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红军巧妙摆脱了30万敌军围追堵截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曾说:“红军得以生存,卢志英同志功不可没啊!”
1932年冬,卢志英化名卢宗江,由北平赴南京任中共市委书记,为争取国民党中央委员王仑等加入中共而走漏风声,被捕入狱。因他未暴露真实身份,后由党组织营救获释。
1934年,卢志英夫妇再次获得党组织的派遣,分别以不同的化名渗透到了国民党赣北区专员保安司令莫雄的司令部。
尽管莫雄只是个武夫,但他倾向于进步,同情革命。与卢志英同为山东老乡,很快他任命卢志英为上校主任参谋,并让张育民担任“军医所”所长。
当时,赣北是国民党进行“剿共”战略的重要地区。特务头目康泽和“剿总”副司令陈诚都驻扎在莫雄司令部附近。卢志英的到来引起了康泽和陈诚的怀疑。
当地山中出现了一个凶悍的匪帮首领叫于作龙,他不仅劫掠百姓,还袭击国民党军的后勤站点。
然而,这个匪帮诡计多端,难以捉拿。为了获得康泽和陈诚的信任,卢志英揽下了消灭于作龙的任务。
卢志英设计引诱于作龙离开山地,然后在欢迎宴会上,他一声令下,伏兵突然出现,击毙了于作龙及其随从。
从此,卢志英在康泽和陈诚那里赢得了信任。他利用这个机会,将6名党员成功安插到敌人的特务机关和机要部门中。
莫雄
1933年,蒋介石在庐山连续召开了6天的高级军事会议,制定了彻底消灭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计划。莫雄从会议归来的那天晚上,两名中共情报人员就秘密前来卢志英的家。
其中一个高个子递给卢志英一封文件,上面写着:“康部长要我们协助你除掉莫雄,取得他的庐山会议计划。”
卢志英听后,毫不犹豫地回绝:“可以获取计划,但不能对莫雄采取行动,因为他对革命是同情的,可以争取。”
高个子坚持道:“这是康部长的指示。”
卢志英回应道:“在前线应当多听取前线同志的意见,这是我们党秘密工作的传统。”这番话说服了两位情报员。
晚年莫雄
当晚,莫雄正在司令部的卧室内拉二胡。卢志英和另外两人突然闯入。
莫雄停下手中的二胡,看着两位便衣问:“这两位是谁?”
卢志英答道:“这是共产党的同志。”
莫雄认为卢志英在开玩笑,说:“你没喝酒吗?尽说些醉话。”
卢志英郑重地再次说道:“他们真的是共产党!”
莫雄不由自主地放下了二胡,问道:“志英,是你带他们来的吗?”
“对,有一件事情我觉得不妥,我特地来请教大哥意见。”
莫雄停下弦,转而关注着卢志英说:“这么晚了,还有什么事情?”
“大哥,他们想要从你那里取回从庐山带来的那份'铁桶计划',如果我不领他们来,我家里老婆孩子就没命了。”
莫雄皱起了眉头,责备卢志英说:“你这是什么话,为了家庭,你就不是军人了吗?”
卢志英不卑不亢地解释道:“并不是因为家庭,而是因为我和大哥心意相通,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所以我才领他们来。如果大哥认为我做得不对,可以用这把刀来结果了我。”
莫雄没有接住匕首,他镇静地背过身踱了几步。突然,他抬起头,面对两名便衣,坚定地说:“你们在门外稍等片刻,我会让卢主任抄写那份计划。放心,我绝不食言。”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行动失败后,毛泽东看了卢志英抄写的“铁桶计划”后说:“蒋介石的情报都在这里,竟然还败了,真是匪夷所思,前所未闻!”
长征途中,毛泽东正是根据“铁桶计划”,领导着3万疲惫的红军,绕过险象环生的道路,巧妙地躲开了30万敌军的追击和堵截。
抵达陕北后,毛泽东曾对康生说:“红军能够生存下来,卢志英同志功不可没啊!”
卢志英获得“铁桶计划”后,党组织担心他遭遇意外,因此派出4名侦察员接回了卢志英和他的家人,带回中央苏区。
然而,在卢志英一家于临川南郊与接应同志会合后不久,莫雄的特务连连长张大炮率领一支骑兵队赶来。由于卢志英与张大炮有过节,当看到卢志英朝“苏区”而去,张大炮擅自率队追赶。
卢志英看到张大炮追来,本想不予理睬,但看到身边的4位同志和一箱机要文件,他挥了挥手,示意大家躲在路边的山林中。
然而,追兵刚过不远,张育民怀中的婴儿突然哭了起来,狡猾的张大炮急忙下令停下前进,然后改变方向,急切地搜索着。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卢志英毫不犹豫,一把夺过婴儿,沿着山沟跑向远处。在一道山梁上,他毅然决然地将亲生儿子挂在一棵酸枣树上。婴儿的哭声引来了敌人,也警示了卢志英的战友们。
张大炮跟着哭声过去,只看见一个小孩,他狠狠地扣响了扳机……卢志英悄然回到了原地,大家似乎明白了发生了什么,特别是作为母亲的张育民,当场晕倒了。
脱离险境后,张育民趴在卢志英身上,已经泪流满面。
卢志英安慰着妻子说:“不要再哭了,失去孩子谁不会心痛?但我们不是唯一失去孩子的人。这个账要记在反动派头上,只有把他们推翻,全天下的孩子才能生活幸福。”
像卢志英这样的英雄还有多少,我们无从得知。我想他们早已化作一个整体,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正如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上镌刻的碑文:“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你们,在烈火中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