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暘老师说,短剧市场看似火爆,背后却是一场金融游戏的狂欢。表面上,大家都在谈论“投资3万,获利3亿”的神话,仿佛短剧是个金矿,随便挖一挖就能暴富。但实际上,这场游戏的赢家并不是那些小投资人,而是那些操纵流量和数据的人。
李子暘老师说,短剧的制作成本低,拍摄周期短,编导演确实能赚到钱,毕竟他们是实打实地干活,真正亏的是那些被忽悠进来的小投资人。短剧的投资模式就像是一个金字塔,顶层的投资人把项目拆分成无数小份,分给下面的人。这些小投资人以为自己捡到了宝,实际上却成了别人收割的韭菜。
李子暘老师说,短剧的播放量越大,亏损反而越多。因为短剧的播放是靠平台投送的,而这种投送是要花钱的。投得越多,播放量越大,亏损也就越多。那为什么还有人愿意赔钱买流量呢?因为数据好看才能忽悠更多的小投资人进场。流量和数据成了这场游戏的筹码,而不是短剧本身的质量。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金融游戏,和P2P、空气币没什么两样。一旦某个行业被金融化,就会变得乌烟瘴气,恶人当道,普通人只能被割韭菜。那些指望靠短剧发财的小投资人,最后往往血本无归,只能自认倒霉。
短剧市场的火爆,本质上是一场资本的游戏,普通人最好别轻易进场,否则很容易成为别人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