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14日,两名中国工人正在苏丹某工地施工,一群反政府武装人员突然荷枪

清夫鉴文 2024-05-23 21:26:34

2004年3月14日,两名中国工人正在苏丹某工地施工,一群反政府武装人员突然荷枪实弹冲进工地,高喊着“富娄斯”,将他们包围!

“富娄斯”就是钱的意思,在苏丹已经工作一年多的李爱军听懂了,这些苏丹反政府武装人员在跟他们索要钱财。他连忙向一旁的工友贾会鹏使了个眼色,两人都装作听不懂的样子。

这伙武装人员当时并没有为难他们,转头就离开了。李爱军惊魂甫定,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可就在他驾驶洗井车前往下一个作业点途中,这伙人竟又追了上来。

当从倒车镜里看到对方驾车追来时,李爱军本想加速甩开他们,可洗井车载重大,速度慢,很快就被超了过去。当时对方有七八辆车,共一百多人,车上架着各式机枪。

这些武装人员面露凶相,示意二人停车。车子刚停下,一个头目便命令两人下车并让手下上车搜查。一阵乱翻,几名反政府武装人员找到了藏在车上的一部卫星电话。紧接着,那个头目用枪指着李爱军,让他开着洗井车跟他们走。

这伙武装人员把两名中国工人驾驶的洗井车和劫来的其他5辆汽车编成一个车队,开始漫无目的地四处转移。天黑后,为躲避政府军,他们命令车队驶入树林里休息。

李爱军和贾会鹏哪里睡得着,在异国他乡突然遇到这么大的变故,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远在祖国的亲人。一阵伤心过后,李爱军意识到现在必须想办法自救!

就在这时,武装分子的头目拿着卫星电话向李爱军走来,示意他接电话。原来,公司项目经理李昆鹏发现二人迟迟未归,便拔通了卫星电话。得知两人被反政府武装劫持后,李昆鹏立即将情况上报。中国驻苏丹大使馆火速派出外交官员赶赴当地,展开营救。

这边,李爱军和贾会鹏当晚一直在积极寻找机会逃走,可反政府军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他们根本没有机会。一直到16日晚上,他们的机会终于来了!

这天晚上,反政府军押着李爱军和贾会鹏在丛林里行进,通过一段狭窄的林间小路时,车队拉开了距离。当时,李爱军驾驶着洗井车,副驾驶坐着一名武装人员,李爱军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逃跑机会。他先用汉语和贾会鹏进行了沟通,然后用苏丹话对身旁武装人员谎称一个轮胎爆裂。经过允许,他停车和贾会鹏从汽车左侧下车,然后迅速钻进身后密林。等那名武装人员反应过来时,两名中国工人早已无影无踪。

李爱军和贾会鹏一口气跑了10个小时,才把速度放慢下来。当时他们又饥又渴,体力已严重透支。突然,经过一片林地时,两人听到收音机的声音。循声找去,他们发现了一个草棚。

李爱军认为他们应该已经跑出了反政府军的势力范围,便大着胆子用苏丹话向草棚里的人讨水喝,并问能不能给他们提供一点饭,说可以付给他钱。

听了李爱军的话,这人显得非常高兴,连忙招呼草棚里的人拿水和饭过来。然而正当李爱军和贾会鹏狼吞虎咽之际,草棚主人突然手拿着一把半自动步枪出现他们面前。两人一下子愣住了,原来草棚主人也是反政府军一伙的!

很快,草棚主人喊来几个大汉,用一根铁链把李爱军和贾会鹏反捆起来,随后又用粗绳索将他们绑到一棵树上。

李爱军和贾会鹏怎么也没有想到,一连跑了十多个小时,竟仍没能逃出反政府武装的魔掌,他们顿时绝望无比……

一转眼,夜已深,反政府武装人员都已回屋睡去了。想起家中的父母妻儿,强烈的生存欲顿时再次在两人心中燃起。

借着夜色掩护,贾会鹏开始不停地轻轻抖动捆绑在他胳臂上的铁链,可铁链始终纹丝不动。一旁的李爱军发现贾会鹏胳膊上的铁链捆得比较靠上,便把它们往下褪了一点。果然,铁链松动了,贾会鹏成功把铁链从臂上退了下来。

退掉铁链后,贾会鹏迅速解开了捆绑他和李爱军的绳子。至于李爱军臂上的铁链,由于捆得太紧,他努力了半天也没弄开。当时天色已渐渐发白,李爱军不得已只能背着铁链,与贾会鹏再次踏上逃亡之路。

大约跑了3个多小时后,李爱军感到胳膊上的铁链磨得他越来越痛。贾会鹏停下来,想帮他砸开铁链。可就在这时,不远处两个人影追来。两人大吃一惊,起身就跑。

李爱军考虑到自己双手被反绑着,还带着沉重的铁链,会拖累贾会鹏,便朝着相反的方向跑去。没跑多远,他就被两名反政府武装人员抓住了。在他的掩护下,贾会鹏则成功逃脱。

令人感动的是,贾会鹏逃出反政府军的魔掌后,想到李爱军还在对方手中,内心非常难过,竟又折返回去,他决定把李爱军从魔窟里救出来!

看到贾会鹏又朝自己跑来时,平时温和的李爱军突然大发雷霆痛骂贾会鹏,让他速速离开。在反复劝说下,贾会鹏这才眼含热泪离去。

由于一心想着李爱军的安危,贾会鹏一口气奔跑了100多公里。途中他见村庄就绕,见泥水就喝。最终在一位苏丹同事的协助下,终于成功回到了公司总部。

3月26日,在我方努力下,国际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苏丹反政府军驻地,将被劫持长达13天的李爱军成功解救。4月2日,在我方安排下,李爱军和贾会鹏乘坐飞机,回到了祖国怀抱。

0 阅读:329

清夫鉴文

简介:邀君同鉴“语言艺术”,共对明月舍弃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