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为什么还要补充叶酸呢?这医生想赚钱想疯了吧!”
邻居张姨看到老伴儿买降压药,还带回来一瓶子叶酸,气就不打一处来,给推销保健品也得推销点靠谱的啊,怎么生孩子用的叶酸都卖给老头子呢?这不是胡闹吗?
然后,张姨就拿着这瓶子叶酸气呼呼地找到了我,问我这医生给她老头子开这玩意儿是啥意思,还说要去找医生。
还好她没去直接找医生,先来问我,不然就尴尬了!
张姨的老伴儿我知道,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之前还来问我吃什么降压药,医生给他开叶酸,大概率是因为他的同型半胱氨酸高了。果然我问张姨,他这次去医院就是去体检的,去拿结果的时候看了看医生,这不就对上了嘛!
医生大概是看到他的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才给开了这叶酸。

叶酸,又称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不仅可以参与DNA的合成和修复,促进红细胞形成,还能支持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叶酸的补充主要是基于其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功能来的。
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认为是脑梗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通过多种机制增加脑梗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每升高5μmol/L,脑卒中的患病概率就会提升59%。
血管内皮损伤:同型半胱氨酸可产生细胞毒性和过氧化作用,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栓形成:同型半胱氨酸可增强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形成。增加氧化应激:同型半胱氨酸可增加自由基的产生,导致氧化应激,进一步损伤血管。而叶酸在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叶酸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无法有效转化为蛋氨酸,就会导致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2、叶酸缺乏
事实证明,叶酸缺乏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普遍问题,尤其是我国居民,普遍缺乏叶酸。据研究,中国约75%的高血压患者属于伴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H型高血压,这也是导致中国脑卒中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多项研究证实,H型高血压患者适量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二、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正确补充叶酸?当然了,叶酸肯定也不是越多越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常饮食的话,是可以满足身体所需的,但对于有些特殊人群来说,可能就需要额外补充叶酸片了。
1、适用人群
①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脑梗风险。
②有脑梗或心梗病史的患者:虽然有中风或心梗病史的人补充叶酸的效果不如无病史者显著,但仍可帮助降低复发风险。
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补充叶酸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有效手段。
④中老年人:中老年人是脑梗高发人群,且营养吸收差,补充叶酸是预防脑梗的重要措施。

2、剂量与方式
补充也算首选食补,平时要多吃一些绿叶蔬菜、豆类、柑橘类水果等,注意加热会导致叶酸流失,所以建议能生吃就生吃。对于叶酸缺乏或高风险人群,可考虑服用叶酸补充剂,一般推荐每日补充0.4-0.8mg叶酸,具体可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
另外,研究表明,叶酸与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联合补充,效果更佳。这3种维生素共同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可从不同环节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3、注意事项
尽管叶酸补充对预防脑梗有一定作用,但过量补充也是有风险的,比如有研究发现,叶酸可为细胞分裂提供原料,促进癌细胞增殖,还可能削弱抗癌免疫力等,总之对于确有需要补充叶酸的人群,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①个体化补充:应根据个体的叶酸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补充方案,如果用了一些叶酸产品或保健品,更要注意避免叠加摄入,控制好补充量。
②定期监测:补充叶酸期间,应定期监测叶酸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评估补充效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补充方案。
③综合干预:脑梗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决定的,补充叶酸也绝不是唯一预防手段,高血压患者想要预防脑梗,还需从控制“三高”、健康生活、定期检查等多方面入手,一定要综合考量,不能只依赖于叶酸,而忽略其他药物的正常应用。
三、高血压预防脑梗,这些都是关键!现如今,脑梗变得越来越常见,其中高血压就是首要危险因素,而想要预防脑梗,只盯着血压是不够的,还需从以下几点综合入手。

1. 严格控制“三高症”
预防脑梗,不仅要控制血压达标,还要保证血脂和血糖达标,一般建议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肾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应降到130/80mmHg以下。此外,高血脂和高血糖同样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风险,要保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不能随意停药、换药或增减剂量。
2. 管理好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适度运动,坚持每天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戒烟限酒,尽量戒酒;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等。
3.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全面体检,除了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常规检查项目外,还要监测同型半胱氨酸,做颈动脉彩超、心脏彩超、脑部CT等项目,建议每3 - 6个月复查一次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血管病变情况,及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