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早日入关开出优厚条件故章邯愿降,面对刘邦时已无谈判资本

史海撷英 2024-10-23 19:49:35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七月,章邯在漳南陷入绝境,遂率二十万众投降项羽。一年后,章邯被围刘邦军围于废丘,再次陷入绝境。然而,这一次,章邯却坚守孤城十个月,最后在城破之时自杀!

章邯,是秦将,不是楚将。可是,章邯却愿意背叛大秦,却没有背叛项羽。

以招降纳叛,“和平解决”的本事来说,刘邦远在项羽之上。可是,章邯愿意降项羽,而没有降刘邦。为何如此反常?

章邯降项羽

章邯,是大秦帝国最后的救星。陈胜吴广起义军打到距离咸阳只有百里之遥的戏时,李斯、赵高、秦二世皆束手无策。唯章邯挺身而出,征发骊山囚徒,发起反击!

很快,章邯的军队一路猛攻,平定了陈胜起义军。随即,章邯又击败项梁的楚军,重新使大秦掌握了中原战场的主动权。当时,章邯几乎使大秦帝国获得了续命的机会!

然而,巨鹿之战,项羽大破王离,随即又率领诸侯联军猛攻章邯!项羽不愧为军神,连续击败章邯,但章邯也不是吃素的,仍然在漳河与联军僵持,坚持了半年之久!

章邯

此时,章邯不断受到秦二世、赵高的责备,还收到消息:赵高进谗,要除掉章邯等人。

从咸阳逃回来的司马欣就指出:“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而联军中的陈余也写来劝降信:“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攻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

章邯遂派人与项羽接触,谈条件。但是,条件没有谈拢!随即,项羽趁秦军动摇之机,再次发动猛烈攻势,连破秦军,将秦军逼入绝路!章邯走投无路,再次请降。这一次,条件谈拢了。于是,汉元年(前206年)七月,章邯率领二十余万秦军在殷墟向联军投降。

章邯愿降项羽之因

章邯为何愿降项羽呢?

1、章邯已经失去为大秦继续作战的理由

此时的章邯,身为秦将,奋力作战,就是为了维护大秦帝国。可是,二世、赵高的猜忌,使章邯继续为帝国效力,无论胜负,都只剩下死路一条了。

而从当时的情况看:无论是当初陈胜吴广的周文军攻入关中,还是后来刘邦的军队攻入关中,秦人都没有进行激烈抵抗,这说明大秦帝国同样失去了秦人之心!

章邯

如此,章邯既不是愚忠之辈,自然也要为将来考虑了。

2、项羽愿以优厚条件劝降

尽管项羽与章邯的谈判有一些波折,但是,在项羽初次劝降时,就给劝降条件定下了基调。

所谓“还兵与诸侯从,约共攻秦”,换句话说,就是不但承诺保全将士,而且,继续由章邯统领。当然,项羽后来背弃了这个承诺,坑杀了秦军。

所谓“分王其地,南面称孤”,就是承诺给章邯裂土分王!后来,章邯一投降,立刻被封为雍王。

3、章邯也有通过谈判,争取体面结局的条件

项羽之所以愿意以优厚条件招降章邯,当然不是项羽对章邯有什么好感。相反,项羽的叔父项梁就是败死于章邯手下,算是仇人!而项羽这样的人,愿意放下仇恨,以优厚条件劝降章邯,主要是因为:章邯是否投降,对项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此时,章邯军虽然屡败,但手下尚有二十余万大军!项羽再猛,也是不可能把这二十余万秦军留在身后,跑去“入关中”的。

而且,章邯与项羽已经僵持了半年,以当时的战场形势,章邯要硬起来,搞不好还能和项羽再扛很长时间!同时,此时,一则刘邦发展顺利,已经逼近关中,有“先入关中”之势,二则相持日久,项羽军军粮也紧张。因此,项羽自然非常急切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章邯!

章邯

如此,章邯也就有了充足的空间与项羽谈条件,争取一个体面的结果:“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最终,经过谈判,章邯降项羽,为自己争取了一条出路。

战刘邦军,自杀于废丘

项羽分封诸侯,章邯被封为雍王,与司马欣、董翳一起分据关中,监视汉王刘邦。

汉元年(前206年)八月,刘邦开始“还定三秦”。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汉军迅速突破三秦军的防御,直入关中,风驰电掣,连战连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战事就结束了。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先后投降,而雍王章邯则失去了除废丘外的几乎所有地区!

章邯

此时,整个关中地区,已经基本为刘邦所有,章邯所据的废丘是一座真正的孤城!然而,章邯仍然不降,坚守孤城。​在坚持了十个月后,汉二年(前205年)六月,汉军引水灌入废丘。章邯自杀!

