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中,有一幅名为《开国大典》的巨幅油画,很多游客在参观国博时,都会在这幅画作前驻足观看。
这幅极具历史画面感的油画,记录了举行开国大典时的一个永恒瞬间。画作生动的勾勒出了伟人们的音容笑貌,其中有一位身穿长衫、须髯花白的老者非常惹人注目。
当时,老者已经77岁高龄了,从站位上来看他被安排在了第一排,和朱老总、刘少奇、宋庆龄等人一起站在毛泽东的身后,可见他在党和人民的心目中,一定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就是全心全意拥护我党的民主革命家,时刻将人民放在心上的大教育家张澜。在他83岁的人生历程中,始终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张澜的一生充满了令人敬畏的传奇色彩,幼年时在父亲张文倬的谆谆教导下,将读书救国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22岁时考取秀才功名。
值得一提的是,张澜及其父亲和两位兄长都是晚清秀才,在当地素有“农家五父子,一门四秀才”的美誉。
1903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张澜获得了去日本留学的机会,期间在东京弘文书院主修师范科。只可惜一年后便因大谈特谈让慈禧还政于光绪帝,被清廷驻日公使遣送回国。
失去留学机会之后的张澜,回到老家四川南充担任官立中学堂教师,他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启发民智,通过教育手段拯救国家和民族。
辛亥革命爆发之前,张澜一直深耕于教育界,还曾担任过四川咨议局的议员。他的教育思想也在与时俱进,认为只有积极推行新式教育,才能实现救亡图存的理想。
在此期间,国家仍然处于内忧外患之际,而且清廷在丧权辱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911年5月,清廷将粤汉、川汉铁路的筑路权,出卖给了英、法、德、美四国。
时任川汉铁路股东会副会长的张澜,为了反对清廷的卖国行为,组织并领导了著名的保路运动,获得了大批铁路工人和当地农民的支持。
5个月后,爆发了轰动国内外的武昌起义,张澜的保路运动堪称该起义的导火索,为此也获得了孙中山的高度赞扬。
此后,张澜以教育家的身份步入政坛,并于1917年当选为民国时期的四川省长。期间,他从未忘记兴办教育,还资助了一大批川籍勤工俭学留学生。
张澜资助的留学生中,后来有很多人纷纷加入我党并成为了骨干力量。此后,他对国民政府阻碍新思想和学术研究的行为大为不满,辞职后回到家乡继续从事教育工作。
张澜一边专注于教育事业,一边时刻关注社会上的一些重要变化。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他积极参与到抗日民主运动之中。
69岁时的张澜创建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也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民盟。建国之初,他以77岁高龄当选为副主席,按照我国的行政级别划分属于副国级干部。
张澜的精神对后辈的影响十分深刻,他的孙女张梅颖女士曾官至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也是一位副国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