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能打EQE的ID.7,国内定价20万满是诚意

42号车库 2024-01-12 16:07:07

大众 ID.7 刚发布那会儿,海外媒体试驾后对于 ID.7 的评价是能够和奔驰 EQE 这种豪华品牌进行竞争,还给 ID.7 冠上了 Best EV sedan 的称号。

即便连着我这种多年的大众车主都不太相信,一贯打家用市场的大众,怎么敢拿奔驰这种德系豪华标杆相提并论?

这不国内一汽-大众 ID.7 VIZZION 正式上市了,采用了海外 ID.7 原汁原味的设计,22.78—26.28 万元的售价甚至不到北京奔驰 EQE 的一半。这不禁引起我的好奇心,来到国内的 ID.7 会不会还像外媒说的那么神?

恰巧这段时间到了一台 ID.7 VIZZION,编辑部同事也刚好买了一台北京奔驰 EQE 350 轿车,条件都有了我就当回流言终结者,把两个德系摆一块儿看看,外媒有没有说假话。

ID.7 的内饰真不大众

B 级定位 C 级空间

面对这次对比,手持真金白银购买 EQE 的车主表示毫无压力,当我们聊到车内得房率的时候,奔驰车主觉得定位于 C 级的 EQE 和定位于 B 级的 ID.7 VIZZION 完全没得比。

我们从直观数据来对比,级别定位更高的奔驰 EQE 在实际车身尺寸上并没有超出 ID.7 VIZZION 太多,但是在车身轴距上 EQE 的轴距有着 155 mm 的优势,所以才能归于 C 级车级别。

不过反映到实际的乘坐空间上,反倒 ID.7 VIZZION 会更宽裕一些。我身高 1.75 m,体重 65 kg,在我前排最合适的驾驶坐姿下,ID.7 的后排腿部空间还有一掌 + 一拳。奔驰 EQE 在这里没能依靠更长的轴距,提供出更大的腿部空间。

这儿的主要原因是,奔驰 EQE 为了优化风阻,拉长了车头和 L113 的部分,因而牺牲了一些轴距的利用率,但打磨出 0.22 的风阻系数。风阻系数上,大众 ID.7 VIZZION 没有追求一个最极致的成绩,而是在风阻、空间利用率中取了一个平衡,Cd 0.23 的风阻不如奔驰,但是后排空间却并有越级的体验。

目前的大部分轿车为了优化风阻,都采用了溜背设计。在这里 ID.7 VIZZION 的溜背设计是为数不多做成最实用的大掀背设计。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获得一个非常可观的尾箱容积和大开口,而且日常搬运行李、物品之类的,更大的开口就意味着更方便的搬运体验。

在掀背的设计之下,ID.7 用 1,537 mm 的车高换来了更加宽松的头部空间。在我后排的正常乘坐下,头部空间也有一掌,所以按照这个后排乘坐空间来看,哪怕体格再大一些的人也没问题。

ID.7 VIZZION 的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和坐垫长度都很适宜,靠背角度的倾角正合适,对乘客背部的支撑比较到位;坐垫长度也足够承托住乘客的大腿,不会出现很多纯电轿车上小板凳的情况。

同样 ID.7 VIZZION 前排座椅的支撑、包裹性能也很优异,基本上从腿部到腰部再到背部的贴合度都很高。

乘坐感受、空间利用可以说是一个车的基本功,ID.7 VIZZION 做好这部分是作为老牌应该做好的。坐到车内,座舱配置就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了。

座舱配置下功夫

以往无论是普通合资品牌还是豪华品牌,对于舒适性配置的配备是比较吝啬的。但是跟以往的大众车型相比,在 ID.7 VIZZION 上给到的配置算是有了一点诚意。

就拿我们这台 ID.7 VIZZION Pro 版来看,智能座舱上标配了 15 英寸 2K 分辨率的大屏。这回大众终于在智能车机部分改进了不少,无论是语音、屏幕素质还是拓展性都改善了不少。虽然功能还是不及新势力那么丰富,但是已经是一个主流车机的水准了。

在这套车机系统里大众用了一个叫做 smartair 的自动风向空调,可以通过屏幕调整空调风向。比较特别的是,这个空调系统还联动了摄像头来通过判断太阳方向,自动调整风向,有点类似于向日葵的形式,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体感温度不适的问题。

同时,23.7 万元的 Pro 版本还标配了三区空调系统以及后排座椅加热功能,这些功能对于后排坐家人长辈来说特别实用。这几项后排配置也是奔驰 EQE 缺失后比较遗憾的点。

目前买 Pro 版的用户还免费赠送价值 4,000 元的 14 扬声器哈曼卡顿音响,这对于一台中配的大众来说可不常见。实际音乐体验,也有着不错的环绕声和流行乐感受。

这次座舱中,最不那么大众的地方是用上了一块成本很高的智能光感天幕,通过电流控制可以瞬间将天幕变为雾化效果,雾化后的效果和遮阳帘拉上比较类似,是磨砂的感觉。但是雾化后要比遮阳帘的透光性好上不少,让车内不那么压抑。而且紫外线隔绝率可以超 99.9%,所以夏天也不必太担心暴晒。

舒适性配置是走向高端的第一步,主观使用体验如果很差也是白搭。原本大众的内饰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朴素的。这段时间 ID.7 VIZZION 开下来之后,作为 ID.3 车主的我感觉大众也开始在内饰上下功夫了。

