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实施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消息一经曝光,立即在两岸三地引起了热议。
大陆一方的国际专家、学者都纷纷赞同,认为这是“和平统一”的一种有效方式,是现代版本的无解阳谋。
然而,在海峡的另一边,台湾的民进党则对此反应平平。
那么《办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台湾同胞申领居住证有什么限制吗?《办法》的实施对统一大业有什么具体的作用呢?

改革开放后,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关系不再剑拔弩张。尤其是八十年代的“破冰之旅”,更是大大拉近了两岸人民的距离。
台湾当局允许一般民众来到大陆探亲,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都是老兵群体。

大陆这边也是“礼尚往来”,签发了一次性纸质《台湾同胞旅行证明》(也称为“返乡探亲证”),有效配合了台湾当局的善意。
“探亲证”作为台湾同胞出入边境和内地旅行的有效身份证件,成为了台胞来往大陆的第一代出入境证明,足可以载入历史。

当然,“探亲证”只是两岸和解、交流的第一步。
随着大陆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大陆和台湾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多,大陆对台湾的开放政策也不断放开,很多台商都来大陆投资。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国务院于1991年颁布了《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签发了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也称为“台胞证”)。

从“探亲证”到“台胞证”的转变、进化,可以看出来到大陆的台湾同胞的群体不断扩大,不限于是祖辈是外省的台胞,而是每一个台湾人都可以持“台胞证”来到大陆经商、旅游。
2015年“台胞证”又进行了电子化改版,升级为卡式台胞证,这一点改进适应了现代化、无纸化、便携化潮流,方便了许多台湾居民。
根据公安部门的数字,截止到2020年11月1日,居住在大陆并接受普查登记的台湾地区居民超过了15万人。

几十年的发展,台胞证逐渐从功能单一的旅行证件发展出就业、缔约、开户等多种功能。可是台胞证毕竟不是大陆居民身份证,不论是制作标准,还是号码编制都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说,在自助购票、取票上,机器就不能识别出台胞证,旅游时办理住宿和金融业务也有一些限制。

如何让大陆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台湾同胞在大陆享受同等的待遇,是中央对台工作的重点之一。
于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正式提出了“同等待遇”的概念。
基于这一概念,便推出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办法》。

在《办法》中,服务的对象是居住地位于大陆的台胞。
在台湾本地,人们一般将居民分为三种:本省人(指1945年以前移居台湾的闽南人和客家人,约占台湾人口的85%)、外省人(指1945年,特别是1949年跟随国民党败逃台湾的各省人士及后代,约占台湾人口的12%)和原住民(对台湾少数民族的统称,约占台湾人口的2%)。

《办法》中的第2条对于“居住地”进行了明确,要求台湾居民“前往大陆居住半年以上,有稳定工作、住所或者是在校学生(只要满足其中一项即可)”。只要本人愿意,都可进行申领居住证。

在居住证上,登载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居住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港澳台居民出入境证件号码、本人相片、指纹、证件有效期限、签发机关、签发次数。
至于公民身份号码,则有公安机关按照大陆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香港居民身份号码地址是810000,澳门公民则是820000,台湾人则是830000。申请了居住证后,台湾人等于有了大陆的“身份证号码”。

开放十日,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就在2018年9月1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宣布,超过2.2万名台湾人申请了居住证。
当然,台湾居民申领居住证不需要具有大陆户籍,也不需要放弃台湾户籍,完全采取自愿原则,由台湾同胞自己决定,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

实施这一政策后,有外国媒体采访过在大陆读研究生的台湾人陈家豪,问他为何要申领居住证?
陈家豪坦言说道:“生活当然是越方便越好,如果居住证可以让我在大陆的生活更方便,我没有不办的理由。”
陈家豪还补充道:“以前只有台胞证,但订票、支付都需要大陆身份证,有居住证的话,在电信、金融、交通上都比较方便,也容易办理。”

不过,台胞享受了一定的劝利,也要承担一些义务。在《办法》中第15条就专门提到了这点。
第15条第三点就写道:“可能对国家主权、安全、荣誉和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居住证会由签发机关宣布作废。”

