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走后,诸葛家族的后人都是什么下场?

德叔谈史悠悠呀 2025-02-14 16:55:26

说起诸葛亮一家,那可是相当复杂。

因为这一家人不仅三面押宝,魏蜀吴处处都有他们家的人在效力,堪称三国第一打工大家族。

关键是三国时期,很多人都和他们家沾亲带故,甚至连司马懿都与诸葛亮有亲戚关系。

关于诸葛这个姓氏的由来,说法有很多。

第一种说法是他们来自于春秋时期有熊氏的后人;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们属于伯夷的后裔,葛伯的后人;第三种说法是他们来自于陈胜手下的大将葛婴。

也有人认为,诸葛氏族源于西汉时期曾担任大汉司隶校尉的诸葛丰这一脉。

诸葛丰为官期间非常刚正,因为总是喜欢弹劾皇帝身边的一些宠臣,结果被汉元帝罢官。

此后,这一家人就在琅琊一带居住。

到了诸葛亮这一代,他们家已经是当地的一个著名家族了。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圭曾担任过东汉的泰山郡丞。

他们父辈那一代,除了诸葛圭之外,还有一个弟弟,那就是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

到了诸葛亮这一辈,他父亲一口气留下了五个孩子,分别是大儿子诸葛瑾、二儿子诸葛亮、三儿子诸葛均,此外还有两个女儿,但史书未留下姓名。

诸葛亮兄弟三人很小的时候,父亲诸葛圭就去世了,等于说这兄弟三人是叔叔诸葛玄养大的。

诸葛玄这个人也不是普通人,在当地影响力很大,与荆州的刘表关系很密切。

等到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因为琅琊也在徐州境内,于是这一家人就在诸葛玄的带领下,投奔到了刘表那里,从此诸葛亮就隐居起来,成了村夫。

这段时间里,他的两个姐姐也嫁了人,大姐嫁给了荆州本地的名门望族前氏家族,二姐则嫁给了庞统的堂兄庞山民,所以庞统和诸葛亮也属于亲戚关系。

难怪是“卧龙凤雏”呢!这三兄弟当中,除了名声最大的诸葛亮之外,他的哥哥诸葛瑾也不是普通人。

《三国演义》中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文质彬彬的文官,但历史上的诸葛瑾属于文武双全的全能人才。

他早年离开家四处游学,后来被人推荐给了孙权。

孙权见到诸葛瑾之后,就拉着他进屋,两个人从诗词歌赋讨论到人生哲学,最终孙权认定诸葛瑾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诸葛瑾就加入了东吴阵营。

凭借与弟弟诸葛亮的关系,诸葛瑾一方面为东吴效力,一方面成为了孙刘联盟中重要的联络人。

曹操去世后,孙权多次领兵北伐曹魏,诸葛瑾担任东吴的军事统帅,但东吴的北伐几乎次次都以失败告终,不仅孙权被困在合肥,就连诸葛瑾也败在了司马懿手里。

好在孙权比较宽容,认为自己都打不过,别人打不过也很正常,所以诸葛瑾没有因为战绩而受罚,反而成为了吴大帝孙权建立吴国后的首任大将军。

论地位,虽然没有诸葛亮在蜀汉的级别高,但他也是东吴的核心人物,他和诸葛亮成了诸葛家族这一代最闪耀的两位人物。

相比之下,他们的弟弟诸葛均就显得黯淡许多。

他没有独立的经历,而是在诸葛亮在刘备那里站稳脚跟后,经哥哥引荐才进入蜀汉做官,属于关系户,而且他一生也没有什么大的成就。

反倒是诸葛家族中的另一个人诸葛诞,据说他是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的儿子。

因为他年纪很小,诸葛亮和诸葛瑾出山的时候他没跟着,后来曹操占据了荆州的一部分,诸葛诞只能在曹魏为官。

他的官运也不错,一路做到了御史中丞,只不过因为魏明帝曹睿不喜欢他,就把他给免官了。

直到曹睿去世后,诸葛诞才在曹爽的帮助下成为了扬州刺史。

这就是诸葛家族在三国时期分布的情况,而且这个家族后来的命运也非常波折,特别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一家。

诸葛瑾有三个儿子,分别是老大诸葛恪、老二诸葛乔、老三诸葛融。

老大诸葛恪是天资型人才,很小的时候就受到了吴大帝孙权的喜爱,孙权晚年大力提拔他,临终时更让他成为顾命大臣,接替父亲诸葛瑾的大将军之位。

于是,在孙权去世后,诸葛恪以大将军兼丞相、首席顾命大臣的身份总揽了东吴几乎所有的朝政。

他还效仿自己的叔叔诸葛亮北伐曹魏,只不过诸葛恪与诸葛亮的能力差距很大。

虽然年少成名,但他骄纵自大,诸葛亮的北伐即使没有取得胜利,蜀汉也没有因为北伐而元气大伤,内部相对稳定,但诸葛恪的北伐却耗费了东吴大量的资源,差点拖垮了经济。

作为北伐的发起人,诸葛恪不仅没有弥补过失,反而更加骄纵,最终引起了众怒,导致吴国宗室孙峻联合吴国皇帝孙亮诛杀了诸葛恪并夷灭三族。

这一下相当于把诸葛瑾一辈子在东吴攒下来的家底都赔光了,诸葛恪的两个儿子被杀,而诸葛瑾的幼子诸葛融被迫服毒自尽,只有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因为被过继给了诸葛亮去了蜀汉,才躲过一劫。

