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1504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叶酸不是“万能补品”,乱吃可能反伤身体!很多人一听到“叶酸”就觉得是好东西,尤其是备孕和孕妇群体,几乎人手一瓶。有人甚至觉得,既然它能预防胎儿畸形,那是不是平时多补点,对自己也有好处?但医生提醒:叶酸不是保健药,不是人人都该补,更不是越多越好。
一旦摄入过量,不仅无益,还可能悄悄损害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这绝非危言耸听,已有研究和临床案例证实,长期大量摄入叶酸,确实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什么是叶酸?它真有那么“神”吗?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维生素B族(B9)。它参与DNA合成和修复,是人体细胞分裂和生长不可或缺的物质。孕妇补充叶酸,确实能有效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这一点早已被反复证实。
因此,国家卫健委明确建议:准备怀孕的女性应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400微克叶酸,持续到孕早期12周。但问题在于,很多人忽略了这个剂量限制,一吃就是高剂量,一吃就是半年、一年,甚至有些人完全不在备孕期也在吃。
乱吃叶酸,最先受影响的——肝脏
叶酸在体内的代谢主要依靠肝脏。一旦摄入量远超身体需要,肝脏的代谢负担会显著增加。长期高剂量服用叶酸,可能导致肝酶升高,甚至诱发脂肪肝或其他肝功能异常。
尤其是一些“营养保健达人”,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把叶酸当作保健品天天吃,等到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肾脏也在默默“承受”
叶酸的代谢产物最终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也意味着肾脏必须承担清除多余叶酸的任务。长期高剂量摄入叶酸,会增加肾小球滤过的负担。如果本身有肾功能问题的人,就更不适合乱补叶酸。
2023年一项国内研究指出,慢性肾病患者补充高剂量叶酸,可能会加速肾功能恶化,这进一步提醒我们:补叶酸不能“一刀切”。
神经系统也可能受到干扰
叶酸与维生素B12在体内共同作用于神经系统健康。两者之间有一套精密的“配合机制”。但如果叶酸摄入过量,而B12不足,可能掩盖B12缺乏的症状,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被延误诊断。
这类情况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见。很多老年人本身就有B12缺乏的风险,如果又长期补充高剂量叶酸,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出现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等神经症状。
为什么很多人会误以为叶酸“多补无害”?
一个重要原因是叶酸是“维生素”,在人们印象中,维生素就是“补身体”的、无毒副作用的。但维生素也分“脂溶性”和“水溶性”,水溶性虽然容易排出,但过量依旧会引起代谢紊乱,尤其是在长期高剂量服用的情况下。
一些保健品商家也在“误导性宣传”,比如“叶酸可以美容”“补脑”“防癌”等等。但目前并没有足够的临床证据支持这些说法。盲目相信这些营销话术,实际上是在透支健康。
哪些人确实需要补充叶酸?怎么补才科学?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早已明确标准:正常人每日所需叶酸约为400微克,孕期女性每日可补充400—600微克,无需超过1000微克。以下几类人群,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适量补充叶酸:
备孕期女性孕早期女性营养不良或摄入不足人群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者某些遗传性叶酸代谢障碍患者
但即便是这些人,也不建议长期过量服用。补多少、补多久,都应该由医生评估后决定。
“隐性过量”才最危险
很多人并没有吃叶酸片,却依旧可能“摄入过量”。这是因为现在很多复合维生素、强化食品(如早餐麦片、婴幼儿奶粉、营养饮料)中都添加了叶酸。如果不注意查看标签,每天从各类食品中“吃进”的叶酸,早已超过推荐量。
有研究指出,部分人群每日摄入叶酸总量超过1000微克,甚至达到1500微克以上,而他们自己完全不自知。这种“隐形超量”才最具风险,因为它发生得悄无声息,却可能在几年后慢慢显现出健康问题。
滥补叶酸,正在被越来越多医生警惕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已明确指出,不推荐普通人群额外摄入高剂量叶酸补充剂。这一建议,正是基于风险控制和人群研究的科学评估。
医生们也在临床中发现,很多因“过补”叶酸导致肝功能异常、神经症状的患者,初衷其实都是“为了健康”。这正是科普的意义所在:不是告诉你不要补,而是告诉你,补叶酸这件事,必须有度、有依据、有医生指导。
写在最后叶酸不是“万能钥匙”,更不是“保命仙丹”。它确实重要,但也需要科学使用。肝脏、肾脏、神经系统这三大器官,承受不起长期“乱补”的代价。别再被“多吃有益”“全民补叶酸”的误导牵着走。你真正需要的,是医生的建议,而不是商家的承诺。
资料来源:①.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②.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孕期保健工作规范(试行)[EB/OL]. ③. 刘建平. 高剂量叶酸长期服用的安全性问题探讨[J]. 中国公共卫生, 2021, 37(1): 117–120. DOI:10.11847/zgggws112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