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记载严嵩是明代六大奸臣之一,戏剧舞台上关于他的故事,一直在上演。
他和历史上那些奸臣蔡京、秦桧、和珅等等,构成了中国历史上一脉相承的奸臣。是被历史钉死在“奸臣”这个标签上的,谁也不可能为他翻案。
剧中的嘉靖是一个聪明无比的主子,特别特别擅长权谋,是办公室政治的宗师级人物,以他的聪明劲,怎么会不知道自己下面有个奸臣?
皇帝是故意的。
因为皇帝有些事情不能亲自出面办,只能让手下去办的事情。
皇帝不方便出面的事,简单来说,就是搞钱。
大家会有疑惑,天下都是皇帝的,他还缺钱?
国家是公器,皇帝属于现代概念中的董事长,钱属于公司,因此董事长也不能随意使用公司的钱,那毕竟不是董事长私人的财产。
因此皇帝迫切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大臣,既愿意背锅,又能帮皇帝搞钱的人。甚至他可以组织一帮人,一起做脏活。
严嵩就是这样的人,他确实不是靠拍马屁,写青词当了二十年首辅,而是帮皇帝捞钱,解决难题,才稳坐首辅之位。
对老板忠心
忠诚是通向荣誉之路。—左拉
想必大明的万寿帝君,也是懂这个道理的。
忠心是皇帝使用大臣的第一条原则,如果三心二意,这样的人再有能力也是要不得的。
严嵩的老乡夏言,本人有能力,很清廉,官声很好。
随着担任首辅的时间长了,他瞧不上帮皇帝写青词,对皇帝还有些疏远。
在嘉靖看来,这个人要不得了,对我居然不再忠心耿耿了。
嘉靖皇帝个人疑心很重,再严嵩的挑唆下,夏言最终落得一个公开问斩的悲惨结局。
严嵩前半生读书中举很顺利,但官场发展却并不顺。
他体会到当中的艰辛,也明白只有对皇帝忠心,为他做事,并且是有悖于当时文官集团利益的,皇帝才会重用他。
成为礼部尚书严嵩,为嘉靖从没有做过皇帝的父亲,撰写文章,将他的牌位移入太庙。
这样一件事深得嘉靖的心,之后严嵩平步青云。
严嵩对嘉靖忠心,并且愿意做任何事,比如背骂名,捞钱,都是他主动去做的。
有了忠心的首辅,万寿帝君就可以安心去修道,躲在幕后控制朝堂。
专业能力突出
嘉靖给严嵩的重要任务就是背锅、搞钱,当然搞钱是第一位的,为什么大明这么缺钱?
大明的财政一直老大难问题,只收农业税,收一点点商业税,皇族、官绅免税,整个国家的财政给限制住了。
《中国财政史·明代卷》记载明朝皇室每年固定支出,大概需要400万两白银。
到了大明中期,国家出现疲萎之象,钱越来越难收上来。
嘉靖皇帝修道,是一个爱大兴土木的皇帝,内帑的钱不够,又舍不得,就专心挖国家的墙角。
于是他专心养肥一个严党,催促他们帮自己搞钱。
老百姓交给大明衙门的钱,原来是让官府正常运作用的,被嘉靖给想办法私吞了。
《大明王朝1566》中,严党搞的改稻为桑,原本是要给嘉靖搞钱的,没有想到严党搞出人祸,最后浙江基本盘都崩了。
改稻为桑牵扯出各种矛盾,最主要是党争,影响国家的基本盘。
这个办法弄不来钱,严嵩提出让鄢懋卿南下巡盐。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叫鄢懋卿按着各级官员的头,叫他们把银子吐出来。
用严党的人压下面人,将银子吐出来。
剧中嘉靖问吕芳,盐税的情况,吕公公说,明太祖成祖时,两淮盐税每年有1000多万两,到嘉靖时去年只收100多万两,还是严阁老的人行啊,一下子收上来330万两。
这种事,只有严党办得到,清流是没有这种号召力的,所以嘉靖就只能养着能搞钱的严嵩。
搞钱严党是专业的,不是万不得已嘉靖是舍不得换掉他们的。
识人用人
严嵩对儿子严世蕃曾经说过,这二十年你爹不只是杀人关人罢人,也在用人!国库要靠我用的人去攒银子,边关要靠我用的人去打仗,跟皇上过不去的人要靠我用的人去对付!这就是我要对你说的话,用对了人才是干大事第一要义。
这一段话,将严嵩二十年不倒的原因说了出来,严嵩用一党的人才作为依靠,与皇帝角力。
胡宗宪是严嵩的弟子,他是东南一柱,海上抗倭靠他。
那些捞银子的活,严世蕃和他的核心三人组一直在干,保证嘉靖修宫殿,攒私房钱。
但是严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干了不少出格的事情,嘉靖睁只眼闭只眼。
他们一直在兢兢业业为嘉靖搞钱,顺带为自己搞钱,有时候搞钱搞太狠出乱子了,就把场面搞乱,拉嘉靖下水救自己。
严党这个组织,发展到后面已经控制不住了,他们连嘉靖的钱都敢搞。
严嵩年纪大了将用人权交给儿子严世蕃,严党下面官员,他们就更加控制不住,改稻为桑搞不成,还被清流抓住把柄。
严嵩并不慌,他知道徐阶还没有本事控制全局,皇帝还不会直接倒严。
严嵩依靠忠心,专业能力强,手中控制着强有力的人才,为嘉靖搞钱,守卫边疆,去除掉不听话的人,正是有这些本事,嘉靖才会用他二十年。
严嵩不是一个靠写青词就能混二十年的首辅,他有着清醒的头脑和大局观,遵循奸臣守则,为皇帝好好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