诸葛亮一生共有四个儿子,他名义上的长子是哥哥诸葛瑾过继给他的诸葛乔,然后是诸葛瞻、诸葛企、诸葛怀三个儿子。

不过正史中只提到了诸葛瞻,后面的几个都是后世考据出来的,真实性存疑。

由于诸葛瑾的后人被东吴灭族,诸葛乔为了延续父亲的香火,就从诸葛亮的名下回到了诸葛瑾这一脉,这就让排行老二的诸葛瞻成了诸葛亮的长子。

诸葛亮对诸葛瞻也是寄予厚望,但他过于耀眼,以至于很多人过高估计他儿子的才能,毕竟这么好的基因,怎么可能生出庸才呢?但事实证明,才能并非完全靠遗传。

诸葛瞻也确实有些才能。但是,诸葛瞻完全担不起大家对他的期待。

蜀汉走向末路的时候,他也没能撑起这个重担,最终在绵竹关之战中,他和长子诸葛尚一起,在抵抗魏国大将邓艾的大军时阵亡。

虽然诸葛瞻能力一般,但他以身殉国,也算对得起父亲诸葛亮的一世英名。

蜀汉覆灭后,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被推荐给了晋武帝司马炎,被任命为县令,后来官至江州刺史。

诸葛亮的第三个儿子诸葛企,很小的时候就被过继给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

蜀汉灭亡后,诸葛企一心修道,甚至改姓为葛,一心追求形似鹤的长寿之术。

诸葛亮最小的儿子诸葛怀,是诸葛亮的老来子,诸葛亮去世时,他才四岁。

蜀汉灭亡后,他也害怕被清算,选择了隐居。

包括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在内,那些在蜀汉做过官的诸葛家族后人,也基本上全部消失在了历史当中,没有再出来做官。

据说在曹魏工作的诸葛诞一家却很热闹,主要是因为曹魏内部在三国时期过于动荡。

诸葛诞在魏国身居要职后,与司马懿结为儿女亲家,诸葛诞的长女嫁给了司马懿的第五子司马炎(此处应为司马师,司马炎为司马师之子)。

按照辈分来说,司马师应是诸葛亮的侄女婿,这才让诸葛亮和司马懿有了亲戚关系。

虽然诸葛诞和司马懿家结亲,但两家的关系并不融洽。

司马懿和司马师相继去世后,司马昭逐渐掌权,大肆屠杀曹魏大臣,诸葛诞的好朋友夏侯玄也被杀害。

诸葛诞不堪忍受,在扬州起兵叛乱,试图对抗司马昭。

这场诸葛家族发起的叛乱很快就被司马昭平定,诸葛诞一家被夷三族。

只有诸葛诞的小儿子诸葛靓逃到了吴国,躲过一劫。

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发兵灭吴,司马师(此处应为司马炎)也参与了这场战斗。

东吴末帝孙皓在诸葛靓的建议下,向司马炎投降。

司马炎是诸葛靓的姐夫,于是收留了诸葛靓。

司马炎和诸葛靓从小就认识,关系很好。

司马炎想,虽然你父亲那一代人被我的父亲杀害了,但我们之间还是可以友好相处,你就在我这里做事吧。

诸葛靓却觉得司马炎的心思太大胆,被灭三族的人又不是司马家,坚决不肯为司马炎效力。

司马炎是个厚道人,没有再为难诸葛靓。

然而,司马家很快遭遇不幸,先是八王之乱,接着是永嘉之乱,司马家族被外族打败,举家渡江,在南方建立了东晋。

东晋的建立者司马睿,正是当年司马师(应为司马炎,司马师已死)和诸葛氏家族的孙子。

也就是说,东晋皇帝身上流淌着诸葛家族的血脉,这使得东晋历史上对诸葛家族非常尊崇。

人们认为,诸葛亮无论名气还是道德,都令人敬佩,而司马懿、司马昭则令人厌恶。

司马懿追封诸葛亮为武兴王,并启用诸葛靓的两个儿子为官。

诸葛家族一直持续到东晋被灭,此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诸葛家族从东汉末期到东晋,几乎见证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兴衰起伏。

与在东吴被灭族的其他人相比,诸葛亮这一脉反而过得最为平稳。

今天就聊这么多,喜欢就一键三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