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70a9d0d1c4978cc1329bd6a3065882c.jpg)
同治皇帝,是个苦命的皇帝,他的一生和黄连一样苦。
5岁时,那个病秧子父亲咸丰去世了,他在懵懵懂懂中成为了小皇帝。从5岁到19岁,从小孩到成人,同治皇帝都没有能完全掌控朝政。
同治的工作、生活,甚至包括夫妻生活,都是由母亲慈禧严格掌控的。这样的帝王生活,对一个年轻的男子来说,苦不堪言!
1875年,19岁的同治皇帝一命呜呼,去了无比遥远的天国。
至于同治的死因,传说较多,其中传播最广的是两种说法,一说同治死于天花,二说同治死于梅毒。
四朝佚闻》记载:“穆宗之崩,传者不一,或云天花,或云内毒,而医药不能尽合......
同治皇帝到底死于什么疾病?天花还是梅毒?
1、看用药情况,同治好像是死于天花![](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8dac7389e1fb74c6eff0397041c5ae8.jpg)
古代人若得了天花病,就像是得了绝症,致死率高得吓人。
大清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幼时曾得了天花,虽然闯过了天花种下的难关,后来还是留下了一脸凹凸不平的麻子。
脸麻归脸麻,这丝毫不影响康熙成为大清最为伟大的皇帝。
对于同治皇帝的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曾经公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料:《同治进药簿》。这个资料编纂于《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七缉中。
根据资料中的信息展示,同治皇帝从患病到去世,用的基本都是治疗天花的药。脉像情况,也不偏不倚地指向了天花。
从这个所谓的有些官方还有些权威的资料中看,同治皇帝确实死于天花。
除了这个资料,翁同龢的日记,也记载了一些事情。
翁同龢是谁?是帝师,是同治的老师。
翁同龢先生有写日记的习惯,1874年12月10日,翁同龢写了这么一则日记:“上起坐,气色皆盛,颜面皆灌浆饱满,声音有力。上举臂以示,颗粒极足”。
从这描述中可以看出,同治皇帝确实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天花导致的现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22a87b0e349fa49532b00e7e2d091d7.jpg)
那么,同治皇帝真的得了天花而死吗?
这里面有这么几个疑点:
一是,相关人员记录用药情况时,会不会掩人耳目,刻意隐瞒?
二是,成人会得天花,但是相对孩童而言,成人的抵抗力更好,致死率相对更低,同治皇帝拥有国内数一数二的顶级御医,治疗那么长时间的天花,怎会越治疗越严重呢?
三是,翁同龢作为同治的老师,记载是否可信?有没有刻意隐瞒弟子的病情?
总之,说同治皇帝死于天花,有无数人质疑其可能性。
那么,说同治皇帝得了梅毒,又是怎么得出来的结果呢?
2、很多资料,将同治皇帝的死归于“梅毒”![](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e1adfe9f927401910439777ce8cb0a3.jpg)
梅毒,古代俗称花柳病。
梅毒分为三期,一期时,以硬性下疳为主。到了二期,也是全身起红疹。到了三期,各器官会严重损伤。
现在,如果得了梅毒,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愈率非常高。
古代如果得了梅毒,鉴于消炎药物的缺乏,治愈率相对比较低,特别是很多人讳疾忌医,常常延误病情,最后身死道消。
说同治皇帝得的是梅毒,见于多个资料中。
①两个在京城的外国人濮兰德、巴克斯写了一本书《慈德外记》,里面记录了这么几段话:
私家著述,皆谓太后纵帝游荡,及至得疾,又不慎重爱护,以至深沈不起,……盖帝常履饮于外,至翌晨召见军机时犹未归也,或醉中言语失次,杂以南城猥贱之事......至次年十二月,帝得痘症,不能临朝.....
啥意思?
翻译一下:同治皇帝在外偷偷游荡,得了重病,且未重视,导致疾病慢慢加重。有一次,同治喝花酒回来时已经天亮了,说醉话时说到了嫖娼的事。第二年十二月,同治皇帝得了病,身上出痘了,不能上朝了。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同治皇帝就是得了梅毒了。
不过外国人的话,我们不妨只做参考,再看一看其他的资料。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c43872ccaf41f0cc47d1f89bfa3465a.jpg)
②《翁同龢日记》记载:二十日,腰间肿痛.....项脖臂膝皆有溃烂处。脉息柔弱无力.....
看这描述,同治很像梅毒晚期的全身溃烂。
《翁同龢日记》:荣禄曰有祁仲者,年八十九,治外症甚效,可传来诊视。太后颔之......御医揭膏药挤脓.....漫肿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视之可骇。
荣禄请来了名医,治疗效果一般。后来,慈禧让李德立代替了祁仲。只是,越来越重。
根据情况看,此时的同治皇帝已经是梅毒晚期了,实在不好治了。
那么,到底是不是梅毒?
③有这么几个人被处理了,为什么?
同治皇帝的翰林侍读王庆琪,在同治死后被人弹劾,然后被慈禧火速革职,并对外宣布“永不叙用、以肃官方”。
理由是什么呢?据说,王同志给小同治贡献了几张火爆的春宫画,而且介绍妓女给同治。
之后,总管太监张得喜被发往黑龙江。理由是,张得喜陪同同治皇帝游览了妓院。
与此同时,内务府大臣文锡、贵宝被革职,理由是看管失职。
这几个人都是因为同治皇帝出宫畅游而被治罪,此举说明,同治小皇帝死于梅毒的概率很大。
④有人发表同治死亡的所谓真相。
1989年,文史杂志《文史哲》第六期上有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同治究竟死于何病》?作者名为李镇,他表达了清晰的观点:同治确实死于梅毒。
他是谁?为何敢如此下结论?
他是谁不重要,关键是,此人的曾祖名叫李德立。
看完这个名字,是不是很熟悉?没错,李德立就是前面给同治看病的太医。
同治到底得了什么病,最有发言权的不是慈禧,也不是翁同龢,更不是太监、宫女、外国人,而是看病的太医。
虽然没有其他证据辅助证明同治的死因,但是,李德立曾孙的表达,一定是最接近真相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同治皇帝死于梅毒的概率远远大于死于天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cc38d17df5eb6d18eab5ed79e848ee6.png)
咸丰皇帝活了31岁,儿子同治仅仅活了19岁,这父子两人算是清朝皇帝中最为苦命的。
咸丰好色、好酒、好大烟,最终害了自己。而同治皇帝,在慈禧的控制之下百般惆怅,铤而走险到外面寻找快活,终究影响了生命的长度。
可惜,可叹!一切说明,处于九五之尊的高位,不见得就幸福,反而难以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