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离乡54年的张闾琳代替张学良回东北扫墓,他是谁

历史的丰碑 2023-12-02 14:30:32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是现代诗人余光中写的一首思乡诗,过去他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中。这首《乡愁》也十分直白地表达出了在台湾海峡另一侧的同胞们,他们对大陆的无限思念之情。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无法回到故土的老人们,他们只可以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未来能够带着自己回到故乡的土地上走走,也好慰藉自己的那份思乡之情。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可是大有来头。此人的母亲是人称赵四小姐的赵一荻女士。父亲则是近代史极具影响的张学良。

而他便张学良的四子——张闾琳。直至1994年张闾琳才回祖国,不过这时候的他却是早已不会说母语了。

张闾琳还有其他三个哥哥,是张学良的原配于凤至所生:大哥张闾珣,二哥张闾玗,三哥张闾琪。这三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替父亲完成归乡之愿。

张学良有四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长子张闾珣,次子张闾玗,三子张闾琪,以及四子张闾琳。不过这四位却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代父完成回归故里的心愿。

大哥是向来沉着冷静,然而在英国的那段岁月里,他不幸遭遇了德国的空袭,这导致他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从此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哥则天性逍遥,钟爱抽烟,如此的生活方式最终导致他患上了肺病,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而三哥在十岁时就感染了肺结核,尽管经历了种种磨难,但终究未能战胜病魔,因病离世。

于是,这份浓厚的归乡之情便寄托在了张学良最小的儿子张闾琳的肩上。

1930年11月,张闾琳出生在天津。他是张学良最小的一个儿子,也是张学良与赵一荻的唯一一个儿子。这个时候,距日本人入侵东北三省,仅剩不到一年不到的时间了。这也更加让我们可以理解,张闾琳出生以后,他会面对多么大的困难。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在事变和平解决后,却是背信弃义,他将张学良投入监狱。曾经显赫一时的东北张家,从此陷入了巨大的动荡中。

得知张学良遭受监禁的消息,妻子赵一荻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带着年幼的张闾琳去陪伴张学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她的这个愿望未能实现,只能带着孩子辗转前往香港定居。

1940年,张学良被转移到了贵州阳明洞,一处隐藏在深山之中的潮湿闷热之地。这里的蚊虫极为的多,这对来自东北的张学良来讲,绝非是一个好环境。

每天,张学良都要忍受国民党特务的讯问,这种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让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远在香港的赵一荻听闻消息后,他当即便决定前往贵州去照顾张学良,可是如果要去的话,那天就不可以带着年幼的儿子张闾琳,因为此时的张闾琳不过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如何能经得住监禁地恶劣的条件呢。

不过,张闾琳又不可以不照顾,那该托付给谁呢?这时候的赵一荻想到了英国人伊雅格夫妇。

伊雅格早年曾在东北军担任军需官一职,因其才华横溢而深受张作霖的青睐。正是因为与张家的密切交往,使得他在张学良执掌大权时期更加受到重视。

1940年,赵一荻带着年幼的儿子张闾琳,找到了此刻正定居于美国的伊雅格夫妇,赵一荻告知对方张学良将军的遭遇,同时也表示了自己不久将前往贵州陪伴爱人,恳请他们帮助抚养儿子张闾琳。

伊雅格夫妇,深受张家两代人关爱的,他们对蒋介石的背信弃义也是感到无比愤怒。同时他们对赵一荻的忠贞不渝深感钦佩,面对赵一荻的请求,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临别之际,年幼的张闾琳拉着母亲的手痛哭不已,赵一荻此刻也是泪流满面,不过他最后还是狠下心,登上了去往中国的轮船。

自这一日起,张闾琳便开始了他的异国他乡、与父母亲千里相隔的生活。

鉴于张学良当时的特殊政治身份,张闾琳的生活处境极为危险。在赵一荻送他回国之前,她反复告诫伊雅格夫妇,一定要严守张闾琳真实身份的秘密。

为了确保这个孩子的安全,伊雅格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他将张闾琳的名字改为“克尔”,并教导他学习英语,规定在日常交流中不得使用中文。同时,还让他改口称呼伊雅格夫妇为“爸爸妈妈”。

然而,张闾琳黄皮肤黑头发的显著外貌特征,在美国仍旧引起了不必要的关注。不时有身份不明的人找上门来,询问伊雅格夫妇这个孩子的来历。

无奈之下,伊雅格只好与妻子上演了一场为孩子起争执的戏码,声称这是他在中国时期的“风流债”。这番说辞,才逐渐让外界的怀疑目光得以平息。

为了进一步确保张闾琳的安全,在他完成小学教育后,伊雅格夫妇决定将家迁往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洛杉矶。

