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句话出自于《孟子·尽心》,其字面意义是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二是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时,要及时离开。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有两个国家始终秉持自己的立场,与西方的“援乌制俄”主流观点不一致。一个坚决不对乌克兰军援,另一个则是坚决不制裁俄罗斯。它们分别是匈牙利和塞尔维亚。
匈牙利既是北约国家,也是欧盟成员,按理说,它应该与北约和欧盟保持一致。然而,在欧尔班总理领导下的匈牙利政府不仅拒绝向乌克兰提供军援,而且在欧盟制裁俄罗斯时屡屡“使绊子”,利用“一票否定权”的规则客观上阻止了对俄制裁方案的顺利通过,导致欧盟的制裁往往被拖延几天,且通过后的“新文本”也在某种程度使制裁威力减弱。
位于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目前既不是欧盟成员也不是北约国家。从渊源上说,塞尔维亚人与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都属于斯拉夫民族。但在国家层面的情感上,塞尔维亚显然与俄罗斯更深厚一些。
在这场俄乌冲突中,塞尔维亚在大面局上保持中立。在孰是孰非的原则问题上,塞尔维亚不赞成俄罗斯的做法,但也一直拒绝制裁俄罗斯。塞尔维亚之所以拒绝制裁俄罗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些年来,塞尔维亚在能源问题上得到了俄罗斯的不少优惠。二是基于历史上的传统关系。
在俄乌冲突一年后,基于立场和态度,塞尔维亚成为了唯一一个没有制裁俄罗斯的欧洲国家,而匈牙利则成为了具有欧盟和北约成员双重身份国家中唯一没有军援乌克兰的欧洲国家。因此,塞尔维亚和匈牙利被舆论场上称之为俄罗斯在欧洲的最后两个朋友。
然而,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俄塞关系和俄匈关系都发生了一些微妙变换,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和行为,甚至有了语言上的“争论”,如果这种趋势不能被有效管控的话,可能会导致俄罗斯失去在欧洲的这最后两位朋友。
尽管很想帮助俄罗斯这位“好兄弟”,但基于塞尔维亚自身的实力以及所处的特殊环境,不参与制裁俄罗斯已经是它的底线了。因为,塞尔维亚的国家要生存,塞尔维亚的人民要生活。这是塞尔维亚政府的第一要务。
至于反美、反北约什么的,那不是塞尔维亚人的崇高任务。或者说,那是要在有饭吃、生活好以及有实力的情况下才可能考虑的问题。所以,身处北约和欧盟“包围圈”中的塞尔维亚决定加入欧盟和融入欧洲。基于此,塞尔维亚就必须与欧盟基本保持一致。否则,加入欧盟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加入欧盟和融入欧洲已经成为塞尔维亚的战略选择和国家意志。所以,它必须在战略上与欧盟保持一致。然而,如果制裁俄罗斯,那又对不起俄罗斯这位传统盟友。因此,在这一年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始终处于左右为难的纠结中,有几次甚至愁得差点当众落泪。
武契奇的压力不仅来自于欧盟和北约,同时也来自于塞尔维亚国内。毕竟,在塞尔维亚国内的政治生态中,既有亲俄派,也有亲乌派。对内,武契奇要平衡好不同价值取向的政治派别,对外,武契奇又必须回应欧盟以“制裁俄罗斯”、“科索沃问题”为筹码的“入盟”选择。
种种迹象表明,武契奇已经准备选择国家战略——加入欧盟和融入欧洲。那样做的话,也就意味着必须要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不能再拖泥带水了。然而,武契奇却不知如何面对俄罗斯。而就在这种情形下,恰恰发生了两件可以让武契奇能够为塞俄关系变化有“说辞”的事件。
