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猕猴桃溃疡病防控技术!
王 博等
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被列为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病害,国内猕猴桃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猕猴桃产业发展。据笔者调查,豫西地区的孟津、嵩县猕猴桃园区普遍发生,尤其近几年来猖獗成灾,导致产量降低,果皮变厚,果味变酸,果实变小 ,果形不一 ,品质下降,失去经济价值。如嵩县车村镇铜河村以红阳、徐香为主栽品种的 60 余亩 10 年生猕猴桃园,2021年感病植株率达 65.6%,感病植株树势衰弱,严重的整株死亡,致使全园濒于毁灭。嵩县木植街乡禅堂村 7 年生猕猴桃园 2022 年感病植株率 39.3%。洛阳市孟津区常带镇潘庄村 12 年生猕猴桃园 2020 年感病植株率 37.4%,其中红阳品种感病植株率达88.7%。
1 危害症状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细菌病害,主要危害猕猴桃的树干、枝蔓、叶片、花蕾和果实。树干、枝蔓危害多从叶痕、嫁接口、剪锯口、枝杈及机械伤等部位侵入,在树体内大量繁殖引起发病。发病部位皮层变软流出乳白色菌脓或红色液体,逐渐呈水渍状下陷变褐呈黄褐色或锈红色溃疡斑,影响养分的输送和吸收,造成树势衰弱。随着病斑扩大,病斑部位上端枝条发生纵裂、萎缩,当病斑扩展绕茎一圈时,导致病部以上的枝干枯死,严重时向下部扩展致整株死亡。叶片受害后呈现水渍状褪绿小点,慢慢发展成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严重时病叶向内卷曲、枯焦、脱落。花蕾受害后,不能张开,变褐枯死后脱落。受害轻的花蕾虽能开放,但速度较慢或不能完全开放。幼果受害后,可能脱落,也可能继续生长发育,但形成的果实较小,易成为畸形果(图 1)。
枝干侵染初期危害状
枝干侵染中期危害状
枝干侵染末期危害状
危害叶片状
图1 猕猴桃溃疡病危害状
2 发生规律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低温、高湿、寄生性弱、腐生性强的病害,病原菌具有隐蔽性、暴发性、毁灭性、致病力较弱的特点。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与环境条件有关,易在气候冷凉、湿润地区发生。每年秋季 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气温下降后,借风、雨、昆虫等传播,从叶柄痕、果柄痕、枝杈、机械伤、剪锯口等处侵入树体潜伏并越冬。次年春季,随着气候的变化,树液流动,病原菌大量繁殖,引起植株发病,此时,如遇阴雨天气,则病菌繁殖和扩散加快。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为病菌危害盛期,树体受害严重时地上部死亡。随气温升高,植株展叶、开花、果实生长,病菌繁殖速度逐渐变缓,发病减轻,病菌会侵染危害叶片、花蕾、幼果。从在嵩县、孟津区调查情况看:随着海拔的升高,发病加重(嵩县嵩南重于嵩北)。丘陵地园比平地园发病重(孟津小浪底种植区重于常带种植区),坡地园比沟底园发病重,阳坡园比阴坡园发病重,结果树比幼树发病重,管理粗放园比精细管理园发病重,氮肥偏多比重施有机园发病重,衰弱树比健壮树发病重,多雨年份比少雨年份发病重,冷凉区比温暖区发病重(嵩县嵩南重于嵩北),中华系列品种比美味系列品种发病重(红阳、金桃比海沃德、秦美、徐香等品种发病重)。总之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受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品种、树龄 、水肥、树势、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防治该病的指导思想
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技术关键在“绿色”和“防控”上。即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要求,尽可能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方法,选择适合的植物源、矿物源和生物源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不用和尽量少用有机化学农药,避免和减少对环境和果品的污染,使农药残留、重金属检测检不出或低于“GB”绿色食品标准,安全高效地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危害,达到控制病害发生和果品无污染的双重目的。
4 防治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防控”的原则,实施“一重、二推、三严格”策略,即以控制产量、增强树势为重点;推广抗性品种和农业、物理、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严格掌握和密切关注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危害规律和发展趋势,严格运用化学合成农药使用品种和使用量,严格落实苗木检疫,使用无病菌苗木建园。
5 绿色防治方法
