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韩馥为什么要把冀州让给袁绍?原因有哪些?

情怀历史 2024-01-29 20:25:01

韩馥(?—191年),字文节,颍川郡(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韩馥担任过东汉的御史中丞,之后被董卓举荐为冀州牧。在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韩馥也是其中一名参与者。韩馥与袁绍还曾有意立刘虞为皇帝。

当时冀州民殷人盛,兵粮优足,也即韩馥拥有逐鹿天下的基础。不过,公元191年,在袁绍的逼迫下,韩馥选择将冀州拱手相让,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是因为韩馥是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东汉末年,因为察举制的实行,一般士人往往先投靠豪门大姓,才有在其属下或被推荐做官的机会。可是门生故吏名分一旦确定,他们与大族之间便形成共患难的关系,也即对于这些士人来说,和推荐自己的世家大族几乎形成了类似君臣的稳固关系。

公元189年,因袁绍反对废立,董卓要杀他,而伍琼等人出来急忙调停,他们的意思非常简单,就是袁氏树大根深,逼之过急,必然招致反抗,倒不如封个一官半职。董卓听了有理,于是袁绍被任命为渤海太守,封邟乡侯。由此,连控制天子的董卓都拿袁绍没有办法,缺乏根基的韩馥,就更不敢拿袁绍怎么样了。

公元190年,在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后,袁绍与谋士把眼光投向了冀州。经历一番游说劝谏之后,韩馥决定主动让贤,这里面就有汝南袁氏带来的压力。尽管属吏仍有反对的,韩馥说了句十分重要的话。“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换而言之,作为故吏的韩馥,也是受当时风气所影响的。

其次,袁绍来到冀州后,韩馥阵营出现了分化甚至倒戈,这是其放弃冀州的重要原因。公元191年,袁绍与门客逢纪探讨如何让兵强粮足的韩馥主动让出冀州,他们定下一条计策。袁绍暗地拉拢公孙瓒攻取冀州,众所周知,公孙瓒勇猛善战,他的带来,势必会让韩馥感到非常大的压力。

在此背景下,袁绍再派出说客蛊惑他,韩馥仓促之间定会让贤。果然,袁绍按照这个方案实施下去,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让韩馥尽快让出冀州,袁绍派出的说客是外甥高干,而韩馥的心腹荀谌和郭图等人也帮忙劝说,也即韩馥的部下已经逐渐倒向袁绍阵营了。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跟随韩馥的荀谌正是出自大名鼎鼎的颍川荀氏,而荀彧也是先投袁绍,后转投曹操的。正是因为韩馥的多名心腹倒向了袁绍,这极大地影响了韩馥的决策。

最后,韩馥性格懦弱,这是其选择退让的根本原因。内因决定外因,尽管内忧外患,如果韩馥拼死抵抗,袁绍也难以轻松夺取冀州。不过,当公孙瓒大败韩馥,袁绍说客又来游说,此时的冀州兵士百万之众,粮谷充足,而袁绍兵寡粮缺,坚壁清野,就会一哄而散,但是韩馥已经听不进去了。

进一步来说,如同益州牧刘璋一样,面对危急情况的时候,韩馥缺乏放手一搏的勇气。所以袁绍的门客逢纪评价他,“韩馥庸才。”此外,失去冀州后,韩馥被迫投靠张邈;之后张邈与袁绍的使者见面,韩馥以为是要来杀害自己的,于是在厕所中以刻书用的小刀自杀。放眼整个汉末三国时期,韩馥堪称最憋屈的诸侯了。

0 阅读:183

评论列表

睡不醒

睡不醒

2024-01-30 20:07

因为胆小啊,自己吓自己

愛在飛揚

愛在飛揚

2024-01-30 12:11

公孙瓒刘表刘彰陶谦和韩馥庸才耳引狼入室袁绍吕布刘备曹操狼子野心巧取豪夺英雄好汉唯孙坚孙策

尚能饭否

尚能饭否

2024-02-14 04:06

因为上将潘凤挂了,还剩个张郃看着就不是很厉害的样子,偌大的冀州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不如直接送给袁绍,省的他来抢了[眯眼睛笑][眯眼睛笑]

情怀历史

情怀历史

往事如风,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