场上,邓华是彭老总的第一副手,更是得到了中央的认可,在彭老总回国后,担任了志愿军司令员。
回国后,邓华出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后来更是代理司令员。而在沈阳军区成立后,邓华出任军区司令员是再合理不过的事了。
再说回13兵团的司令员黄永胜
他也是一位老井冈了,资历也是够老的,很早就当上了红军的师长。说实在话打仗也是够猛的,甚至不亚于韩先楚。他在东北担任纵队司令员,个性问题不小,让很多人对他有意见。但上级首长很欣赏他的打仗才能,仍然很重用他。
平津战役后,部队改编,黄永胜担任四野第14兵团第一副司令员。不过在南下时,司令员刘亚楼调去担任空军司令员了,兵团机关也跟着走了。于是,他被调到第13兵团担任副司令员。
可是,没多久,司令员程子华也调走了,他去了地方工作。这样一来,黄永胜才当上了代理司令员,后来才把代子去掉。
中央组建东北边防军的时候,就是他与邓华换了,于是他也就成为了15兵团的司令员。
本来,15兵团就兼着广东军区,所以黄永胜也就留了下来兼任军区副司令员。1951年,广东军区扩编为华南军区,他担任副司令员。1952年,华南军区并入中南军区机构,他又担任中南军区参谋长。

随后,他参加了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所以,他和邓华是一样的,在回国后就担任了大军区的副司令员了,那么他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更何况,他还有老首长的青睐。
除了两位较早担任兵团司令员的将领外,四野不乏名将, 例如李天佑、陈光、韩先楚、刘震等,个个都是四野虎将。当然了,还有梁兴初,钟伟等等,但这个时候他们的资历还不足以担任大军区司令员。
韩先楚不用讲了,他在回国后接替叶飞担任了福州军区司令员,并且长期担任大军区司令员,时间超过20年,他也是四人之一。
刘震也是有这个实力和资历的,但他不太可能,因为他跟着刘亚楼去组建空军,并长期在空军任职。
不过刘震在1973年曾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到了1977年,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向中苏边境地区持续增兵,中央突然任命刘震为新疆军区的司令员,这让很多人没想到,他自己则没有这个心理准备,但还是服从命令去上任了。
李天佑,其实还是有可能的,他20岁就是红军的师长了。在东北,更是东野1纵司令员。部队改编为四野的时候,同样担任了兵团副司令员。
广西解放后,他留在老家参加剿匪工作,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57年,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但是他最终还是没有转正,而是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其实他还有一次机会能够担任司令员,1960年,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病逝,他是候选人之一,不过最终还是黄新廷接任。
至于陈光,很多人或许已经不记得他是谁了。他也是一位老资格了,参加了湘南起义、井冈山斗争和长征。红军时候,担任过代理军团长的职务,级别不是一般的高。
抗日战场上,他是六个旅长之一,在林彪受伤后,更是成为代理师长。

只不过在东野的时候,因为与东野首长有矛盾,被撸了纵队司令员的职务,去了地方军区工作。四野南下的时候,他担任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后成为广东军区副司令员。
职务上看,他是有可能在广州军区成立时担任司令员的,但他因为犯了错误,被有心之人诬陷和打击,以致长期非法监禁和错误处理,最终导致自己蒙冤去世,根本没有等到军区改革。
后来,四野的将领里还有多人担任过大军区司令员,包括梁兴初、吴克华以及丁盛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