在台湾社会,对于这一政策,民进党多是负面看法。
陆委会就表示:“中方发放居住证,实际上是有意冲撞我两岸条例有关‘取得大陆地区户籍’的解释权,企图挑战我方对于两岸人员身份区别的法律底线。”

9月13日,陆委会还发表了新闻稿,称“大陆是以‘居民证’提供便民为口号,利用拉拢台湾民众。实际上展开对台湾民众进行实质管控。”
更有一些“独立思想严重”的台湾网民声称:“有个东西叫经济绑票,这些申请人不能说他不对,只是过于依赖大陆经济,未来这些人是最恐怖的。”
言论一些激进的网民说:“就像加入黑道容易,退出难。想退出的时候就会知道发生啥事了。”

在一些政治观察学者的眼中,大陆推行居住证的目的就是“阳谋,是往推动两岸社会经济融合,向两岸一家亲的方向上去。”
2018年,蔡英文上台后,两岸关系迅速遇冷。大陆则在政治上打压民进党,比如说砍掉台湾为数不多的邦交国。

另一方面,大陆对台湾民众不断抛出橄榄枝。
3月份,公布了“31条”惠台政策,鼓励台湾人前往中国就业和创业,吸引高阶教育人才,绕过民进党,直接面向台湾民众。
从这个角度而言,大陆允许台胞申请居民身份证的确是统战的一部分,是无解的阳谋。

能够来大陆工作、学习、经商的都希望能方便自己的生活。
即便民进党反对,也无法控制对大陆抱有善意的民众。
如果出台限制性措施,这些民众转头就会将手中的选票投给国民党,还会败坏偏中立立场选民的好感度。
因此,民进党也只能发表一些书面性的谴责,别的基本做不了什么。

大陆的对台政策,一向是区分民众和政党。
针对立场温和、不在乎意识形态的民众,大陆总是给予最大的善意,为他们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
不过对于民进党,大陆也总是会出一些重拳。

比如说从2018年开始,外交部就有意让台湾孤立于国际组织门外。
有媒体在2018年5月发起过一份调查,发现100家国际公司,将“台湾”改为“中国台湾”,抹去台湾的国际身份。
这些公司包括快餐店肯德基KFC、运动品牌彪马(Puma)、H&M,都将“国家”删去,改称“地区”或“位置”。
H&M还专门解释道:“一直以来将台湾列在国家行列并不正确,因此作出了修正。”

台湾学者就认为,国际公司改名风波,会让台湾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在经济、安全领域,台湾会慢慢失去主导权,以至于渐渐边缘化。
限制台湾国际地位举措,除了从公司个体入手,还表现在其他方面。
比如说台湾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参加世界卫生大会。
台湾医学界就担心,不在世卫体系中,具有实质性的风险。

台湾本土的“无国界医院”团队成员姜冠宇就公开撰文表示:“台湾在非典、H7N9、伊波拉、中东呼吸道综合症等传染病爆发时,就不能第一时间从世卫拿到检体进行比对,而是要通过其他国际民间合作机构,获得有关信息,这样对防疫工作会有所延迟。”

2018年5月1日,台湾和中南美洲多明尼加结束了外交关系。月底又和布基纳法索断绝了关系。
一个月,失去两个“邦交国”,台湾在非洲只剩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史瓦帝尼。
众所周知,国际公法的国家主要构成条件,就是至少要被其他国家承认,如果没有外交关系,“台湾就仅仅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具备国家属性。”

中央曾提过:“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
但要注意的是,这里针对的只是台胞,不针对政党。
台湾居民证进一步加强了台湾居民在大陆的归属感,能有效推进统一大业的进程。

中央一方面施加善意,也对民进党挥舞了大棒,减低台湾的政治地位、削弱台湾的国际影响,都是种种手段,目的就是让民进党成为孤家寡人,这样才有利于统一的事业。
参考资料
《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 时政资讯
《论台湾居民居住证的适用》 台湾研究 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