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杀了一个旷世奇才,提拔了一个文盲大将,延续蜀汉30年国运

云深不知鹿 2025-02-22 10:01:15

东汉那时候,世道乱得很,刘备呢,他是西汉时候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心里头觉得自己得干点大事。他瞅准了这乱世里的机会,就铁了心要拼一把,为了自己的抱负和前程好好搏一回。

然后,他二话不说就把卖草鞋的活儿给撂下了,一头扎进了那乱世的大浪里头。他扛起了复兴汉家江山的大旗子,眼瞅着就要跟那风风雨雨干上一仗。

想在乱世里头干出一番大事业,光有决心那可不成,还得有人跟你一块儿使劲儿,刘备就是靠着他那顶呱呱的嘴皮子,愣是把卖大枣的关羽和杀猪的张飞给说动了心,三个人一拍即合,商量着要一起干大事。

刘备领头,他们几个到处投奔不同的老大,但结果总是不尽人意,没能在这乱世里头找到个安稳的地儿。反而呢,他们仨成了谁都不待见的角色,走到哪儿都不受欢迎。

刘备琢磨了一阵子,觉得自个儿这儿缺点啥,那就是没个出主意的高手。他到处瞅瞅,走访了不少地方,最后眼光就盯上了那个司马徽老夸的卧龙诸葛亮。

诸葛亮心里有大抱负,他一直憋着劲儿,就等着哪天能大展身手。刘备连着三次上门拜访,这一下子就把他心里的那股子劲儿给勾出来了。他再也憋不住了,立马就给刘备描绘了一个前途光明的未来蓝图。

诸葛亮一来,刘备团队创业初期那几个关键大佬就算齐活了。得提一句,诸葛亮还没跟着刘备混的时候,曹操那边最牛的智囊郭嘉因为生病没了,所以外面都传“要是郭嘉还在,诸葛亮可能都不会出山”。

郭嘉一走,曹操那边可真是元气大伤,三方势力的天平也慢慢开始倾斜了。刘备呢,他自己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蜀汉,有了诸葛亮的帮忙,最后总算是争得了天下的一块地盘,跟其他两家三分了天下。

刘备的风光日子没过多长时间,他当上皇帝才两年,就因为去打东吴吃了大败仗,心里不痛快,最后就这么憋屈地走了。

刘备走了以后,蜀汉的军事和政治大权就都由诸葛亮来管了。诸葛亮掌权那会儿,可真是活出了自己的样子。他不仅处置了一个特别厉害的人才,而且还提拔了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大将军,就这样,硬是让蜀汉又多撑了30年。

【诸葛亮】

在咱们不少人心里头,诸葛亮那就是个大好人,一门心思扑在帮汉朝打天下这事儿上,啥都不顾,最后呢,硬是在战场上给累趴下了,没了。

说实话,光凭那种感觉并不能断定诸葛亮就是那种豁出命去干活,啥都不顾的无私大佬。咱们先把《三国演义》里头给咱们洗脑的那套放一边,讲讲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其实他和曹操差不了多少,俩人都是手握大权,说一不二的狠角色。

刘备走了之后,刘禅这个皇家的二代就坐上了蜀汉的头把交椅,但说实话,他手里能拍板的事儿真没多少。不论是朝廷大事还是带兵打仗,刘禅都插不上手,没啥发言权。

说白了,诸葛亮才是那些大权在握的人,特别是赵云牺牲以后,那些跟着刘备一起打拼过的老一辈,几乎都走了。新起来的那些文官武将,没有一个不听诸葛亮的。刘禅这家伙,就算脑子再不好使,哪怕是聪明绝顶,智商爆表,在诸葛亮面前也得老老实实的,不敢乱来。

但说实话,诸葛亮可比曹操机灵多了。曹操呢,他把大权独揽的心思都明摆着,一点不藏着掖着。反观诸葛亮,他总是悄悄地在刘禅背后出谋划策,搞些大动作。

对咱老百姓来说,能有个安稳日子过,有份工作能养家糊口,那就算是过得挺美了。

诸葛亮掌权刚开始那会儿,他确实干了不少让蜀国老百姓竖大拇指的好事儿。刘备为了打东吴,把国力都耗得差不多了,但诸葛亮很快就让国家缓了过来,恢复了活力。

在这种时候,诸葛亮心里那股子豪情又被点着了,他琢磨着得干点能让自己的名字传千古的大事。放眼一看,既能让他心愿达成,又能让他站在理儿上的,也就北伐这一条路了。

这么一来,诸葛亮就把北伐当成了自己后半辈子头等大事来干。但话说回来,魏国作为三国里头势力最大的,哪是诸葛亮说打败就能打败的?