5.1 选用抗病品种建园
一是园址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土壤深厚肥沃,透水透气性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腐殖质含量高的地方建园。山区、丘陵地区选择低洼地、沟底、东西坡向建园,平原选择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
二是品种选择: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立地条件、气候特点,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市场需求等各方面均表现较好的优良品种的健壮无病菌苗木,有利于抵抗溃疡病的侵染。如美味猕猴桃系的秦美、徐香、翠香等,中华猕猴桃系的金魁、脐红、金艳、金红-50 等抗病品种。谨慎选择红阳等易感病品种。
三是苗木检疫:加强苗木检疫,选用健壮无病菌苗木种植,不在溃疡病发生区购买猕猴桃苗木、采集接穗,从根源上杜绝病菌,切断传播途径。
5.2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性
一是科学修剪:根据品种、树龄、树势、土壤等条件进行科学修剪,适量留枝,一般情况下成龄园留枝量 1000~1100 个/亩,留芽量 20 000~23 000 个/亩,以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
二是合理负载:根据树龄、树势确定适宜负载量,进行花前疏蕾、疏梢,花期授粉,花后疏果,可有效控制大小年。成龄园产量指标:中华猕猴桃品种产量控制在 1000~1500 千克/亩,美味猕猴桃品种2000~2500 千克/亩。
三是平衡施肥:根据猕猴桃的需肥规律、土壤肥力和肥料效应确定最佳肥料种类、施肥量、施肥方法等,保证树体生长的营养需求。特别注意增加磷钾肥、有机肥、微生物肥料及钙、硼等微量元素的使用量,减少或不施氮肥,保持中庸健壮树势。
四是适时排灌:防旱、防涝,结合土壤墒情、猕猴桃生长需水期、需水量灌水,同时雨季及时排水。
五是果园生草:采取自然生草和种草的园地耕作模式,改善土壤环境和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量,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抵抗力。
5.3 彻底清园,减少传染源
晚秋初冬清园是预防猕猴桃溃疡病及其他多种病虫害的一项重要农业技术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病虫害的越冬基数。
一是清除园中杂物:将园中枯枝落叶、烂果、修剪下的枝条、刮下的病斑等废弃物集中后烧掉或深埋,减少病菌源。
二是树干涂白:采取树干涂刷涂白剂、基部培土、树盘灌水等措施,预防树体受冻,防止病菌入侵。
三是封剪锯口:冬季修剪后,用 50%硫悬浮剂100 倍液+高脂膜 50 倍液涂抹剪锯口 1~2 次,间隔10 天左右。可有效促进愈合伤口,防止病菌侵入树体。
5.4 及时刮治,控制病情发展
刮除树干上老翘皮、病斑,可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一是刮皮:在 10 月份,将主干的老翘皮刮去,刮到死皮下见黄、活皮下见绿为止。
二是刮病斑:3 月下旬至 4 月底仔细检查树体,重点检查伤口、枝杈处及旧病部位,用刀将病斑彻底刮干净。即刮净树皮上的病变组织,刮时要将病斑四周好皮刮去 1~1.5 厘米。刮后涂刷 50%硫悬浮剂 20~50 倍液。刷药要充分,半月后再刷 1 次效果较好。
三是刮后涂刷加灌根:发病严重、病斑大而较多时采用刮后涂刷加灌根的方法,用枯草芽孢杆菌(5克/株)+矿源黄腐酸钾(5 克/株)+氨基酸水溶肥(75毫升/株),溶于 15 千克水中进行树穴灌药,灌药量以灌透毛细根区为准。
四是剪除病枝:除主干、主蔓以外的 1~2 年生枝条若感染,应在发病初期及早剪除,并涂 50%硫悬浮剂 20~50 倍液保护伤口。
5.5 药物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的药物防治,关键在于密切关注病害发生发展趋势,巧妙地选择药剂,才能达到有效控制该病发生危害和绿色无污染防控的目标。重点抓好“秋季、休眠期、萌芽初期”三个关键时期用药,以及“封三口”(采果后果柄口、落叶后叶柄口、修剪后剪锯口)。
一是初冬(冬季修剪后)结合清园和早春萌芽前全园喷施 50%硫悬浮剂 200 倍液 1 次。
二是萌芽后至开花前全园喷施高脂膜 100 倍液+中生菌素 500 倍液(或乙醇酸病菌生物碱 800 倍液)。每 10~15 天 1 次,连喷 2~3 次。
三是 8 月下旬至落叶前全园喷施 2%春雷霉素600 倍液(或 1500 万单位农用链霉素 1000 倍液、20%噻菌铜 600 倍液、乙醇酸病菌生物碱 800 倍液)+高脂膜 100 倍液等杀菌剂。每 10~15 天 1 次,连喷 3~4 次。
四是采果及落叶后,全树喷高脂膜 100 倍液+乙醇酸病菌生物碱 800 倍液(或中生菌素 500 倍液、2%春雷霉素 600 倍液),防止溃疡病菌从果柄、叶柄痕向枝蔓内侵入。
以上技术措施可视当年溃疡病发生情况和发生条件适当调整,灵活掌握。同时每次用药加入0.3%~0.4%磷酸二氢钾、0.2%~0.3%硼砂、150 倍氨基酸水溶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和危害后的恢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