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睡眠障碍共有90多种判断失眠有三个标准

新浪财经 2025-03-26 22:10:51

转自:经济日报

“睡眠占据了人类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生命现象。”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举行的中国医学健康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良好的睡眠不仅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还在生长发育、体力恢复、心理调节、脑功能维护以及免疫功能调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辰认为,睡眠障碍现已成为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一个突出问题,睡眠障碍一共有六大类90多种疾病,其中睡眠呼吸障碍和失眠是最常见、最突出的两类睡眠障碍性疾病。无论是由于通气不足、呼吸暂停等因素导致的睡眠结构破坏,深睡眠减少,睡不好,还是睡不着的失眠,诸多睡眠障碍都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睡眠障碍性疾病是一种与多种身心疾病密切相关,高患病率、高疾病负担的疾病,需引起广大公众的关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詹淑琴介绍,失眠带来的白天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困(白天嗜睡)、乏(缺乏精力)、躁(易怒)、呆(反应迟钝)、乱(容易出错)。这些均可能对个人和公共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如何判断失眠?詹淑琴说,国际睡眠医学学会的诊断标准包括:入睡困难(超过30分钟无法入睡)、睡眠连续性受干扰(每晚觉醒两次以上,每次累计超30分钟)、早醒(比正常醒觉时间早30分钟以上)。若上述症状每周出现三次以上且持续三个月,即可诊断为慢性失眠症。如果长期受到失眠困扰,需要及时就医。

“睡眠问题日益增多,精神压力被认为是主要原因。在失眠患者中,50%存在压力或心理问题,另有一部分与作息、药物使用、老年疾病等因素相关。”詹淑琴表示,临床上干预失眠首先要找出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事实上,很多失眠患者是由于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使用呼吸机后问题便得到了解决。其次,一些患者由于不宁腿综合征或昼夜节律紊乱而失眠,这种情况在青少年群体中尤为常见。他们通常睡得很晚,晚睡晚起认为自己失眠,尝试了许多药物后,发现问题是节律紊乱,因此针对病因的治疗非常重要。

治疗失眠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传统的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褪黑素类药物、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以及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等。非药物治疗首选的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改善不良的行为模式和认知行为方式,健康的卫生习惯是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利用物理治疗,如光、电、声音或磁刺激,也可以很好地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此外,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也有许多方法来帮助改善失眠。

“关于失眠服药的问题,不要过度夸大其副作用,要因人而异。”詹淑琴表示,慢性失眠也就是长期失眠,每次吃一点药就睡得很好,不需要大量服用药物,这种小剂量的维持治疗慢性失眠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

近年来,褪黑素相关产品逐渐成为很多失眠者的选择。对此,詹淑琴表示,褪黑素其实是人体自然分泌的一种神经肽,它受光线的影响,主要是在大脑的后侧部松果体产生。如果在白天,褪黑素是不分泌的,我们就能保持觉醒。到了晚上,光照减少以后,褪黑素才开始分泌,一般来说晚上九点钟开始分泌,大概在凌晨三四点钟的时候达到了高峰,到凌晨五六点就开始下降,在早上七点钟基本上停止分泌。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褪黑素分泌会减少,这会增加一些失眠的问题。不过,在现有的相关指南并没有将褪黑素纳入到药物长期治疗的范畴。詹淑琴不推荐褪黑素用于55岁以下的成年人、儿童、青少年的失眠问题,因为这类人群失眠的原因很复杂,他们本身是有褪黑素分泌功能的,补充褪黑素反而会导致自身的分泌受到抑制,出现进一步干扰睡眠的其他问题。(经济日报记者吴佳佳)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