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风格的家在变与不变中循环行进,永恒中自有频率。
走进这座空间,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穿过虚空的玄关,在纯色中褪去疲惫,家的重头戏已然来临。
即使是中心区域,家依旧保持着云淡风轻的自然。松弛自如的家具布局彰显主人的随性与从容。
而空无一物的走廊也并非无感无义,时光悠悠,光影散落,形成了微妙的变化、循环,随着岁月流逝,在人们眼中形成了永恒的意义。
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的缘分与际遇都逃不过四个字——命中注定,从相知到相识,再到相伴,并非所有人都能从始至终,人与空间亦是如此。
延续了这条“黄金定律”,设计师在家中建立了收放自如的尺度,有些空间内敛而生动,转为亲密的人展开,而有些空间大气婉转,犹如一卷恢弘之诗,宴请亲朋,不亦乐乎。
中餐厅与厨房合二为一,功能融合进而碰撞出美好的体验。
每一处区域都在设计师的神来之笔下巧合般地与窗外进行衔接,城市气息由外至内徐徐渗透至私密柔软的烟火气中,轻奢的气息不请自来,在生活中边界消无,“隐身”成为朦胧的感觉。
执笔光影匠心描摹简雅之居百叶窗将空间光线控制得恰到好处,又迎合了居住者需要的私密性。
从晨起到日落,在自然、时光的交相艺术中,家被描摹成不同的形态,时而被光影掩住某处角落,时而构成完美彻底的透视。
棱角式的空间具备了多方向户外空间的天赋,设计师将户外区域分为公私两类,一侧用于宴请与享受,另一面则从卧房延伸出去,形成独属于主人的天地。
不同的户外,面向不同的天外天,自会构筑出无可复制的特色景致,引发迥然不同的心境。
私密区域根据不同家庭成员的审美和习惯搭建出格局,不囿于空间自身的形状,又或是格局的章法,一切都是以人为本。
不需要正对窗,或是一如既往的平整顺延,印象中的书桌、双人床。梳妆台,它们应该在哪,如今就在哪。理想形态在实景空间中精准投射,从虚到实趋向于平稳。
学习活动室没有做成死板的传统书房,设计师无形中赋予空间“动”的天赋,规整的布局中收纳了孩子们喜欢的手办,厚重稳固的桌椅相接留白,让一家人可以在工作之余随时玩乐。
在这座空间中,我们再次探索到了极简的柔软与感性。它寓意着对居住者无数次如一的包容,在静谧的气氛中展开了温暖的环抱。每一次归家,这个怀抱都在不断收紧,将人拥入时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