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不愿做“老二”

侃见财经 2025-02-17 08:39:58

这句话经常被用来描述行业“老二”挣扎又无助的心境,如今这句话放到上汽集团的身上显得格外合适。

2024年是上汽集团时隔多年后再次沦为“老二”的第一年。

销量上,上汽集团被挤下了连续保持18年的国内汽车公司销量第一宝座,2024年上汽集团的全年累计批发销量401.3万辆,同期“新销冠”比亚迪的销量为427万辆,两者销量相差25.7万辆。

对于上汽集团而言,销量被比亚迪反超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毕竟这样的故事就曾在上汽集团身上发生过。2006年,上汽集团以122万辆的销量,一举反超一汽集团,首次成为中国最大汽车集团,随后上汽集团一直牢牢占据着国内汽车公司销量第一的宝座,而被上汽集团超越的一汽集团自此陷入了漫长的低谷期。

作为老牌大厂,上汽集团自然知道销量被反超意味着什么,所以在春节结束后没多久,其就传出了联手华为共同造车的重磅消息。

据媒体报道,华为与上汽的合作模式已确定将使用智选车模式,从上汽注册的商标来看,该品牌初步命名为“尚界”。“尚界”的首款车型将基于上汽旗下子品牌飞凡汽车的现有产品开发,主要集中在与华为电子电气架构和智能技术的融合上,新车预计将于2025年四季度推向市场。

此前,上汽集团的高管曾提到一个名为“灵魂论”的观点:“上汽很难接受由单一一家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样它就会成为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我们的灵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今,面对艰难的处境,上汽集团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联手华为共同造车。

上汽“困局”

如果从因果关系来看,销量被比亚迪反超只是结果的体现,导致销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上汽集团转型不力。

据统计,2024年上汽集团的总销量为401.3万辆,其中新能源车的终端销量为137万辆,同比增长了30%。

虽然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不低,但实际上新能源车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只有34.13%。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销量均突破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新能源新车销量占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率)达到40.9%,对比来看,上汽集团是落后大盘的。

从上面的数据中可知,目前上汽集团仍有超过60%的销量来自燃油车,但如今燃油车已如日落西山,市场份额也正在被新能源车快速蚕食中。

据统计,2024年国内乘用车销量达到2260.8万辆,同比增长3.1%,其中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为1155.8万辆,同比下滑17.4%,可以看到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明显下降。在这样的趋势下,销量高度依赖于燃油车的上汽集团,自然就难逃销量下滑并最终被比亚迪反超的结局了。

当然,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上汽集团的销量问题还跟合资品牌竞争力下滑有关。

作为合资造车的“排头兵”,上汽集团旗下拥有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大品牌,过去三大品牌在汽车市场广受欢迎。

然而,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三大品牌开始遭遇压力。2023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以及上汽通用五菱分别实现销量121.50万辆、100.10万辆、140.31万辆,合计销量为361.9万辆,而在2018年三大品牌的合计销量为610.67万辆,5年过去,三大品牌的销量却下滑了四成。

到了2024年,在比亚迪、吉利汽车等车企疯狂收割市场的情况下,上汽集团三大合资品牌的处境变得更加严峻。据官方披露的数据,2024年上汽大众的全年累计销量为120万辆,同比下滑2.6%;上汽通用的全年累计销量为43.5万辆,同比下滑56.54%;上汽通用五菱累计销售汽车134万辆,同比下降4.49%,可以看到,2024年上汽集团三大自主品牌的销量全部下滑,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鲜少出现。

总结来说,上汽集团的销量问题既有行业的因素,也有自身转型的原因。

从直接反映经营状况的业绩来看,上汽集团的处境令人担忧。据1月24日披露的业绩预告,其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15亿到19亿,和去年同期的141.1亿相比大幅下滑87%至90%;预计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亏损41亿至60亿,和去年同期的盈利100.45亿元相比由盈转亏。

拉长周期来看,这是近年来上汽集团交出过最差的一份,尤其是扣非净利润方面,据悉,上一次上汽集团出现扣非净利润亏损的情况还是在2008年。

能否“突围”?

面对越来越艰难的处境,上汽集团最终还是选择和华为合作。

据媒体报道,上汽集团将联手华为共同造车,两者的合作模式已确定将使用智选车模式,从上汽注册的商标来看,该品牌名初定“尚界”。

消息人士透露,“尚界”的首款车型将基于上汽旗下子品牌飞凡汽车的现有产品开发,外观改动不大,主要集中在与华为电子电气架构和智能技术的融合上,“车型售价会从17万元、18万元起,做到25万元左右”,新车预计将于2025年四季度推向市场。

对于上汽集团来说,跟华为联手造车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毕竟上汽高管提到的“灵魂论”还历历在目:“上汽很难接受由单一一家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样它就会成为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我们的灵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过,如果结合1月份的销量来看,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上汽集团会牵手华为。据上汽集团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2025年1月上汽集团整体销量达26.42万辆,同比增长7.86%。不过,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的销量均在下滑,仅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大幅增长120%。其中承载着上汽集团转型希望、被上汽集团命名为“一号工程”的智己汽车,2025年1月份的销量仅2800辆,同比大幅下滑44.01%。

新年伊始,特斯拉就率先打起了降价的第一枪,随后超10家车企跟随降价,而比亚迪更是祭出了“智驾平权”的大招,面对竞争接近白热化的汽车市场,上汽集团显然并没有太多的应对方法,如果再不找“外援”,随时都有可能再下一个台阶。

诚然,华为的实力确实很强,问界系列的成功,已经证明华为化腐朽为神奇的超能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破局。2024年鸿蒙智行取得了44.4万辆的成绩,但问界占了其中的85%,其余的“三界”仅占15%,可见“三界”的表现都较为一般,其中尤其是被誉为“一年磨三剑”的智界S7,全年销量也才刚破3万辆,表现不及预期。

此外,目前市场上跟华为联手的车企已经越来越多。据媒体报道,目前鸿蒙智行智驾的合作车型已覆盖20万—100万元全价格带,涉及11个品牌18款产品,当消费者在20万元级的长安深蓝和百万级的尊界车型上,都能体验到华为智驾的实力时,技术溢价的边际效应将逐步递减。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在巨大的销量压力下,上汽集团选择牵手华为无可厚非。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跟华为合作,华为的加持也只能助力,而不能完全改变。因此,上汽集团如果想要扭转局面,或许还需自身努力才行。

0 阅读:70
侃见财经

侃见财经

看见不一样的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