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走亲戚

高五幸散文 2024-11-28 17:42:47

高五幸:走亲戚

在灞桥的农村,走亲戚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忙罢、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便是亲戚间相互走动的日子。

每到这些时节,家中的主妇们总会提前念叨、忙碌起来。端午节时,出嫁了的女儿会带着女婿和娃,提着绿豆糕和各种馅料的粽子,去娘家看望爸和妈。中秋节则会提着月饼,那散发着香甜气息的传统五仁月饼,或是清甜的豆沙月饼,被一一装在古朴的点心盒里;而忙罢会和春节,亲戚之间的走动更是隆重,上午肉汤臊子面招待,下午则是八凉八热。

亲戚间的你来我往,架起感情的连心桥,那时经济条件欠佳,大家生活都不宽裕,走亲戚便又成了一种相互帮助的纽带。一家如有盖房、结婚等大事,亲戚们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齐心协力把事情办妥。

犹记得我 1980 年第一次盖大瓦房时,那是一项”有尿没尿撑着尿”的工程,而亲戚和乡邻们的身影则贯穿了整个过程,成为我心中难以磨灭的温暖记忆。

筹备建房之初,资金短缺、物资匮乏,我满心忧虑。消息传开后,亲戚们纷纷赶来。娃的碎舅肖民广,他经验丰富,主动承担起了规划房屋布局的重任,拿着简陋的工具,在宅基地上来回测量、标记,眼神专注而坚定,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核算,嘴里念叨着怎样才能让房子住起来更舒适、更敞亮。

娃他二舅肖民安虽然耳朵有点背,但有心窍,重活技术活都有他的身影。同村的挑担冯春元身先士卒,安排前来帮忙的表兄表弟和乡党,有的和泥,有的搬胡基递砖,烈日炎炎下,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顺着脸颊不停地滑落,滴在满是尘土的地上,但他们没有丝毫怨言,还时不时地用沾满泥土的手抹一把脸,互相打趣,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门中的我叫婆、娘还有嫂子们,在临时搭建的简易灶台上忙碌着,烧火做饭,大锅里煮着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袅袅炊烟中,她们熟练地切菜、和面,为前来帮忙的人们准备着可口的饭菜,确保大家都能吃得饱、有力气干活。

我盖的第一次房,全部仰仗乡党和亲戚帮忙,帮忙的人只是管饭,都不谈工钱。那时候的人没有利益的计较,有的只是浓浓的亲情和邻里情。这份情谊,如同房子的基石,深深地埋在地下,支撑起了一个家,也温暖了我的一生。

然而近些年来,人们对走亲戚渐渐淡化。出现“妈死了,舅埋了,剩下老表不来了”的社会现象,这实在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儿亲戚,女亲戚,有儿有女有亲戚”。亲戚是家血脉相连的中国传统中重要的部分。诚然现在人都忙,压力大,也不会象过娶媳妇盖房时依赖于亲戚,而亲戚之间的联系和走动还是必要的。你来我往,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况,舅家、姑家及姐家妹家,与主家有着血浓于水的联缘,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过去招工、招生和当兵,政审都要走姑家舅家这一关。

年前,我曾经就走亲戚写了《趁拜年,救救城乡“断亲潮”》《过年了,需补上走亲戚这一课》,力图唤醒人们挽回这份珍贵的亲情,莫让冷漠侵蚀了这曾经浓厚的情谊。

亲戚(包括朋友)之间走动贵在真诚,如宾相敬,抱着“贫富一视同仁,以礼相待,不留遗憾”的态度,让走亲戚的传统在灞桥的土地上继续发扬,让亲情的温暖再次洋溢在乡间的每一个角落。

摄影:李卫平赵小利

作者介绍:‌高五幸‌,笔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自幼酷爱文学,20岁创作的剧本“《席筒相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现为头条达人,荣耀西安网“大学士”,《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理事,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著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三部文集‌。

0 阅读:0
高五幸散文

高五幸散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