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登基后,为何要给自己的叔叔景泰帝朱祁钰平反?

德叔谈史悠悠呀 2025-02-14 17:04:31

说起平反的理由,咱们就从明朝对朱祁钰的评价说起。

明成化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之前被明英宗朱祁镇臭骂得一文不值的景泰皇帝朱祁钰,不仅恢复了皇帝称号,还得到了大明朝官方的高度评价:说没有他就没有大明朝。

明宪宗朱见深的这个评价,可不仅仅是翻案那么简单,他这一举动,狠狠打了自己父亲明英宗朱祁镇的脸。

在此之前,朱祁钰的名字在明朝简直是禁词。

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宣德十年被封为成王。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之前,由于当时尚未立太子,便让弟弟朱祁钰留守北京,帮自己看家。

可能连英宗都没想到,自己这次去的是个“寄宿学校”,一去竟再也没能立刻回来。

结果,朱祁钰这个留守,一下子成了皇帝。

也亏得他,明朝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没有像北宋那样提前灭亡。

做过皇帝的人都知道,表面上三辞三让,可一旦坐稳了皇位,屁股就挪不动了。

瓦剌想把朱祁镇送回来时,朱祁钰都不想让哥哥回来,最好像朱允炆那样赶紧消失。

等到朱祁镇真的回来后,却被囚禁在南宫整整七年。

七年后,明英宗在一些人的拥护下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夺回帝位。

重回帝位后的朱祁镇,不仅杀害了一大批景泰时期的大臣,而且在朱祁钰去世后,废除了他的帝号,毁掉了他在十三陵的坟墓,并给他一个“戾”字谥号。

此后整个天顺朝期间,“朱祁钰”这三个字如同禁忌,谁都不能提,谁提谁完蛋。

比如在天顺七年,宁王府有人顺嘴说了一句,当年朱祁钰与妓女生了个孩子。

这句话之所以被说出来,是因为当时关于朱祁钰的谣言很多,大多都不是好话,说他与妓女有染,显然是为了抹黑他。

但这句话传到明英宗耳朵里时,他关注的点是:有人竟然说朱祁钰还有孩子,这是什么意思?想拥护我弟弟的后代,再发动一次夺门之变吗?于是朱祁镇大怒,下令将此人抓到京城,在锦衣卫诏狱严刑拷打,最后斩首示众。

谁也没想到,一句朱祁钰有后代的戏言,竟会要了人的命。

但是,明英宗驾崩,明宪宗继位后,整个明王朝对朱祁钰的风评发生了变化。

毕竟北京保卫战是怎么赢的,大家心里都有数。

成化元年,监察御史向明宪宗上书,认为明朝京城能够在瓦剌入侵中保全,完全是依靠于谦的功劳,如此大忠臣却被小人陷害致死,这还有天理吗?宪宗皇帝的答复是:我做太子时就知道于谦是冤枉的,既然是冤案,那就平反。

大家可能没想到新皇帝反应这么快。

成化二年八月,明朝正式宣布恢复于谦少保兵部尚书的职位,并封其子于冕为府军前卫副千户。

眼看着朝廷为于谦平反,为朱祁钰平反的声音也跟着传了上来。

成化三年五月,湖广荆门州学训导高瑶上疏,希望朝廷为朱祁钰追加庙号。

他在奏疏中直言:没有朱祁钰,京城怎么保得住?瓦剌怎么打得赢?英宗皇帝怎么可能毫发无损地被送回来?更何况景泰年间国家风平浪静,先帝用了什么手段二次登基,还把景泰帝打造成反派?希望朝廷恢复景泰帝名誉,给他追加庙号。

这篇奏疏到京城后,京官们虽然心里希望景泰帝恢复名誉,但这种打先帝脸的事不好做,便把皮球踢给了皇帝,意思是这是你们老朱家的家事,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明朝在京城当官的都是老油条,有人敢打皇帝的脸,也有人敢维护先帝。

眼见皇帝迟迟没有发声,黎淳跳出来臭骂高瑶,说你这是骂先帝没脑子,给现任皇帝扣上不孝的帽子。

更何况当年景泰帝废了现任皇帝的太子之位,他要是还活着,皇位还轮得到当今圣上吗?奸臣已跳出来,但所有人都没想到,明宪宗却表现得很宽容,说非我太子之事我无所谓,人死账销。

这次争论虽然没结果,却让大家发现,皇上对朱祁钰不像先帝那么反感,为后来的平反埋下了伏笔。

转眼到了成化六年,明朝出现严重天灾,旱涝交加。

明宪宗下诏祈求上天,想要积攒功德。

直隶监察御史杨守随上书,说英宗给成王的谥号“戾”根本不是好谥号,意思是说朱祁钰没有罪过,他保卫了京城,英宗在南宫的几年也没有被害死。

这叫反思自己了吗?这篇奏书的言论,相比于之前要激烈得多,就差指着明英宗的鼻子骂了。

但是,明宪宗对此还是选择了压下去。

因为你要是只想着改谥号,你总得给个理由吧?你要是以亲王的名义去改,那你是站在什么角度呢?你总不能说是一个王爷把大明朝给救了吧?这会儿的时机还是没到,最后也只是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把这个敏感的话题给转移掉了。

直到时间来到了成化十一年,这一年,明宪宗册封了自己的儿子朱祐樘为皇太子。

借着这个时间点,明宪宗终于打算给自己这个叔叔讨论一下名分问题了。

明宪宗专门讨论了一下夺门之变以来各种重大问题的反思。

他先是把于谦等人的死,还有朱祁钰被各种攻击的理由,全部推给了参与夺门之变的大臣身上,说这帮人全都是爱占便宜的小人,粪车从门口路过都得尝尝咸淡,他们看我父亲奇货可居,就利用了我的老父亲。

我爹这个人啊,他善见不得大家流眼泪,只能无奈之下,给自己的兄弟用了一个不太好听的谥号。

这说明什么?

这是有人利用了我爹,我爹后来就反悔了呀!他心里就想给我叔叔恢复名誉,可奈何这老爷子他太害羞了,别人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他是“抱俩琵琶遮全面”,没等给弟弟恢复完名誉,人就蹬腿上西天找也先校长去了。

如今我这个儿子也善见不得我爹在地底下难受,那就顺着我爹的意思,正式恢复朱祁钰皇帝的身份,不仅为他加上“恭仁康定景皇帝”的谥号,还正式为朱祁钰盖棺定论,说他是有为之君。

明宪宗这一次的平反,除了因为朱祁钰确实有贡献,没法否定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他父亲明英宗给他留下来的坑太多了,他一直都在想办法去解决父亲留下来的烂摊子。

在混乱的局势下平反,像于谦这样在百姓心里的忠臣,再平反朱祁钰这种大臣心里好皇帝,自然是有利于凝聚人心。

唯一不同的是,朱祁钰的谥号只有五个字“恭仁康定景皇帝”,和以往正常明朝皇帝的谥号长度根本就不是一个标准,而且没有加庙号。

明朝虽然肯定了朱祁钰的历史地位,但是并没有打算把他送进太庙里面,毕竟要是把他放进太庙,那这个牌位放在哪又得吵一顿。

所以,只是恢复帝号,但是不进太庙,对于明宪宗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今天就聊这么多,喜欢就一键三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