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弟渐渐的成为了一个牺牲品,一个游走在两岸关系之中的牺牲品,一个缺少演技与人脉的牺牲品,一个任意跳槽,盲目自大的牺牲品。
许多人对欧弟的认识,还停留在几年前《天天向上》节目之上,这成了一个标签,并且撕不掉。有标签是好事,没有标签也是好事,有标签能让观众记住这个演员的形象,没有标签便于演员更加灵活地变换角色。
但形成了标签,摘掉就没那么容易,像是六小龄童的美猴王,一生都演绎美猴王,最后只留了一身骚。
欧弟来到大陆主因就是为了赚钱,从经历之中就能看出:当时的欧弟在台湾的境况和现在差不了多少,没有本子没有收入,还欠着一屁股债。经过某个高人的指点,粉饰一番就成为爱国艺人粉墨登场,这不过是捞金的手段而已。
汪涵与《天天向上》带着欧弟走向了辉煌,这与节目本身设定有关,与欧弟自身的才能有关,更重要的与国人的审美追求有关。节目需要一个谐星,相比汪涵形成两派,因此前有欧弟后有大张伟,都是笑的代表。
这里谈到了一个审美追求,国人对受到儒家文化圈影响地域的演员有特别的好感,像是韩国明星、台湾艺人来到大陆都会有不少的观众缘,一些媒体和导演也就投其所好,大肆启用外来演员,这种状况近几年才得到扭转。
欧弟也正是承继了这股东风,从一蹶不振到起死回生。之后的欧弟便风生水起,也就慢慢的对节目产生了他意,缺席罢演、跳槽去更赚钱的平台,到后来《天天向上》收视率一路走低,钱也越赚越少,欧弟离开的欲望也就更加迫切。
仗义多是屠狗辈,做事的根据只是钱财,毫无情义可言,令人齿寒。
《天天向上》倒是也挽留过欧弟,可后者的要价实在太高,双方没谈拢,自然不欢而散,到后来欧弟突然跑了,节目录制不下去,无奈只好拉来大张伟救场。
与欧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张伟抛下了另一个千万片酬的节目,咬着牙接下了天天,解释说:湖南台曾经在大张伟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
《天天向上》火的时候来了,《天天向上》凉凉的时候就走了,临走之前还不忘鼓动粉丝踩上一脚,之后又抱上了新大腿郭德纲,但之前做的事注定没牌面。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看看大张伟现在的发展规模,再看看欧弟的黯淡无光,一切都变得舒展开来。《天天向上》处在低谷期时,欧弟离开,这是一不该;放弃演艺事业,进入相声表演,拜郭德纲为师,这是二不该。
那是《花样男团》上的演绎,大多数人都是按照节目安排来看的,没有人会把他作为真实存在的事情。
最根本的就是年龄差距太小了,六岁就隔了一代人。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可能容易接受一些,但对于曾经火爆非常的演员来说,为了利益果真能抛下一切?
可现实打了所有人的脸,德云社龙字科招生开始时,郭德纲特地和欧弟连线,钦点其为龙字科大师兄,一个50岁的老演员领着20岁的小年轻,师哥师弟的称呼倒也是其乐融融。
郭德纲并不是没给欧弟机会,但能给的机会太少了,像是德云社自己拍的影片《祖宗十九代》有欧弟的戏份,但郭德纲拍电影不太给力,阵容再强大也是烂片;德云社自制的《德云斗笑社》,社会影响不错、收视率也不低,但和欧弟扯不上边。
有些师父真的不能拜,年过半百再去学习相声,这可能吗?既然是演艺圈的人,走谐星的路线,倒不如抱紧知名导演的大腿,总比现在好过一些。
不服就干你
真能胡说八道 不是主持没证被迫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