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领域,二次结构砌筑作业普遍采用的门式脚手架、简易钢管扣件操作平台,存在承载能力有限、构件材料强度不足等固有缺陷。在实际施工中,若脚手架搭设不规范或遭遇外力冲击,极易引发架体失稳甚至整体倾覆,从而造成高处坠落事故。中建八局结合现场实践应用案例,推广“砌筑升降车”可用于代替传统门式脚手架,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经济等特点,能有效降低高坠风险,在提升作业工效的同时实现了该工序安全管理的本质化升级。
砌筑升降车,由操作平台(附带防护栏杆)、升降机构、行走机构、支撑腿等组成,具有操作简单、移动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
整体外观
操作平台用于承载作业人员和建筑材料,其附带的固定式安全防护栏杆,既起到防护作用又为作业人员提供了可靠、牢固的安全带系挂点;升降机构控制平台升降,有效提升砌墙、抹灰等施工效率;行走机构控制平台移动,可快速移动至需要的位置;支撑腿用于增加支撑面积,防止倾覆风险。
作业平台稳固
主要风险及管控措施
01机械设备管理风险风险描述:
钢丝绳断裂、制动失灵、结构变形、装置失效、系统故障等导致坠落或倾斜;
操作失误导致超高、冲顶造成挤压伤害。
预防措施:
选择正规、手续齐全厂家,做好进场验收,定期检查维护;
设置高度限位器起升最大高度;
加强作业人员教育培训。
02使用方面管理风险风险描述:
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交底,未系正确使用安全带或操作平台防护栏缺失;
施工作业过程交叉作业,违规载人、载物(如超载、装载不均)。
预防措施:
作业前进行安全教育、交底,明确操作流程和应急措施,正确使用安全带,定期接受安全培训;
作业前应确认安全装置牢固、有效,设置载荷标识并安装超载报警装置。作业区域设置警示隔离设施,安排专人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