大约是在三个月前,由于需要补充兵源,俄罗斯私人军事公司“瓦格纳”雇佣军开始在塞尔维亚秘密招募人员,这事被西方情报部门和媒体捅出后,使塞尔维亚很尴尬,同时也遭到了西方的施压,搞得武契奇很被动。于是,武契奇在日前强硬表态:参加“瓦格纳”雇佣军的塞尔维亚人回国后会被逮捕入狱。
导致塞尔维亚与俄罗斯心生芥蒂的另一个事件是“塞尔维亚3500枚火箭弹落入乌军手中”的传言。根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的报道,这批塞尔维亚克鲁西克军工厂制造的火箭弹被卖给了土耳其一家公司,土耳其这家公司又将其卖给了斯洛伐克的军火商,斯洛伐克军火商又转卖给了加拿大,于是,加拿大送给了乌克兰。
对于这起“军火案”的传言,俄罗斯很不高兴。为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严重问题,对俄罗斯和塞尔维亚的关系有影响,俄外交部会关注此事,已要求塞尔维亚政府给予回应和阐明立场。
对此“军火”事件,克鲁西克军工厂方面回应称,他们与土耳其军火商的合同中规定:土耳其最终用户未经许可不得再出口火箭弹,但是,向加拿大转售火箭弹运往斯洛伐克的文件据称是“伪造”的。也就是说,在土耳其到斯洛伐克的过程中出了问题。克鲁西克军工厂的言外之意:不是他们的责任。
对于扎哈罗娃要求的回应,塞尔维亚国防部发表声明说: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塞尔维亚生产的导弹、地雷或弹药没有一发、一枚的协议最终用户或出口对象是这场冲突的当事方之一。因此,塞尔维亚企业并没有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或军事装备。
显而易见,塞尔维亚方面不想承担这个可能会导致塞俄两国关系生变的责任。不过,塞尔维亚国防部长武切维奇的说法则颇有点耐人寻味。他在议会的会议上说:“我们绝不会向乌克兰或俄罗斯出口武器,但我们有权向有文件证明合法的最终用户出售。”
武切维奇的话中似乎有着“不在乎”的味道。而这对于俄塞关系来说,未必是个好兆头。此外,就在传出武契奇可能会在制裁俄罗斯和“科索沃”问题上对欧盟让步时,贝尔格莱德爆发了一场针对武契奇的抗议活动。对此,武契奇很生气,指责有国外势力参与,似乎也在暗示着什么。
实际上,一直左右为难的武契奇可能只缺少一个“说辞”或“籍口”。所以,如果俄罗斯不注意方式方法的话,可能会使武契奇和塞尔维亚政府下决心做出最终决定。那样的话,俄罗斯可能就会失去塞尔维亚这个最铁的兄弟和朋友。
无独有偶,日前,在匈牙利与俄罗斯的关系中,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日的报道,俄罗斯政府暂停了与匈牙利有关的持外交和公务护照可免签签证旅行的协议。也许这只是一个不难解决的小事。但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前后两天的言辞变化,则使人有些遐想。
就在3日,当谈及俄乌冲突问题时,欧尔班还在说:我理解普京,但我不同意俄罗斯的做法。到了第二天,在谈论欧洲的未来防务问题时,欧尔班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个“好战的民族”,并直言不讳地说:“一个好战的民族永远不会尊重一个软弱的民族”。
其实,欧尔班也与武契奇的境遇类似。在匈牙利国内,也有挺乌反俄的党派和民众,且一直在对欧尔班施加压力。就外部而言,在这一年来,欧尔班一直在欧盟和北约中“唱反调”,这令欧盟和美国已经对他近乎于“忍无可忍”,长此以往的话,难免不会有将匈牙利“踢出”这两个组织的念头。所以,如果匈牙利不改弦易辙的话,可能会有被“孤立”的危险。
对于塞尔维亚与俄罗斯以及匈牙利与俄罗斯之间的一些微妙变化,也许只是些正常的磕磕碰碰,但也不能排除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感受到了某种危险,在为“离开”做准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