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源不过是李克用的养子,却在59岁“高龄”登上后唐皇位,其实纯属意外。
867年,李嗣源出生在沙陀一个没有姓氏的普通居民家中,名字叫做邈佶烈,因其善骑射,为人又十分谨慎,所以受到了李克用的父亲沙陀族首领李国昌的赏识,成为了李国昌的亲兵。
因为与李克用父子关系好,所以李嗣源在李国昌去世后,就被李克用收为养子,实际上他只比李克用小11岁而已。
我们都知道,李克用的养子很多,仅有记载的就有九个,李嗣源是最出色的人之一,也是年纪最大的一个,而且他救过李克用的命,跟李克用的关系十分亲密。
跟李克用的几个亲儿子相比,李嗣源则要年长更多,比如长子李存勖,就比李嗣源小18岁。
因此,李嗣源的地位其实很特殊,他是李克用所有孩子当中,绝对的大哥级人物。
梁晋之争的时候,李嗣源跟随李克用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战功,他与李存勖的合作也算愉快,两人多次并肩作战,关系十分亲密。
但是,等到李存勖继位后,却对李嗣源逐渐产生猜忌之心。
事实上,李嗣源对待李存勖,就像对待李克用一样忠心且恭敬,打仗的时候十分拼命,还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后唐群臣当中,是少有的辅佐过三位君王的功勋人物。
尤其是,在消灭后梁的战争中,李嗣源的功劳最大,是率先进入后梁都城的将领。
因为这一缘故,李存勖在923年称帝建立后唐之后,对李嗣源的封赏很丰厚,李嗣源也由此成为军中大佬,在朝中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李存勖对于李嗣源这位大哥,原本是很尊敬和倚重的,但在奸小之人的蛊惑下,他逐渐开产生厌政情绪,整日沉迷酒色,与宦官、伶人为伍。
时间长了,李存勖对朝堂的掌控力下降了,他的猜忌心也由此产生,总担心“奸臣要害朕”,于是无故杀掉了许多大臣,比如郭崇韬、朱友谦等功臣。
对于李嗣源,李存勖的猜忌心则更强,这跟李嗣源的特殊身份以及权势过大有关,他总担心李嗣源会篡夺自己的皇位。
为了防备李嗣源,李存勖派了一个叫做朱守殷的人去监视李嗣源,朱守殷是个好人,知道李嗣源是忠心的,于是对李嗣源说,你已经到了“德业振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的地步了,应该早做打算。
但是,李嗣源并未放在心上,他坚持认为只要自己是忠心的,李存勖没理由杀他。
然而,事情的发展有些超乎李嗣源的预料,一些奸臣为了巴结李存勖,便投其所好,不断对他进行人身攻击,李存勖几次要杀他,都被枢密使李绍宏救下。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926年,由于李存勖的残暴统治引起了群臣的不满,引发了了邺都兵变,邺都留守赵在礼率部发起叛乱。
李存勖派遣了几员大将前去平乱,到都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他只得启用李嗣源,李嗣源便率军抵达邺都,准备择日发起进攻。
就在李嗣源制定作战方案的时候,他手下的将士竟然集体哗变,强行将他推上皇位!