后来的张闾琳也在伊雅格夫妇的细心照料和精心培养下,成功的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加州航天大学。

等到他毕业后,便顺利的进入带了加州航天总署工作,成正式为一名航天专家。

此时已是逐渐长大的张闾琳心中最思念的,还是那远隔重样的父母亲以及故乡的土地,他每以次深夜梦回时,泪水总是会打湿眼眶。

在美国这里的张闾琳茁壮成长;而在另一边,被囚禁的张学良和赵一荻却是对儿子有着无尽的思念。

由于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张学良和赵一荻无法与伊雅格夫妇取得联系,也无法获知有关儿子张闾琳的近况。

因此,对于他们的儿子张闾琳,只能用“音讯全无”来形容。尽管如此,他们依然翘首以盼,期待着与儿子重逢的那一天。

母爱是伟大的,在赵一荻与儿子离别的日子里,她无时无刻不被思念煎熬着。尤其在1952年美国旧金山华人社区遭遇那场毁灭性火灾之后,她的担忧更是达到了极致。

赵一荻的内心始终被忧虑所笼罩,无法放下心头的重负。然而,她别无他法。即便张学良身陷囹圄,台湾当局对他的监视也从未懈怠。在这种情况下,赵一荻对儿子的思念愈发强烈,她时刻为他的安危忧虑,期盼着有朝一日能重逢。

1954年,宋美龄为了能够摸清张学良被关押二十多年以来的思想是否发生变化,他派出了一位老师,用教英语为噱头,想以此来窥探消息。

不过阴差阳错的是,在与张学良和赵一荻夫妇的相处过程中,这位老师竟是与张学良和赵一荻夫妇成为了好朋友。

1955年的春天,赵一荻接待董显光夫妇。他们的到来,为赵一荻那已渐行渐远的希望之火,重新点燃了光亮。

在简单的几句的寒暄之后,赵一荻的她开始谈论起了自己分别已有15年之久的儿子张闾琳。她恳求董显光夫妇,希望他们能在赴美之后,帮她寻找她寄养在美国的儿子。

面对这么一个满心期待的母亲,董显光夫妇没有犹豫,他们答应了赵一荻的请求。

接着他们向赵一荻询问张闾琳在美国的地址,然而这个简单的要求,对于被囚禁长达10年之久,与外界完全失去通讯自由的张学良和赵一荻来讲,却是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他们无法提供张闾琳在美国的具体住址。

无奈之下,赵一荻只能给出自己在1940年之前在香港居住时,与伊雅格夫妇的通讯地址:美国旧金山湾区格林大道309号。她希望这个线索能对董显光夫妇的寻找有所帮助。

根据这个唯一的线索,董显光夫妇开始了艰难的寻找。他们最终找到了张闾琳现在的地址,并及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远在台湾的张学良和赵一荻。

与此同时,董显光夫妇还亲自前往洛杉矶,见到了已经长大成人的张闾琳。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张学良和赵一荻心中充满了喜悦。他们急切地想要见到自己的孩子,这个愿望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唯一期待。

董显光清楚好友张学良和赵一荻的艰难处境,他不辞辛苦地去游说蒋介石和宋美龄,希望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梦想。

经过一年的等待,1956年,张学良和赵一荻终于如愿以偿,他们和自己的孩子张闾琳见面了。

亲人见面,自然是感触万分!

1959年,这时候的国民政府也解除了对张学良的监禁,不过依旧是对其限制行动。第二年度夏天赵一荻独自去往了美国探亲。

此时的儿子张闾琳也已经成了婚,他的妻子更是在加州大学读书时认识的华人少女,叫做陈淑贞,此人是粤系军阀陈济棠的侄女。

1964年7月4日,张学良和赵一荻正式举行了婚礼,远在美国的赵一荻在得知父母结婚的消息后,他也是十分的高兴,写信前来祝贺父母。

1990年,张学良和赵一荻赢了了人生自由,此时的他们以年老无依无靠,于是便选择去投奔远在美国的儿子张闾琳,之后便向美国移民局提出了申请长期居留的绿卡。

这个申请没多久便被批准了,夫妻二人也顺利地领到了美国绿卡,自这一日起,张学良夫妇便与张闾琳共同生活,共享天伦之乐。

在张闾琳与父亲张学良共度的时光里,他发现张学良将回忆往事、谈论故土以及缅怀故人的时候,眼中总是会迸发出激动的神采,然而这种光芒又会渐渐消退,被一丝忧伤和深沉所取代。

1993年,张闾琳向父亲张学良表达了想要回到祖国探望的愿望时,他立刻得到了张学良的支持,甚至是张学良比他还急切地催促着儿子要尽快启程。

在即将启程的前夕,张学良紧紧握住儿子的手,再次嘱咐道:“我如今身不由己,无法亲自回去,但你一定要代替我,去看看我们在沈阳的故居和抚顺城外你祖父的那座空陵......”

