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九[唐]裴迪guī shān shēn qiǎn qù
归山深浅去,
xū jìn qiū hè měi
须尽丘壑美。
mò xué wǔ líng rén
莫学武陵人,
zàn yóu táo yuán lǐ
暂游桃源里。

作者简介
裴迪是王维的好朋友,是一个真诚的隐士派人物。年轻时曾与王维一同隐居终南山;晚年王维隐居辖川,二人仍“负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裴迪擅五言,诗风清淡。
字词注释
归山:归隐山林。
深浅:或深或浅,即不管情况如何。
尽:尽情(享受)。
丘壑美:指隐居的乐趣。
武陵人:指《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捕鱼人,他进入桃花源又离开了,后来又想再去却找不着路津了。
诗词译文
你若要回归山林,无论深浅都要去尽情地赏玩山峦沟壑的美景。千万别学那武陵渔人,只在桃花源短暂停留,离开后再返回就不得其门而入了。

特色赏析
诗题中的崔九,指崔兴宗,曾任右补阙,后来想归隐,又有些犹豫。裴迪写《送崔九》,劝崔兴宗安心隐居。
崔兴宗卸官后想到终南山隐居,临行前给裴迪等友人写《留别》诗一首,诗中有这样的话:“前山气景佳,独往还惆怅”。从“惆怅”二字看,显然有些耐不得隐居的寂寞,裴迪写这首诗对崔九进行劝告。“归山深浅去”是说既然想退归山林,就不要患得患失。“须尽丘壑美”是说未归隐之人不知山林之乐,归隐之后才知乐趣无穷,应当尽情享受。后两句引用武陵人误入桃花源的典故,是针对崔九诗中“独往还惆怅”说的。桃花源是隐居人士的理想世界,自由自在,怡然自得,何必发出“惆怅”的喟叹呢?不要像武陵人那样,到了一个理想世界又痴呆呆离开了。
隐居现象是厌恶仕途的直接反射,也是不满社会现实的曲折反映。这类诗有针刺社会弊端的积极因素,也大多含有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