原来,李存勖自继位之后,对军队实施了改革,士兵的待遇减少,但军法却更加严厉,让当初跟他出生入死的将士寒心。
反观李嗣源,他在军中威望很高,平时又体贴下属,为人也比较正派,治军理政的能力也相当不错,所以将士们都认为他比李存勖更适合当皇帝,于是强行将其推上皇位。
对于这一变故,李嗣源根本没有做好思想准备,还没等他缓过神来,赵在礼就派人来接他入城,表示也拥戴他为帝。
说是接,其实就是挟持,李嗣源当然不干了,于是趁机逃走,并派人联系之前败给赵在礼的大将元行钦,请元行钦出兵平乱。
元行钦向来嫉妒李嗣源,又得知李嗣源被将士们拥立为帝之事,于是上书李存勖,诬告李嗣源参与叛乱。
当时,李嗣源身边只有不到一百人,不敢去平乱,也不敢贸然入京请罪,于是几次写奏折派人送给李存勖,为自己申辩,但都被元行钦拦截。
李存勖其实也不相信李嗣源会造反,于是派李嗣源的大儿子李从璟前去安抚,但也被元行钦拦截并扣留。
李嗣源见李存勖迟迟不答复自己,内心感到十分畏惧,便误认为李存勖必杀自己。
后来,在女婿石敬瑭的建议下,李嗣源派人召集旧部,攻下了汴州,以谋求自保。
这个时候,李嗣源依然没打算当皇帝,他只是想保护自己而已。
然而,李嗣源攻下汴州后,消息很快就传开,那些曾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将士纷纷来投,比如齐州防御使王晏球、贝州刺史房知温、北京右厢马军都指挥使安审通、平卢节度使符习,等等,都表示要拥他为帝。
几乎在一夜之间,李嗣源就有了好几万精兵强将,这让他有些骑虎难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李存勖得知此事后,便打算御驾亲征,于是四处调兵遣将,准备一举消灭李嗣源。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著名的兴教门之变,李存勖竟然被马直指挥使郭从谦杀死,后唐皇位因此空缺。
李存勖死后,后唐宗室成员,如通王李存确、雅王李存纪等人,都因为惧怕而逃走,一时间竟然没人出面主持局面。
于是,一些大臣就写信给李嗣源,让李嗣源入京,李嗣源为了国家着想,便率军进入洛阳,他派兵镇压叛乱者,然后安抚百官,让众人各司其职,还说自己安葬李存勖之后,就会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养老。
当时,李嗣源已经59岁,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哪里还有什么当皇帝的野心,所以他是说回封地养老,是真心实意的。
然而,李嗣源越不想当皇帝,群臣越觉得他最合适,几次上表劝进,都被他拒绝,群臣便退而就其次,让他暂时以监国的名义处理朝政,他这才勉强同意。
当时,李嗣源有个手下叫做安重诲,对他忠心耿耿,安重诲为了促使他登上皇位,竟然暗中派人残杀后唐宗室,尤其是李存勖的几个儿子,在一夜之间都无故消失了,这就导致李嗣源成为最合适当皇帝的人。
再加上,李存勖生前派去征蜀的军队,刚好在那个时候返回,也表示要拥戴李嗣源继位,李嗣源权衡各方面意愿,知道自己不当皇帝,天下大乱就在眼前,于是于926年4月称帝,成为了后唐第二位皇帝,史称唐明宗。
李嗣源不是李克用的血脉,能当上后唐皇帝,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辛劳换来的,也是他的能力得到大家认可的体现。
由于李嗣源称帝的时候年纪太大,所以他一登上皇位,就不得不开始考虑继承人问题。
李嗣源有6个儿子,他最欣赏的是大儿子李从璟,因为李从璟是嫡长子,且文韬武略,品行也很端正。
只可惜,李从璟的命不好,他在李嗣源称帝的时候就被元行钦斩杀于军中。
李嗣源的四儿子李从璨生性顽劣,风流成性,品行卑劣,有一次喝醉酒之后擅自坐上龙椅,结果被他赐死。
李嗣源的小儿子李从益则年纪太小,且母亲身份比较卑微,所以也被排除。
就这样,李嗣源有能力竞争皇位的儿子只剩下三个了,分别是养子李从珂,以及亲儿子李从荣和李从厚了。
先说李从荣,他作为李嗣源实际意义上的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可能性似乎更大。
李从荣长得清秀俊美,为人好儒学,颇有学士风范,李嗣源继位之后,封他为秦王,并任命他为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掌握着京城政务,又手握兵权。