在诸葛亮一回回往北打的那几次仗里,发生了好多让人没想到的小插曲。就说第一次北伐吧,马谡这家伙,竟然就在战场上丢了命,而且还是诸葛亮含着泪亲手给杀的。

【马谡】

马谡这人特别有能耐,特别爱聊打仗的策略,那时候好多人都说他是个了不起的天才。在刘备还在世的时候,诸葛亮就看上马谡了,觉得他是个人才,老想着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干。

诸葛亮对马谡那叫一个器重,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结果刘备快不行的时候,还专门拉着诸葛亮的手叮嘱,说啥也不能让马谡挑大梁。刘备的原话大意就是这样。

马谡那小子说话爱夸大,实际上能力没那么强,不能委以重任,你得好好看看清楚。

诸葛亮听完那事儿,压根儿没往心里去。说实话,他不觉得马谡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他心里头笃定,自己看人的眼光准没错。

后来诸葛亮带着大军去打孟获,马谡也跟着一块儿去,还给诸葛亮出了个主意。他说,诸葛亮你得又打又拉,要是抓到了孟获,千万别急着杀他,得把他放了。只有这样,南边的人才会真心服你。

照着马谡的点子,诸葛亮连着七次逮住孟获,最后让南中的老百姓都服了他,没人再想造反。这样一来,诸葛亮就更不把刘备死前交代的话当回事了。

后来,诸葛亮带着大军开始第一次往北打的时候,挑来挑去,他愣是不听别人的意见,非得把打头阵的任务交给那个没啥经验的马谡。

结果,马谡没对得起诸葛亮的信任,把北伐最关键的地方街亭给弄丢了,结果第一次北伐就彻底泡汤了。

马谡在街亭那边搞砸了,诸葛亮没辙,得给大伙儿一个说法,最后只能咬着牙,含泪把马谡给处决了。

【王平】

第一次北伐打输了,诸葛亮心里头那个憋屈啊,杀了马谡之后,他心里头更是乱得慌。可说来也怪,就在这一片混乱中,有个新冒出来的将领却让诸葛亮给盯上了。

这家伙叫王平,以前就是个默默无闻的大老粗。小时候家里穷,爸妈没办法,只能把他送到外公那儿养。所以,他基本没咋上过学,字儿是一个不会写,认识的字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超不过十个。

后来王平长大些了,就跑到洛阳去找曹操。但曹操根本没看上他,说白了,曹操这人心里头还是很在意学历那一套的。

曹操去打汉中的时候,王平听说刘备特别会用人,心里就动了念头,想着去蜀汉那边可能有更好的机会。于是,他就投了蜀汉这边。刘备一看王平这人还行,就让他做了蜀汉的牙门将。

王平这人吧,当个好将军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得经过好多坎坷才行。在蜀汉那会儿,他也没能一下子就冒尖儿,而是等了挺长时间,一直到诸葛亮头一回北伐,大家伙儿才看到他军事上的真本事。

马谡去守街亭那会儿,王平好几次跟马谡说,咱别在山上扎营啊,可马谡愣是不听。结果呢,马谡那边被打得落花流水。但王平这家伙,胆子大得很,他带着一千多号人,就敲锣打鼓地壮声势,居然把张郃给吓跑了。之后,他还把那些被打散的士兵都给找回来,带着他们安全地撤了回去。

事情闹大了以后,马谡他们几个就被处斩了,王平呢,反而升了官,成了参将。等诸葛亮再次北伐的时候,张郃气不过,带着好几万人去攻打王平。可王平这家伙,就是死守着不出来,张郃一点辙都没有,完全拿他没办法。

诸葛亮走了以后,王平因为摆平了魏延搞出来的蜀汉内部那一摊子乱事,就被提拔做了后典军安汉将军。

说白了,要不是王平在,蜀汉在那场内乱里可能就玩完了,后面那三十年也就不存在了。

王平后来的人生那可是相当精彩,他打仗立了好多大功,一辈子都在保护蜀汉,人们都叫他平安三侯里的一个。

公元248年的时候,王平离开了人世,他儿子就接了他的班,继承了爵位。但那时候的蜀汉,已经是走下坡路了,没剩下多少好日子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嘿,大家注意了啊,我这儿有点儿事儿得说说。就是那些图片啊,都是从网上找的。要是哪个图片不小心用到了你的,你跟我说一声,我立马就给删了,绝不含糊。咱们都讲究个互相尊重,是不?所以啊,要是看到有啥图片让你觉得不对劲儿了,赶紧告诉我,我肯定给你处理好。就这么简单,大家互相理解一下,啥事儿都没有。

0 阅读:0
云深不知鹿

云深不知鹿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