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创这一交通规则,被日韩学习借鉴,但为何欧美不愿采用?

新汽车志 2024-07-08 09:00:35

在市中心开过车的都知道,一般国内比较大的十字路口都有左转待转区,当路口直行变为绿灯时,左转车辆就可以进入左转待转区。这种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车辆在路口的通行能力,不过在欧美等地区,马路上基本看不到这个设计,这又是为什么呢?

欧美道路窄、开车快

欧洲和美国一直都被定义为老牌发达国家,而老牌发达国家的特点就是基建设施完善,并且基建的时间非常早,因此如今在欧美也很少看到大拆大建的现象,大部分基建都是维护翻新。另外,欧美的人口密度远不如国内高,许多城市的人口可能只有几万或者几十万人,而国内动辄就是百万、千万级别。

人口密度小加上基建时间早也限制了欧美城市的道路规格,像国内城市非常常见的双向6、8车道在欧美都是比较少见的,欧美最多的还是双向四车道,因此缺少设计待转区的条件。

不过,这并不代表欧美的道路不会发生拥堵。实际上,为了增加路口的车辆通行量,欧美普遍采用的是大环岛设计,而且环岛内还有红绿灯,它的功能其实跟左转待转区是一样的。

除了城市和人口因素外,欧美的开车风格与国内的差异很大。坐过欧洲人开的车应该就知道,欧洲人在路口起步加速时,并不是小门油慢悠悠的走,而是大脚油门加速,因此欧洲的路口通行效率非常高,也完全可以弥补左转待转区增加的这一点点的车流量。

亚洲更适合待转区

跟欧美不同的是,中日韩等亚洲国家的人口密度都比较高,城市化规模也远远超过了欧美国家,这意味着亚洲城市的车流量和人流量会非常高,路口的通行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更重要的是,中日韩的城市化相对于欧美来说要晚一些,所以在规划城市时期,大家可以把马路修得很宽,为路口设计待转区提供了条件。

稍微不同的是,中国法规是车辆靠右行驶,所以采用左转待转区,而日本是靠左行驶,因此设计成了右转待转区。

写在最后

左转待转区其实是中国的一项发明,它非常适合人多、车多、道路宽的城市,相比欧美的环岛,左转待转区具有更高的通行效率,因此日韩等情况类似的国家也采纳了中国的设计。从左转待转区这个发明也能够看到,中国在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方面是非常厉害的,也有很多值得他国借鉴的地方。

0 阅读:0

新汽车志

简介:用汽车的视角勾搭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