种种迹象表明,李从荣就是李嗣源心仪的储君人选,太仆少卿何泽便上书请立李从荣为太子,但李嗣源却说“群臣欲立太子,吾当养老于河东”,言外之意是他认为自己还没老,还没到立太子的时候。
因为这一缘故,大臣们都不敢再提立太子之事,李嗣源为了安抚李从荣,便任命其天下兵马大元帅,兼任中书令、尚书令,地位与宰相等同。
李从荣未能成为太子,感到十分失望,认为李嗣源心仪的人是同母弟宋王李从厚,因为李从厚比他更贤能。
实际上,在李嗣源心中,李从荣为人虚伪,表面上看像个文弱书生,其实生性残暴擅杀,与诸臣不和,他认为这样的人不适合当皇帝。
再说李从厚,他是个十分谦逊的人,在朝野威望很高,尽管遭到了哥哥李从荣的猜忌,但他始终对李从荣恭敬、顺从,因此兄弟之间没有产生嫌隙。
对于李从厚,李嗣源虽然喜欢,但认为他稍显柔弱,也不是很满意。
让人意外的是,从一开始就让李嗣源感到满意的,其实是他的养子李从珂。
李从珂不是沙陀人,而是汉人,本姓王,出身在一个贫寒家庭,后来他全家被李嗣源俘虏,他的母亲魏氏还被李嗣源纳为妾,很受李嗣源宠爱,李嗣源便将他收为养子。
李从珂长大后高大威猛,相貌雄伟,虽然为人沉默寡言、谨慎持重,但勇猛刚毅,富有智谋,跟随李嗣源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李嗣源很喜欢他。
李嗣源继位后,认为几个亲儿子都不合心意,便对李从珂寄予厚望,希望李从珂能继承皇位。
李嗣源的这个想法,只有枢密使安重诲等极少数人知道,安重诲是他的心腹重臣,也是他登上皇位的关键人物之一,但安重诲却对李从珂很不认可。
安重诲为官几十年,具有很强的洞察力,也有防范于未然的远见,他很了解李从珂,认为李从珂只是养子,表面上对李嗣源忠心耿耿,实际上是个手握重兵的野心家,日后必为国家隐患。
因为这一缘故,安重诲利用手中权力,明里暗里对李从珂进行打压,还多次在李嗣源面前说李从珂的坏话,却导致了李嗣源和李从珂的不满。
要说安重诲这个人,还真是忠心,为了后唐江山考虑,他竟然擅自做主,准备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剥夺李从珂的军权。
李从珂对此感到愤怒,于是怂恿手下将领杨彦温发起反叛。
李嗣源得知后,认为此事与李从珂无关,便准备对杨彦温实施诱降,而安重诲则坚持说这件事是李从珂在背后操控的,应该出兵镇压杨彦温,同时将李从珂杀掉。
因为这件事,安重诲与李嗣源爆发了激烈的矛盾,两人大吵了一架,由此产生了嫌疑。
后来,杨彦温被斩杀,李嗣源冷静之后也意识到,这件事跟李从珂或多或少有关系,安重诲或许是对的,于是对李从珂也不那么信任了。
就这样,李嗣源的三个儿子,都被他认为不适合当皇帝,他陷入到深深的焦虑当中,储君之位也一直空缺着。
这一拖就是好几年,李嗣源的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不好,立储君之事迫在眉睫。
前文提到,李嗣源称帝之前,后唐宗室成员逃的逃,被杀的被杀,这就造成一个结果,军权大多掌握在外姓人手中,如果他在去世前无法找到合适的继承人,那结果将是天下大乱,后唐颠覆就在眼前。
因此,立储君之事关乎到国家存亡,事情很紧迫,但又需要谨慎,但越是这样,李嗣源就越下不了决心。
时间来到933年,66岁的李嗣源病重了,李从荣得知消息后,便入宫打探消息,他见父亲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误以为父亲已经去世,于是出宫后就与亲信密谋造反。
由于李从荣势单力薄,所以只有少数人之支持他造反,他的心腹枢密使冯赟、朱弘昭更是坚决反对,他却不听,还说第二天就要入宫夺取皇位。
冯赟、朱弘昭表面上表示顺从,但很快就入宫告发了李从荣,李嗣源下令关闭城门,同时调集军队守卫皇宫。
第二天天还没亮,李从荣便带着几百人来到宫外,他很有信心能夺取皇位,因为他早就在皇宫中安插了内应,这个人便是侍卫指挥使康义诚。
殊不知,康义诚早就被控制住了,李从荣在宫外等了很久,宫门都没有打开,最后却等来一支平叛大军。
李从荣预感不妙,于是赶紧撤回王府,但平叛大军很快就冲入王府,将他斩杀。
因为这件事,李嗣源受到了惊吓,病情再次加重,他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必须做出抉择了。
那么,究竟是李从厚,还是李从珂呢?
