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对外国侵略为什么不实行全国总动员,以空间换时间打败侵略者?清政府不是不想,而是没有条件,也没有这个能力。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没有国家和民族概念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帝没有主权意识,百姓也没有国家概念。
在皇帝看来,国家是自己的,土地割舍、杀伐决断都是自己的事。
在官僚看来,那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在普通士兵看来,当兵吃饷或免除劳役,那是有所交换的;
在广大民众看来,无论哪个朝代,自己都要种地纳税,国家是谁的真的无所谓。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普通百姓对战争要么毫不知情,要么毫不关心,甚至很多前线官兵家属去信叮嘱,“善自为计,勿当前敌”。
没有国家意识,也就没有统一思想;没有统一思想,也就无法统一力量来抵御外敌。这种情况在古代尚可征服外敌,但在组织化比较高的近代就不行了。
梁启超就说“民不知有国,国不知有民,以之与前此国家竞争之世界相遇,或犹可以图存,今也在国民竞争最烈之时,其将何以堪之!”
由于长期缺少国家概念,清朝缺少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没有完成从古代国家向近代国家的转型。当然,也就缺少近代国家的动员能力。
--清朝统治先天不足作为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满族权贵一下子陷入了汉族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各种防范猜忌也就自然产生了。
这种情况严重时,连清政府自己都有所认识:“实由于上下相暌,内外隔阂,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卫国。
且不说文字狱,就说军事制度吧,也要分个三六九等、关系亲疏。满人之前有八旗兵,入关后又收编汉人部队组成职业兵,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这就是绿营。
八旗和绿营都属于国家常备武装,但本身区别就大了。八旗含着金钥匙出生,绿营则是二等士兵的存在。
通常情况下,以旗制绿,以绿制民,同时绿营对旗营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而且两者的管理权与指挥权相互分割,这就造成管理动员效率的低下。
八旗和绿营内部腐化,不堪重用后,以太平天国为分界,清中后期又出现了湘军、淮军、北洋水师以及清末袁世凯新军等。
湘军、淮军的出现说明了清朝的动员能力不足,不得不借助地方团练和营勇部队。这些地方武装看似不怎么样,实则是能力很强。在19世纪80年代,在面对外部威胁时,勇营仍是能发挥作用的唯一工具。
再之后是以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为代表的海军。海军内部有四只舰队互不统属,独立作战,很难调动。
在甲午战争中,只有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参与对日作战,光绪皇帝下了几道诏书去调遣南方的部队和军舰,都调而不动,这也加速了北洋的覆灭。
--内部的权力斗争清代的宫廷一直都有斗争。清中期有皇族亲贵派与地方实力派的斗争,后期有帝后两党的激争。
就说这帝后两党之争吧。在甲午战争期间,以光绪皇帝为首的“帝党”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之间的明争暗斗进入白热化状态。
当时,帝党主战,希望全力应战取胜,以削弱后党势力;而后党主和,以图保存实力。结果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这也是帝后两党相互妥协的产物。
而在签订马关条约时,关于割地一事,慈禧与光绪也有分歧,慈禧装病不出,最后把这个锅甩给了光绪,由李鸿章来操作。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帝后两党不从救亡出发,而是醉心于争权,又谈何全国范围内的动员呢?
而同时期的日本动员能力就比较强。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转型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军制改革,建立了现代征兵制,激发了国民意识,再加上铁路网的修建,很容易完成士兵调度和集结,这也促使日本能以举国之力来打赢甲午战争。
对比日本,我们的确应该反思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