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无欲和常有欲的实践和运用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6 01:07:31
人类的历史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不断寻求“统一”的历史,只有在某些方面达到“统一”,才能达成共识,才能遵循一定的标准进行信息和价值交换。比如度量衡就是如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首要推出的就是“书同文,车同轨”,奠定了此后中华民族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但截至目前,度量衡在全世界范围内实际上仍没有达到完全的统一。
但也有例外,有一个度量单位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共识”,而且很早就形成了“共识”,并且这种“共识”永远都不会改变——这就是“时间”。尽管表达的方式不同,比如西方的是公历也叫太阳历,我们古代用的是太阴历也叫夏历,现在两套历法并行不悖;我们古代把一天划为12个时辰,西方是24个小时,时辰和小时也能一一对应;公历的“年”和阴历的“年”虽有时间上的差异,但从一个长循环周期来看,也是高度重合。除了时间,其它的度量衡标准除非人为强制执行,都没有这样“高度统一”的共识了。
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度量时间的标准来自于同一套体系:太阳、地球和月亮的相互运转。度量衡就是“名”的表达,事物从“无名”到“有名”,本质上就是客观自然属性被主观认知的呈现,这个呈现无不借助于一定的参照物。比如动物借助于植物,脊椎动物借助于无脊椎动物……《道德经》第2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句话,讲的就是主观认知的判定标准,正是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差异化。从这个原理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判定标准其实是相对的,这就是造成度量衡不会达到“统一”的根本原因;这也是时间这个度量单位能够达成“统一”的根本原因——因为在时间的度量上,人们使用了同一套参照体系。
时间是个很值得研究的东西。大家都在抱怨世界的不公平,但对于每一个人,时间却是最公平的。然而就是这个最公平的时间,也有不一样的时候。
比如在一场考试中,对于学霸来说,时间似乎是充裕的;而对于学渣,再长的时间也不够用。
再比如,我拿着一块手表,过了一个小时后来问两个小朋友:你们觉得时间过去了多久呀?其中一个很投入的小朋友可能会回答“有40分钟吧”;而另一个心情不是太好的小朋友可能会回答“过去一个半小时了”。“度日如年”和“日月如梭”绝对是不一样的时间感受。
对于最公平的时间的度量,尚且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何况那些没有统一标准的事物呢?所以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对于《道德经》的学习研究更是如此。哪一种解读算是标准呢?如果要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就是:自己的解读就是标准。于是我们看到一种现象,大家都在拿着自己的标准去对照别人的解读,对上了就认为是对的,对不上就是错误。
《道德经》第一章就讲道“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讲的就是认知事物的标准问题。“常有欲”就是从主观出发的认知标准,可见老子是不否认主观认知的。实际上也是否认不了的。人的认知首先是从主观认知,比如上边列举的对于时间感知的实例,除非你拿着计时器目不转睛地盯着,否则让你估摸的话,时间的长短基本上和自己的心情好坏相关。《道德经》中多次表达了关于“长生久视”的话题,其实讲的是生命周期和生命质量的关系:生命的长短和时间无关,和质量有关。所以“死之徒”的“赴之于死地”,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社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命的度量不是时间,而是厚度。
“常有欲”的思维方法绕是绕不过去的,但能做到“常无欲”就算是得道、悟道了吧?所谓“常无欲”就是能完全站在客观的立场来审视和解决问题。我不了解别人,也管不了别人,反正我自己是做不到“常无欲”的。“常无欲”的境界是不是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境界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