首先内饰用料上,用了非常多的混搭材质,除了普通的皮质之外,还用上了大量的超纤维皮质包裹纵贯整个中控台,包括门框上、膝垫都用了软皮质的覆盖,平时开车的时候手脚能碰到的地方都挺有高级感的。

在内饰平平无奇的饰板中,居然还藏着激光雕刻的氛围灯图案,有一说一点亮之后的效果还真挺有高级感的。氛围灯这块儿,奔驰作为豪华品牌的标杆是最有发言权的,在对比 EQE 之后,ID.7 VIZZION 的氛围感营造也不差。

这回大众在 ID.7 VIZZION 配置、用料上的提升,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作为一台 20 万级别的纯电轿车,在空间利用率、配置、设计上有大众一贯的坚持,也有创新尝试的部分,最后呈现出来的实际感受,其实一改大家对于大众传统的想法,现在也有能力和豪华品牌掰掰手腕。

MEB 平台的调校新高

去年外媒试驾的时候就跑出了疑问:「大众 ID.7 如果和奥迪、宝马、奔驰等更昂贵的车型相比,会有什么不同?」

其实大众 ID. 系列的底盘调教已经在市场中打出了不错的口碑,但是论品牌和调教,打打新势力没什么问题,但真要跟百年豪华品牌比,相信绝大多数人会跟我一样,下意识认为这个问题是天方夜谭。

底盘硬件方面,ID.7 的前麦弗逊独立悬挂 + 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的搭配,在这个价位级别中再普通不过了。这几天也算是开了不少距离了,撇开振幅硬件不谈,大众还真能把 ID.7 VIZZION 的底盘从 ID.4/6 的基础上再拉出一个新高。

首先底盘调校是德系车一贯的硬朗风格,而 ID.7 VIZZION 的硬朗主要体现在滤震处理直接、路感清晰。像是坑洼路面,悬挂压缩回弹的动作非常干脆,幅度控制很小,算是一个跑快了会很爽的底子。

不过硬不代表颠,虽然车里的路感是比较清晰的,但实打实传递到座椅上的冲击和震动却不多见,这就是大众 ID.7 VIZZION 上比较优秀的地方。颠簸处理干脆,同时用比较韧的过滤快速吸收,让 ID.7 的底盘保证了舒适性体验。加上这次 ID.7 全车都用了四门夹胶玻璃,底盘 NVH 的抑制也不错。

对于驾驶员来说,ID.7 能营造出非常好开的驾驶氛围,尤其是在转向上跟驾驶员的沟通很充分。整体转向手感偏沉,但是指向性很符合预期,这点在激烈驾驶时,可以提供给驾驶员更有信心的操控感。

而且 ID.7 VIZZION 也保留了 MEB 平台里大转向角的优势,哪怕我们直接对比带后轮转向的奔驰 EQE,两者在掉头停稳之后,仅有约 10 公分多一点的差距。所以在停车又或是老小区里,即便 5 m 的车长,也不会觉得车太大。

唯独在动力层面,最走量的单电机后驱车型用的还是 APP310 电机,最大功率 150 kW,最大扭矩 310 N•m。大众目前还暂时没有把海外最新的 APP550(功率 210 kW,扭矩 545 N•m)电机引进国内使用。210 kW 的功率更符合当下国内纯电车的主流水准。所以我们也期待大众可以迅速投产,用在国产车型中。

不过现在这套电机的动力输出调校非常在线,ID.7 VIZZION 的踏板行程很长,线性程度也比较好,动力输出和动能回收都非常跟脚,无论新老驾驶员都很容易掌控。外加电机的特性,在城区中使用是非常轻快的。如果你对中后段的加速也有需求,四驱双电机的 ID.7 VIZZION PRIME 版可以满足你。

动态部分总体来看,在日常使用的场景下 ID.7 VIZZION 恰到好处的悬挂的拉伸标定、优秀的 NVH 体验都营造出了德系轿车应有的水准。

写在最后

这么一轮对比体验完之后,一汽-大众 ID.7 VIZZION 无论是基础设计、人机工学还是驾驶层面都打造出了不错的用车体验。

外媒在德国试驾的 ID.7 其实在配置上和国内的 PRO 版本几乎一致,像 AR HUD、大电池、光感天幕、哈曼卡顿等等都有了,在选配完之后,要卖到 6.7 万欧元,折合人民币高达 52.7 万元。

但是来到国内,一汽-大众 ID.7 VIZZION 的售价为 23—26 万元,相当于德国本土一半的价格,这么来看大众这次的国内定价是有诚意的。这个定价也直接让 ID.7 VIZZION 置身于今年竞争最激烈的 25 万级家庭用车市场。

既然是家庭用车,这次体验下来 ID.7 VIZZION 在空间、实用、舒适上的优势就很契合大家的需求,此外更丰富的个性化配置选择也没把年轻化市场落下。作为深耕国内市场多年的大众,在 ID.7 VIZZION 上的用料、调校、配置设定都更适应国人用车的品质需求,也达到了德系中大型轿车应有的实力。而仅售德国本土的一半,也是 ID.7 VIZZION 切入中国家庭市场的关键。‍

0 阅读:37

42号车库

简介:Hey, it‘s 42HOW. 用最简单的方式读懂未来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