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不同,看到的东西自然也不同,与智商、能无关,是立场与视角的差异。
有些事情领导嘴上都不说,但心里都很清楚,甚至有些领导一直只是下意识的在做,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的原因。
对于员工来讲,这些事情并非什么秘密,只是看待事情的视角不够,立场不同而已,只要在那个位置上,就会不自觉的去做。
这里不谈具体的什么财务报表、公司战略……这类事情,因为这类事情并不影响你的行为,但思维上的一些事情,如果你搞懂看清了,可以指导你的行为。如果你恰巧是领导,也会明白这些事情对你的意义,更好的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
01.权力不断巩固权力无论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还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或者是“杀鸡儆猴”……作为领导,一系列的行为,都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来不断巩固手中权力的过程。
对于领导来讲,下属能力强弱,是否犯错,这些都不是太大的问题,能力弱可以培养,犯错可以纠正,有缺点可以改正……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手中的权力不受有影响。
就像领导的威信不能被冒犯,因为那会影响他对权力的掌控,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见,但领导开始行使手中的权力时,你必须学会维护他的权力。
作为领导,对错不重要,只要权力还在手里,就有弥补的机会;作为员工,领导的对错不重要,把事情做对了才是关键。
什么下属是否“感恩”,是否“忠诚”……都是领导嘴上不会说,但一定很在意的事情,这些不都是巩固权力的手段及方式吗?
02.不在意收入,在意资源配置职位越高,越不在意自己收入的多少,因为高阶岗位本身就意味着可以配置更多的资源,只要资源配置到位,收入高低不过是水到渠成,不一定是工资收入,也可以是其他形式。
恐怕许多人会误以为是“贪”,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规范了,曾经“掠夺式”的贪,没有太多的生存空间,至少有水平的领导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所谓的资源配置,是权力得到更好应用的条件,比如,可控且能力强的下属,关系硬,背景深的下属,这些都可以成为资源配置的一部分。
如何将资源配置更合理,平衡就是关键,不能让精英扎堆,避免内耗;不能让强者掠夺所有资源,让弱者有机会通过努力得到少量资源。
资源配置越合理,权力就可以像杠杆一样,可以撬动更大的利益,让自己更进一步。
03.享受权力,也被权力限制莫伊塞斯·纳伊姆在《权力的终结》一书中提到:“那些手握权力的人体会到,对自身权力的更大限制。”
有些时候,人们看到领导不受单位制度的约束,经常有特事特办的情况,但他们却被更大规则所限制,职位越高,这种情况越明显。
比如,作为员工可以发骚,大不了不被重用,但作为领导,如果表达负面情绪的话,很可能影响到团队整体。
正如《灰度决策》中提到的:“组织会放大管理者的决定对它的影响。”
领导随意的一句话,可能带来的影响就会变大,所以不能随意说话。就像某些公众人物,影响力越大,连私生活都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只要出现稍微的失德现象就会被扒的体无完肤。
所以,职位越高在享受权力的同时,也一定会被权力所限制。别觉得领导不愿把话说清楚,那不过是给他留有更多的余地而已。
04.越亲近的人,越要多方考验不可否认,领导的时间、精力有限,无法关注到所有人,但越是亲近的人,越要进行多方的考验。比如,能力、忠诚、感恩、人品……
越是亲近要求也就越多,因为他们在权力的浸泡下,更为敏感,对一些表面功夫的溜须拍马,迎合这些早已产生了免疫力,更多相信自己看到的。
就像几个孩子犯了同样的错,家长往往对自己的孩子要求更多是一个道理。当然领导不是家长,不一定会为下属的前程考虑,但一定会考虑下属的行为是否会对自己造成影响。
离得越近,看得越清,别觉得跟领导走得近,就一定是好事,如果没有多层的考验,很可能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这也是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你是领导的人,领导不是你的人”的原因,领导不可能把自己前程完全放心的放在下属身上。所以,考验是必须的,而是经常不断的,更要小心谨慎。
05.下属的行为,领导一清二楚管理者重点是在挖掘人性,经营人心,而员工的重点更多的放在做事上,所以别跟领导耍小聪明。
很可能你一张嘴,领导就知道你在想什么,因为大多数管理者都有过基层的经验,哪怕那些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人,也会在长辈的提点下对人心有一定了解。
说白了,谁都不是白纸一张,下属的行为在领导都一清二楚,只是有些事情没必要点破,大家心照不宣就好了,别以为领导被蒙在鼓里。
事实上,不仅竞争对手会在领导面前“踩地捧高”来展现自己,就领导而言也早已洞悉你的想法,除非你的认知超越领导,否则别想蒙混过关,不点破只是为了保全下属的面子而已。
就像老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在下面干什么一清二楚,有时不指正,只是为了不影响整体教学进度,或者说学生的行为并没有影响到别人。
领导的站位决定他的视角,所以,尽量收起小心思,展现大智慧。否则一旦被识破,领导感觉到自己被利用,结果可想而知。
写在最后职场复杂多变,许多事情很简单,只是人们把事情想复杂了。上下级之间存在信息差是常态,信息差是对具体的事情,信息越多判断的依据也就越充足。而思维的差异,才是决定行为的关键,是否能够迎合领导的思维做事,才是达到“同频共振”的关键,是获得更多资源倾斜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