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迅速出兵东北和朝鲜北部,并俘获了50多万日本战俘。50万人就是半个县城的人口,一下子出现这么多战俘,怎么安置成了最大的问题。
根据波茨坦公告,参照美英做法,苏联应该有秩序地遣返日本战俘。苏联原本有这样的打算,然而仅仅过了7天,苏联的态度就来个大转弯:全部拉到西伯利亚、远东、哈萨克等地区,进行劳动改造。
1945年,第一批大约有5000名关东军战俘乘坐苏军“闷罐”火车到达坦波夫州坦波夫市。经过长途跋涉后,日本战俘刚一下车,当地民众就扑了上去,抢夺战俘尤其是高级军官随身携带的棉袄棉裤、照相机、调料等物品。战后的苏联还是比较贫穷的,民众的哄抢是可以理解的。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战俘被运往苏联各地。有资料显示,前后累计有52万日本战俘从满洲地区拉到了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
当时负责战俘管理工作的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战俘和拘押人员事务管理总局(以下称“管理局”)。根据指示精神,管理局在苏联建立49-71个战俘营。当然,也有说法称,苏联共建立了267个战俘营,下设2000多个战俘管理所。披露资料说法不一,总之战俘营的数量非常多。
这些战俘营大都是临时修建的,应对严寒天气显然准备不足。日本战俘达到目的地后,躲在半地下式的窝棚和简易帐篷里过冬,导致了大批的战俘被冻死或饿死。
住得不好,吃得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一方面,乌克兰作为苏联的粮食主产区,在战争期间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另一方面,二战期间,苏联损失大量的劳动力,制约了战后粮食的恢复。战争刚结束时,苏联几千万人无家可归,粮食产量下降到战前的41%。
苏联人况且吃不饱,更何况战俘呢?苏联中为战俘提供面包、米饭、植物油、汤、糖、茶等食品,能够满足日本战俘基本热量需求。有时候也会准备米饭、鱼类和酱汤等符合日本民族口味的饮食。
尽管在饮食上,苏联有所考虑,但限于总体环境,各战俘营普遍面临粮食供给短缺问题。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由于住房和饮食的原因,再加上药品匮乏,在1945年-1946年冬,大约有55000多名日本战俘死掉了。
相比战俘的遭遇,很多人更关心苏联为什么突然转变态度,将战俘押往国内?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是战后苏联缺少劳动力。苏联在二战期间损失了70%约2700万的人口,在这种背景下,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成了当务之急。所以,从1945年开始,苏联就开始大规模地使用战俘劳动。
二是与美国争夺日本的势力范围,美国在战后日本问题的处理上,将苏联排除在外,苏联也要表示大国姿态,只好将受降的关东军拉到苏联从事强制性劳动。
三是担心日本在投降之后,会重新成为苏联的敌人。毕竟,战后美国单方面想要控制日本,作为大国的苏联,为了远东安全考虑,自然不会轻易地遣返日本战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