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销量飙升,车企却拒绝“内卷”!

具光谈财经 2024-08-08 19:47:27

8月开始,新能源车企们纷纷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每一份销量报告都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各家车企的经营策略和市场表现。然而,销量数字背后的竞争态势,却让一些车企开始反思,是否应该避免过度的"内卷"现象。具体怎么回事,小夏跟大家一起探究下。

8月1日,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了7月的交付成绩单。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今年7月乘用车新能源车市场的零售量达到了72.2万辆,同比增长31%,但与上月相比略有5%的下降。在这场销量竞赛中,理想汽车以5.1万辆的销量领跑,进一步扩大了与问界的差距。蔚来和零跑的销量也双双突破2万辆大关,稳居新势力车企的第一阵营;小鹏、小米、哪吒等品牌的销量也纷纷迈入万辆俱乐部。极氪7月的销量为15655辆,同比增长30%,但与上月的2万辆交付量相比有所回落。(资料来源:环球网20240731)

然而,各位车企大佬们却不赞同每月把各家销量做成榜单,他们认为这种做法"太卷了",无异于行业内的互相伤害。因此,"车企联合抵制理想周榜"的话题迅速霸榜引发热议。

这个月理想、问界和蔚来分别位列榜单前三,起初是由蔚来率先表态,蔚来汽车品牌与传播助理副总裁马麟在社交平台发帖称,拒绝理想汽车发布的周销量榜单,认为卷周榜是低水平内卷,同时隔空喊话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称:“想哥,收手吧。”马麟表示:“每个月,各个企业会公布经审计后的交付量,这个月度数字基本上能反映车企当时的经营情况,对于用户了解市场行情、帮助消费决策是比较有效的。大家都有猎奇心理,特别能理解。但周榜对企业正常经营是会有干扰的。”之后,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转发微博并表示反对周榜。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在AI智驾技术发布会上表达了反对态度,他指出,中国科技公司应该更专注于技术创新,而非短期销量竞争。

有媒体报道指出,目前行业中发布的销量榜单数据大多来源于中汽数据终端的零售数据,即上险量,并非实际的销量或交付量。理想汽车在发布销量周榜时也特别注明,所指的销量与每月1日发布的交付量数据统计口径不同。因此,消费者在面对这些数据时,还需保持理性。(资料来源:中国商界杂志社20240802)

小夏认为,“内卷”看似是卷短期,但实际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长期的。乘联会对此表示,上半年的大幅促销活动扰乱了车市的正常价格走势,终端价格的修复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此外,二季度的超强促销力度对下半年购车客户的消费产生了透支效应,导致7月以价换量的效果有所减弱。(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0806)

回顾"内卷"一词实际出现很早,在农业社会中,指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劳动,但产出却没有相应增加。在新能源车市场,"内卷"则表现为车企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牺牲利润,进行价格战,甚至过度营销,这不仅对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不利,也可能导致市场的恶性竞争。

实际,今年对新能源车企来说可算得上是大卷之年,2024年春节假期刚结束,"降价风暴"就席卷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比亚迪发布的秦PLUS和驱逐舰05两款车型的荣耀版,喊着“电比油低”的口号,率先开启降价。其中秦PLUS下探至7万元区间,一天之内,五菱、北京现代、长安汽车、哪吒汽车等车企迅速跟进,发布了降价公告。之后,各家车企纷纷入局,“混战”至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则在2024年的开工信中,用“血海”形容今年的车企竞争。(资料来源:齐鲁壹点 0325)

近几年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到内卷至今,对于消费者来说购入新能源车的性价比优势已经非常明显。有车主表示,“我操心不了产业链优化、车企竞争这些宏大的叙事。对于我来说,原来我要‘踮踮脚’‘咬咬牙’才能买的车,现在可以直接入手,我已经很满意了。”

但小夏认为,做出购买决定时,仍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自己的日常用车需求是否适合新能源车?家庭是否具备便利的充电条件?是否经常需要长途驾驶?这些都是需要仔细权衡的问题,而不是只看销量和价格。

大家对“内卷”有何看法呢?欢迎评论区告诉我们。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不作为个股推荐。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0 阅读:1

具光谈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