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大刀队反穿棉衣夜袭两下店,日军惊呼从未见如此悍勇之华军!

凯撒谈兵 2023-05-31 18:04:25

1938年1月下旬,川军22集团军从山西调入李宗仁指挥的山东第五战区。

战区长官部下达作战任务:“该集团军进驻滕县及其以北地区,相机攻占邹县,确保徐州外围地区,以待本战区各部队之集结,确保徐州会战的胜利!”

要进攻邹县,首先必须占领两下店。

两下店位于邹县以南10余公里的津浦铁路上,是邹县南部最大集镇。两下店以南,是微山湖边上的滕县。

过了滕县,很快就可以直下台儿庄。此地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势所必争。

川军将领邓锡侯

邓锡侯在军事会议上下达命令:“川军的战斗任务,就是守好徐州的北大门。以41军防守津浦路邹县至沙沟沿线的各战略要点,41军王铭章122师防守滕县。45军125师向滕县以北界河前进,阻敌于两下店、张庄一线……现韩复榘都被严惩,凡作战不力者、违抗军令者,以此为戒!”

邓锡侯接着严肃地说:“川军加入第五战区后,待遇已大有改善,李长官又信任我们。川军要英勇作战,还要注意军纪,为四川父老争口气!”

著名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报道:

“1938年1月14日,川军趁三更明月,冲破扑面寒风,悄悄前进奇袭,夜间12时到了两下店。”

“日军阵地400多名官兵大多还未入睡,正在各民房内架柴烤火,或饮酒取乐。川军敢死队员左手持枪、右手持手榴弹,悄悄越过堑壕,逼近敌军居住民房,投掷出手榴弹。雷鸣般的轰轰爆炸声,霎时冲破沉寂寒夜……日军猝不及防,仓皇应战,400多个日军官兵伤亡大半后狼狈溃窜。川军活捉了四五十个俘虏,得到不少的枪械。”

“奇袭两下店”一役,打出了川军威风。

范长江兴奋地写道:“这总算是川军在津浦线上参战的第一功!”

春节以前,125师两次派兵偷袭两下店,日军加强了防御。

著名记者范长江

川军准备第三次攻打两下店,任务仍由125师750团完成。2月25日,担任主攻的一、二营组成760多人的敢死队。

士兵们商量说:“我们各连没有轻机枪,步枪是川造故障又多,经常敌人到眼皮底下了还打不响。近距离作战,只有用马刀、手榴弹拼命!”

这天黎明前,敢死队队员各备手榴弹,手提大刀,反穿棉军衣(使白色衣里和茫茫雪地接近以免暴露)。

他们冲破扑面寒风悄悄前进,再度奇袭两下店。

左翼第一营营长陈世俊率部炸毁外围的鹿砦、铁丝网,逼近敌人的前沿阵地,攻入镇内。二营营长陈龙光也率部从右翼攻入镇内,与日军激烈巷战......

第二天,日军增援部队以飞机、大炮狂轰,又派出地面大部队反攻。血战到当天夜里,指挥作战的谭尚修团长向旅长卢济清悲壮报告:“敌我人数、武器都很悬殊,我军伤亡极大……我已下令撤退。”

镇内的川军士兵冲开一条血路,最后由连长吴钦明、李银川等率250多人突围生还,其他500多人全部英勇战死……

虽然川军牺牲惨重,但重创了不可一世的日寇凶焰,极大振奋了沦陷区民心。

当时史料记载:“此后两军始终在两下店相持,敌军死伤重大,对于川军作战的勇敢,不敢侧视!”

22集团军名噪一时,许多报纸都派记者赶到川军驻地采访。

《大公报》派出的记者是大名鼎鼎的范长江。他和中共《新华日报》的叶海萍等战地记者,从徐州坐火车前往山东临城22集团军总部。

1938年1月30日是阴历除夕,范长江一行到临城时已近夜。临城本为滕县一个镇,因有公路东通枣庄、台儿庄,成为军事之要隘,如日军占领此地,则徐州顿失屏障了。

45军127师陈离师长以腌腊鱼鸭招待记者们,在山东前线过除夕之夜。

陈离说:“川军由四川徒步到陕西宝鸡,官兵赤脚草鞋、短裤单衣。到了宝鸡,奉命急赴山西战场,火车日夜不停,官兵无法造饭,饥寒交迫……有些士兵下车时,已两腿肿硬发直,失去知觉,随铁门骤开,货物般倾倒而出!”

379旅旅长陶凯喝了一碗酒,一抹胡子苦笑说:“还有一串串辛酸幽默的故事呢。川军太土了没见过什么世面,对于外面情形都不明白。中央军服装好,与日本鬼子服装分别不明显。有次站岗的川军弟兄遇日本骑兵前来侦察。破衣草鞋的哨兵见对方骑大马,衣服是黄呢外套,脚穿大皮靴,佩长刀,还以为是友军大长官呢,就不加射击。哪晓得就这样,哨兵被敌所杀!”

381旅旅长杨宗礼也说:“还有一次,一些受伤的士兵见敌人坦克车开过来,误认为是中央军的‘洋盘’汽车,连呼其停车。接着又自报军队番号,要求搭车到后方……结果也遭射杀!”

屋内人啼嘘不已。范长江叹气说:“这些故事确实太辛酸了,让人幽默不起来!说明我们川军还不适合近代战争。”

《新华日报》记者叶海萍也说:“川军在山西出了力、尽了心,又经过残酷战争严峻考验。牺牲虽惨重,但已取得经验教训,所以现在川军才勇敢地挽回津浦路、山东防线的危局!”

第二天(1938年1月31日),记者们在临城见到邓锡侯、孙震两位川军统帅。

穿着普通棉军衣的邓锡侯、孙震热情接待来访记者。

不到30岁的范长江笑着说:“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所到不过渭水上游。如今川军横贯几千里外,四川军人之光荣,实在是从古至今所未有的事!”

邓锡侯说:“你说得对,我们从上到下,官兵都晓得这是‘打国仗’,远出家门不惜战死沙场。”

记者们又去采访民众,惊讶地发现:川军的声誉,竟是出奇的好。

一个老大爷赞不绝口说:“韩复榘军队不讲理,抢人、打人,杀人。川军这样讲规矩,老百姓喜欢呀!”

一位陈团长对范长江等人说:“弟兄们都晓得不能糟蹋川军和四川人的名誉,所以特别自爱。加之到五战区后,弟兄们生活有了改善。川军士兵在四川之穷,为全国之冠。现在弟兄们能吃饱穿暖,还发几个军饷零用钱,当然军纪就更不容易坏了!”

15 阅读:1250

评论列表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

2
2024-05-27 00:44

无川不成军,民族英雄

凯撒谈兵

凯撒谈兵

聚焦沙场,漫谈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