1994年5月,在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以后,张闾琳终于带着自己的夫人一同踏上了回往故乡的路。

1994年5月,经过一年的准备,张闾琳终于偕夫人一踏上了故乡的归途。

当他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时,张闾琳心中依然是忐忑的,他对祖国的了解并不多,他离开这里已经太久了,他担心祖国的人会如同对待一个外人一样对待他。

可是他很快发现是自己想错了,外事局的局长这一次不仅是亲自前来迎接他,同时还将他安排住进了四星级酒店,第二日的航展中,工作人员还允许他进入了不对外开放的卫星展厅。

这一切都让久在异国的张闾琳感到了家的温暖,他也为祖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欣慰。

在张闾琳参加完北京航展以后,他便马不停蹄的去往了一直以来魂牵梦绕的地方——东北。

时隔54年,张闾琳再一次的踏上了东北这块土地,此时已是64岁的他却是泣不成声,他太想念这块土地了。张闾琳到东北的第一站,便是去往了已经改建成张学良纪念馆的“大帅府”。

望着眼前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张闾琳忍不住感慨万千,他一边摩挲着这里的器具,一边又与随行人员讲起了过去自己在帅府里的时光。

之后,张闾琳去往了元帅林,那是他祖父张作霖的长眠之地,也是张学良往年书信中频繁提及的地方。

在离开元帅林前,元帅林看着墓碑,他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祖父,也想起了父亲张学良,想起了过往的一幕幕,不由泪水也浮现而出,喉咙哽咽着。

忽然,张闾琳挺直腰板,字正腔圆地喊道:

“我代表您的儿子来看您啦!”

身为儿子,张学良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亲自回乡,为父亲张作霖清扫墓地,燃上一炷香。

张闾琳将这份遗憾深深铭刻在心,此次重返东北,他悉心拍摄了元帅林的每一寸草木,打算带回美国,给父亲看一看,也算是完成了父亲的一份心愿。

此次的东北之行,对张闾琳来说不仅仅是故地重游,更见了许多故人。当张闾琳回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当年的东北军老部下,以及张学良的旧友亲朋都纷纷前来与他相见。

他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简单的东北菜肴,回忆着当年的点滴,也谈论着现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真心实意的笑容。

回到美国后,张闾琳将他在东北的所见所闻详尽地告诉了张学良,让张学良对故乡的思念得以慰藉。

张学良听到儿子的话后也是感慨万分,随即提笔写下了“鹤有归巢梦,云无出岫心”这两句话来,寄给了曾经的东北军旧部,由此可见张学良将军对于故土的眷恋。

他这么想回到家乡,可是最后又为什么没有会去呢?

在晚年的时候,就曾经有人问张学良:想不回到自己的东北家乡看看?

当时的张学良很是坚定,说他做梦都想回去看看东北故乡,看看那里的山水。甚至他还表示,自己最大的梦想便是希望可以再百年之后落叶归根。

当然,新中国对张学良也很重视,曾多次盛情邀请他出席重大的会议。为了确保他能亲临现场参加这些会议,甚至特派他当年的副官吕正前往美国迎接他;他的故乡东北大学的校长更是联合百位名人,联名写信敦促他回国共襄盛举。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张学良都婉言谢绝了。

那天明明表示想要回国,但又为什么要拒绝呢?

尽管说被台湾释放的时候表面上答应了他可以返回大陆,可这绝非是真心的,毕竟张学良不是一个普通人,他过去曾担任国民党副总司令,知道太多的国民党的信息,台湾又如何会允许他轻易回去呢?

与他的父亲张作霖有些不一样的是,张学良对东北有着极深的歉意和愧疚。作为张作霖的儿子,他并未在对外上如自己父亲一样态度强硬。

在日本入侵时,张学良最后选择听从蒋介石的命令“不抵抗”,这也致使东三省迅速沦陷,几乎是将国家的土地拱手相让,无数的百姓因为他的这个“不抵抗”命令失去了家!他认为自己是无颜面对家乡的父老乡亲的。

这是张学良心中永远不可以解开的伤疤,恐怕他会带着这份遗憾与愧疚离世。

家与国,似乎在张学良一生最后都没有了。在东北,他的家早在他当年下达“不抵抗”的时候便没了,现在的东北他已是没有脸再回去了;国,他明明是个中国人,可他却是在美国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

家已经没有了,国又不可以回。我想张学良是遗憾的,没有人会不想自己可以再死后落叶归根,这位少帅也如此。

0 阅读:63
历史的丰碑

历史的丰碑

有些人我们要永远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