其实,章邯如果愿意投降,还是能够有条活路的。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投降后虽然封国被废,但还是活了下来,并且以汉将的身份作战。只是后来又复叛投楚,才兵败自杀。章邯呢?与项羽打的时候愿意投降,怎么与刘邦打的时候就不投降了呢?

不降刘邦之因

章邯之所以不降刘邦,其因有三。

1、自守其国

当初,章邯是秦将,为大秦而战。如今,章邯是雍王,为自己的雍国而战。

章邯当初降项羽,是由秦将而成为雍王。而如今,司马欣、董翳投降后,封国被废,是由诸侯王而变为汉将。章邯既已经裂土封王,当然不愿意再去做什么汉将了!这动力就不一样呀!

何况,以当时形势看,章邯未必一定必败无疑。

2、虽是孤城,仍有期待

以关中形势看,章邯的废丘毫无疑问已是一座孤城。然而,以全局看:“还定三秦”,又是楚汉战争的一部分。以楚汉战争的形势轮,则仍然不明朗,甚至仍然是楚强汉弱。

刘邦

就在废丘城破前的两个月,项羽在彭城大破刘邦!刘邦伤亡惨重,甚至连刘邦本人也差点被杀!所以,以小处论,凭借废丘小而坚之城,章邯仍然能坚持;以大处论,楚汉形势仍然不明朗,甚至一度有利于楚。

如此,章邯自然有坚持下去的理由!

3、章邯没有了讨价还价的本钱

何况,此时,如果要投降,章邯也已经没有讨价还价,争取体面的本钱了。

当初追随章邯东出与义军大战的二十余万秦军,已经被项羽坑杀了。而章邯雍国的军队、地盘,则在刘邦“还定三秦”的第一个月就基本打光了。虽然章邯仍然在废丘坚持,但实力已经非常有限,仅能凭城自保,已经无法在战略上威胁汉军了!其后,刘邦只以部分军队围攻雍丘,自率主力东进中原,开始了与项羽的下一阶段作战!所以,对刘邦来说,章邯最多只算是牵制了他比较小的一部分力量。自然不可能以特别大的让步来争取章邯的投降!

何况在章邯当初所率的秦军被项羽坑杀后,秦人皆认为是章邯等人出卖秦军子弟以求自己的王位,所以,当时的秦人对章邯恨之入骨!要巩固关中人心的刘邦,即便爱惜章邯的才干,也是不可能以特别好的条件来待章邯的!章邯自然也就没有了讨价还价的本钱了。

4、章邯可以争取的出路

既然如此,那章邯能怎么办呢?无条件投降?别扯了!军人的体面,只有去战场上争取!章邯唯一的出路是:变成汉军以军事手段拔不掉的钉子!如此,楚汉战争,楚胜,则章邯围解!而如果汉胜呢?军事手段拔不掉的钉子,汉军自然只能以政治手段解决!那时,章邯就有了讨价还价,给自己争取出路的机会了!

章邯

而就废丘的条件来说,看起来章邯不是没有机会争取到这样的结果!当初,章邯能在漳河与项羽相持半年,如今,章邯更有信心和汉军在废丘耗下去!废丘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大好,但其实是西周时周懿王所都之地,有不错的防御条件和物资基础。汉军留着章邯在废丘坚持十个月,当然不是不想要先拔掉这个钉子,是真的不好拔呀!何况,章邯也是一时名将,一般二般的将领是奈何不了他的!

所以,章邯怎么会没有信心守住废丘呢?

只是,最后,汉军还是以水灌城,破了废丘,章邯的企图也就彻底失算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没有史料明确记载攻废丘的汉军将领。但考虑到章邯被破前韩信长时间没有出现了中原战场的作战序列中,而章邯覆灭后韩信迅速出现在主战场上并迅速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攻废丘的汉军将领大概率就是韩信!

看来:一般二般的将领奈何不了章邯,但韩信奈何得了······

章邯,本为秦将。他能背叛大秦,自然不可能真心为项羽而死。所以,降项羽也好,不降刘邦也罢,都不是出于忠不忠于谁的原因,更不是出于气节的原因。

军人,要获取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只有凭本事。他拥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比不过项羽、韩信。如此,他也就没有依靠军事才能,左右自己命运的机会了。他的命运,也就只有随形势而定了!

项籍

他能降项羽,是形势使然。形势,使他拥有让傲气的项羽放下仇恨,以优厚条件招降,给他体面。他不能降刘邦,也是形势使然。形势,使他失去了讨价还价、获取体面结局的本钱。曾经想要维护大秦帝国,结果先为秦廷所不容,后为秦人恨之入骨。曾经想要维护自己的封国,结果却是兵败身死。

作为一代名将,他有过突出的战场表现,但其光茫又被同时代的项羽、韩信所掩盖。章邯,到底是个运气不好的家伙······

0 阅读:21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