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突袭”!美团,反击

侃见财经 2025-02-17 09:33:34

京东深入美团“腹地”。

“京东黑板报”发布消息称,2月11日,京东外卖正式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据悉,这是京东官方层面首次披露“外卖”业务进展。

本地生活的“红海时代”,京东选择从外卖这个方向突围,胜算有多大?

侃见财经认为,依托于达达,京东的“突围”并不突兀,但效果有限。

为了在“红海”的外卖市场分一杯羹,京东首先并不盲目,而是从“品质堂食餐饮商家”入手,这些品质堂食餐饮商家则必须拥有实体店。

另外,京东对于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此外,已签约商家佣金从2月11日0点起,也按照全年免佣的政策调整。

对于商品配送费如何确定?

一位接近京东人士告诉相关媒体,配送服务费由配送距离、订单价格、时段、天气等因素综合决定。

侃见财经注意到,京东外卖业务,“0佣金”非普遍情况,配送费仍正常收取,与美团、饿了么逻辑一致。

对于京东的“入局”,并不意外,但是能否撼动美团的外卖,我们认为并不乐观。过去十年时间,阿里、百度、滴滴、顺丰、快手以及抖音,都曾在外卖领域挑战过美团,先美团一步的饿了么都未能撼动美团的地位,拥有着巨大流量入口的抖音,目前也尚未成功,足见美团在外卖江湖的地位之稳固。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美团和饿了么合计占据了外卖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这种“双寡头”格局之下,京东能否破局,则要看商家是否能够接到更多来自京东的单,这才是决胜的关键。

目前,京东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的“0佣金”策略可能会促使其他平台调整费率策略,降低商家的负担,而品质化的路线,则有可能推动食品行业安全标准的提升。

侃见财经认为,外卖是即时零售的流量入口,京东此次的“突袭”,大概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大概率是想通过外卖业务进一步深入即时零售领域,拓展自身物流业务的场景和盈利空间。毕竟随着电商的流量红利的见顶,电商三巨头之中,京东的劣势更为明显。

京东的“无奈”

美团CEO王兴曾经说过,在这个高速变化的行业,要永远期待那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京东入局外卖业务,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是意料之中。因为,京东亟需新业务,来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早在去年四月,京东再度宣布将投入十亿现金和十亿流量作为奖励,吸引更多原创作者和优质内容机构入驻。

一则,京东想通过优质内容丰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二则,京东想通过内容驱动给商家业绩增长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根据2024《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71.2%的受访用户因为看短视频和直播进行网上购物,超40%的互联网用户认为短视频和直播是他们的主要消费渠道。

由此可见,短视频与直播正在全面重塑人们的购物生活。而京东通过大规模补贴内容,我们看到了其积极变化的一面,但也清晰地感受到了京东的流量“焦虑”。

为了缓解焦虑,京东选择外卖赛道无可厚非,毕竟虽然外卖市场是一片红海,但好在空间足够巨大,足以容纳更多的玩家。

另外,从京东的财报当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京东“突围”的急迫。

根据此前京东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2604亿元,同比上升5.1%;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47.8%,净利润率4.5%;经营利润为120亿元,同比增加29.5%。

从整体来看,京东的财报数据虽然并无惊喜,但也不算太差。而且利润有所回暖,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拆开来看,问题则一目了然。

零售方面,京东零售营收2249.86亿元,同比增长6.1%,利润率同比提升5.2%,而这主要得益于“送、装、拆、清”一体化服务和“以旧换新”等措施。具体到“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品类,其营收为1225.6亿元,同比上涨仅为2.7%,也就是说,京东的核心板块业绩几乎陷入“停滞”。

这也是京东着急杀入外卖市场的本质原因。

侃见财经认为,在上一轮“低价策略”电商三国杀中,拼多多凭借“仅退款”以及低价策略,大获全胜,其市值还曾短暂超越阿里巴巴成为电商行业的龙头老大。而阿里则在本轮的AI浪潮当中,找到了新的方向,为阿里提供了下一个时代的突围之路,只有京东还在电商的红海里挣扎。

从这个维度而言,京东的“突围”,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美团“保卫战”

不给自己设限,是王兴的性格。

因此,作为“后起之秀”,美团从团购,到外卖、电影票、酒店旅游、到店综合,再到出行、零售,很长一段时间美团都在“无边界”扩张。直至在社区团购的竞争当中,美团的无边界扩张给自己筑上了篱笆,在铺天盖地的批评声中,王兴逐渐意识到了扩张也需要“边界”。

当补贴、烧钱、抢市场的互联网模式失效后,美团从进攻转向了防守。

标志性事件就是,2022年抖音与饿了么宣布达成合作。

当时双方表示,将携手探索本地生活服务的新场景升级,通过优质的内容、丰富的商品和高效的物流配送,深度连接商家与消费者,在视频化时代带来“即看、即点、即达”的本地生活新体验。

有知情人士表示,“张一鸣这是要放开手脚,跟王兴对着干了。”

这件事标志着美团由进攻转向防守,也是美团新业务“大撤退”的开端。不过,从近几年的表现来看,尽管美团“强敌环伺”,但外卖业务仍不可撼动。

不仅如此,在巨大的危机意识下,2024年美团在“本地生活”市场的反击战,还阶段性地取得了成功。一方面,美团通过直播、短视频让自己像“对手”一样拥有内容化能力;另一方面,美团在下沉市场推出大量性价比产品,把战火烧到敌人“腹地”。

根据美团2024年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美团实现营收936亿元,同比增长22.4%;经调整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124%。

分业务来看,美团核心本地商业营收达694亿元,同比增长20.2%,经营溢利同比增长44.4%至146亿元,平台即时配送订单量达71亿笔,同比增长14.5%。三季度,美团年交易用户数、年活跃商户数、年交易用户的年均消费频次均持续增长,并突破历史新高。

由此可见,美团已经扛住了一波抖音的攻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抖音已经偃旗息鼓,在本地生活市场,抖音在酒旅业务投入正在持续加大,并于2024年下半年推出了酒旅激励相关计划;在到店业务上,抖音的攻势则更加凌厉,双方的“持久战”短期内不会结束。

因此,对于京东的“偷袭”,美团也给予了坚决的“反击”。

2月11日深夜,美团公布“取消骑手超时扣款”新进展。美团称,去年12月起,美团开始在华东部分城市观测实验了“取消众包骑手超时扣款”,在此期间,当地众包骑手们的超时情况可免责。

美团还表示,目前已根据相关讨论结果,在内部进行规则改进,具体方案近期将陆续对外公布。

侃见财经认为,外卖市场虽然庞大,但美团地位短时间难以被撼动,抖音没有做到的事情,京东大概率也不会有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美团可以一直高枕无忧,面对高速变化的行业,美团也需要时刻警惕意料之外的事情。

0 阅读:60
侃见财经

侃见财经

看见不一样的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