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年轻人者,得天下流量。
媒体报道,在渌口区朱亭镇赶集市场,经常有外地游客组团赶集,购买新鲜土特产品,品尝地道农家美味,游览自然风光,玩得不亦乐乎。
这一幕,这个夏天,在湖南株洲的各个县区都在上演。
县域旅游的泼天富贵,这一次轮到株洲了吗?
只能说还在路上,就看株洲接得住否。
而其中最关键的破局点,就是如何打动年轻人躁动的社交情绪,让株洲文旅资源成为又一个“社交货币”。
在很多人看来,网红城市往往一时绚烂。
例如上半年热辣滚烫的天水。
在麻辣烫出圈后,一百天内逐步归于沉寂。
真如此吗?
表面上看,没错。
但请注意8月初新闻:甘肃省博物馆受此前爆火的天水麻辣烫启发,模拟丸子、蟹排、年糕、香菇等菜品,推出了“甘肃麻辣烫”玩偶。
这些玩偶属于“甘肃(不)土特产”系列IP文创,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近一周馆旗舰店成交大涨343%,一周断货5次。
有网友表示:“我去甘肃旅游的计划要提上日程了。”
如果留心文创的人或许会想起“丑东西”三字。
就在2年前,还是这个博物馆,推出了铜奔马玩偶,凭借“丑萌”造型出圈。
这一次,还是靠丑破圈,把天水麻辣烫的热度顺利承接过来,甘肃做对了什么?
答案或许是:
用年轻人思维,和年轻人搭讪。
在遍地都是文创、特产和网红招牌的全国文旅大市场中,用独特的“社交货币”,引爆热搜,激发年轻人奔赴的欲望。
先思考一个问题:既然特产哪里都有,凭什么非你不可?
甘肃省博选择放下身段,变成餐饮店,游客们认真挑选各色“食材”,递给工作人员“下锅”。
在双方的随地大小演中,顾客领取号码牌,挑选微辣中辣特辣,最后把“麻辣烫”打包带走。
这一幕,才算沉浸式体验,从文旅讲解或商品推销,变成了一种生活雅趣。
类似这样和年轻人“闹”成一片的打法,在文旅消费中,越来越常见。
君不见,洛阳龙门石窟弄出了神都奇案实景AR剧本游。
年轻人玩“跑窟”(跑酷),还能顺便剧本杀。
就连快餐店门口的肯德基上校,也穿上了大红袍来迎客,
毕竟炸鸡口味,确实改不了……
株洲旅游,要红也要如此,还要更年轻!
而不是吃个烧烤、搞个露营,亦或树下摘桃、卖点文创。
毕竟,这些哪都能搞,必须整点开先河、开心滴、好玩的、脑洞大开的。
然后,快速迭代、让人惊喜连连,方能诱人、持续诱人、和年轻人闹出新意和效益!
刊载于《株洲日报》2024年8月8日“天台时评”专栏,刊载时有删节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