李嗣源最终选择了李从厚,尽管他不喜欢这个孩子,但其本性不坏,而李从珂毕竟是养子,如果李从珂当了皇帝,自己的儿孙们还能存活吗?
于是,李嗣源派人奔赴邺都,将李从厚召回,还没等到李从厚抵达洛阳,他就因病去世了。
李嗣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选定李从厚当继承人,他以为这样就挽救了后唐,实际上并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李嗣源选择储君的时间太晚,可以说是生命最后关头才做的决定,他并没有时间为李从厚铺平道路!
也就是说,李从厚当皇帝没问题,但能否坐稳皇位,李嗣源却无法保证。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李从珂的存在,李嗣源生前太过信任李从珂,不听安重诲的劝谏,非但没有杀掉李从珂,还让李从珂当了凤翔节度使,这就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李嗣源去世后,李从珂得知李从厚当了皇帝,虽然心有不甘,但考虑到李嗣源的恩情,他最终选择了接受。
当然了,李从珂接受现实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李从厚不找他麻烦,但现实却是,李从厚继位后处处找他的麻烦。
原来,李从厚继位后,环顾四周,除了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之外,就属李从珂实力最强大了。
李从厚深知父亲生前对李从珂十分喜爱,现如今李从珂又手握重兵,在军中也很有人脉,因此对其十分忌惮,生怕李从珂跟自己抢皇位。
不过,在打压李从珂这件事上,李从厚的手段并不高明,他竟然将李从珂在京城的儿子调到外地任职,又将李从珂已经出家为尼的女儿召入宫中为妃。
李从厚这么做,这等于是在告诉李从珂:我猜忌你了!李从珂当然不是傻子,开始提防李从珂。
后来,李从厚又耍昏招,提出所谓“换镇”策略,让李从珂去河东当节度使,石敬瑭则改为成德军节度使,这一做法不但让李从珂不满,石敬瑭也很不满。
李从珂意识到,李从厚这是铁了心要搞自己,便十分气愤,于是举兵发起反叛,李从珂也不含糊,派遣大军围攻凤翔。
当时,朝廷军拥有较大优势,李从珂部下死伤惨重,眼看就要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了,情急之下他脱掉衣服站到城墙上,对着朝廷军大喊:
吾未冠从先帝百战,出入生死,金创满身,以立今日之社稷;汝曹从我,目睹其事。今朝廷信任谗臣,猜忌骨肉,我何罪而受诛乎!
这一招竟然起到了效果,许多朝廷军将士纷纷倒戈,跟着李从珂一起反攻洛阳。
实际上,朝廷军当然不会因为李从珂几句话就跟着造反,问题出在李从厚身上,他继位后对许多人都很猜忌,对将士们也极为苛刻。
朝廷军攻凤翔的时候,由于李从厚限期攻城,导致主将张虔钊拿着鞭子鞭打将士,把将士们当牲口一样驱赶,引起了将士们的强烈反感。
反观李从珂,他虽然野心勃勃,但治军很有一套,对将士们很好,很舍得赏赐财物,在军队里威望素来很高,因此他振臂一呼,响应者自然很多。
就这样,李从珂反败为胜,带着大部队杀向洛阳,最终攻入洛阳,李从厚则逃走,在卫州遇到了奉李从珂之命入朝的石敬瑭,石敬瑭左右权衡之后,将李从厚逮捕,拿去向李从珂请功,李从珂则杀掉了李从厚。
正如安重诲所说,李从珂最终造反,当上了后唐皇帝,后唐陷入到反复造反夺权的死循环当中。
李从珂继位之后,又对大将石敬瑭产生了猜忌心,石敬瑭为了自保,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在契丹的配合下,灭掉了后唐,李从珂兵败之后,抱着传国玉玺焚火自尽。
李嗣源其实犯了跟朱温相似的错误,在选择继承人这件事上犹豫不决,结果仓促让儿子李从厚继位当皇帝,并没有时间给李从厚铺平道路,为后来的动乱埋下了伏笔。
当然了,李嗣源的几个儿子都不适合当皇帝,也被证明为事实,尤其是他最喜欢的李从珂,被评价为“仗勇猛,但是治国无能”。
后继无人,这是李思源生前之痛,正如他所担心的那样,后唐最终亡在他儿子手上,可想而知他选择李从厚的时候,是多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