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岁着戎装,七十四岁访故乡
...... ”
这首诗并没有写完,诗名叫《故乡行》,他说出自朱德元帅的一位部下。
这两句诗尽管说是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可是他却仅仅是那直白得横跨了52年的时间长度,就足可以让人感受到那多年未曾回乡的愁苦。
这么长的时间也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因为什么,可以让我们的朱德总司令回不了家乡呢?
实际上朱德曾有过6次视察四川的经历,不过每一次都因国事繁忙没多余的时间,回到家乡仪陇县看看。
古时候曾有过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如今也有朱德“六过家门而不入”。当时的国家还在建设中,人民依旧在劳苦中,解放不过是刚刚开始,要想让所有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才可以,因此朱德一直心系着国家,他也无暇顾及个人,但是他也自己也说过:
“怀乡念旧,这是人之常情,自古就有。一直以来我都想回来看看,可是都没得实现呀! ”
在过去了52年后,如今机会终于是来了,而这一次也是朱德唯一的一次。
1960年时,已是74岁的朱德尽管说此时的他已算得上是年事已高了,可是朱德却并没将自己的年龄放在心上。
因为此时的新中国百姓的生活出现了大问题。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让无数百姓赖以生存的耕地,此刻却是长不出什么庄稼来。粮食供应变得困难了起来,那时的百姓们即便是吃饱饭也成了问题。
这个阶段内忧尚未解决,偏偏又遇到了外患,这时候的苏联落井下石,他们将大批的援华专家撤走。
为此朱德深感忧虑,因为他深知民众正在饱受煎熬。这使他无法平静地坐视不管,于是他立即向上级提交了一份报告,请求前往上海、陕西、贵州、四川等七个省市进行实地考察。其中,他的家乡家也被划入了这一次的视察行程中。
这一次朱德元帅回到故乡他的,初衷是为了从父老乡亲口中了解当下最真实的生活状况。他把自己的私人情感暂且放下,把关注的重心全部放在了故乡的人民身上。
1960年3月8日,朱德元帅与他的夫人康克清来到了南充市。
第二天清晨,朱德乘车去往了仪陇。在汽车刚过嘉陵江桥没一会儿,朱德便发现了不远处正耸立着一座石油钻井架,见状朱德赶忙让司机停下了车,然后他自己走了下来,去实地了解勘探。勘探队的同志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竟会在这里遇到朱德元帅,众人纷纷兴奋地围了上来。
朱德一边笑着与众人问好,一边他又主动的伸出手来与大家握手。这时候有些同志因为手上有油污,就不怎么好意思上前与朱德握手,见状朱德却是毫不在意,他大步上前紧紧握住了那一双双因建设祖国而沾满油污的手。
坐在一旁的井架附近,朱德开始仔细的询问起了勘探的情况,在听众人的回答后,朱德很是高兴地鼓励众人要加倍的努力,要早一些找到石油这个“黑色的金子”。
在他临上车前,朱德还专门与勘探队的负责同志说,请你们务必要在生活上要多多关心勘探队员们。
看着越行越远的朱德汽车,众位勘探队员们眼中也渐渐的泛起了泪花。
汽车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前行,朱德坐在车中,目光始终流连于窗外迷人的景致。尽管驾驶员已极度谨慎,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凹凸不平的道路,但车辆依旧在颠簸中摇摆不定:
“总司令,这条山路有些不好走,让您受累了!”
“没事的,这条路比起50多年以前,我出去的时候走的那条盘山小道来讲,要好多了!”朱德笑道,
此时的他观赏景色的兴致分毫不减。接着司机又开始追问起了朱德,离开家乡仪陇50多年一直都没未曾回来过吗?
朱德说:“是啊!我是在1909年1月离开这里,去云南当兵的,怀乡念旧,人之常情,自古皆有。我一直以来都想回来看看,可是都没实现呀!”
坦然自若,他说:“现在这路已经比我离家时要好太多了,无需忧虑。”
一路上朱德的心中,满满的都是对百姓的关切。从上车那一刻起,他便开始详细询问百姓的生活状况和农业生产情况,他的神情焦急而专注。
但是,当汽车逐渐驶近故乡时,朱德却是变得沉默了起来。
他的双眼紧紧地盯着车窗外的田野,眼中闪烁着泪光,仿佛是在深思着。
是呀,如今的他已有50多年没有回来了,他离开这里的时候还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而如今再回来,却已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这种心情,无论换成谁,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近乡情怯。
即将到11点的时候,汽车已是缓缓驶入了营山县委大院,此时众位县委领导已是早早的恭候在了那里。看到朱德等人走下车,众人立刻拥上前去,与朱德上前问好,同时将这位共和国元帅迎进了会客室。
朱德外出时候他一贯不喜欢让人迎送宴请,特别是反对前呼后拥的做派,他这一次回乡,更是轻车简从。自从他走进会客室后,看到简洁的家具就会说:“不错,不错,这下你们都可以去休息了。”
当地的村干部也在激动之余,不禁变得慌乱了起来。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从未接到过朱德元帅到村里视察的通知,因此他们根本就没为朱德提前准备休息的房间。
情急之下,几位干部只好先在马鞍中学内为朱德收拾出一间房子让他居住。
本来朱德是不想因为自己的回来而劳累家乡的百姓,他一直坚持要回到自己的家住,最后还是四川省委书记出面说服了朱德,让他可以住的干净一点。热情难却的朱德也只好不再推脱。
在一切安排就绪后,朱德便径直去往了食堂与寝室,询问起了孩子们一个月可以吃上多少粗粮,又有多少细粮,每个月的零花钱又有多少,家里可不可以供给,有没有补助等等。
朱德将此刻的现场氛围以及同学们犹豫不决的神情,全部收入了他的视线之中。即便他们没有言明,可是朱德也深知他们的生活状况究竟如何。
朱德意识到情况并不如他所期望的那样乐观,他立刻向陪同人员交代,要他们务必设法使生活补助得以恢复。
孩子们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要承受读书的辛劳,还要忍受饥饿的痛苦,这让他们如何挺得住。他决定,那些繁重的农业劳动,他们暂时可以免去了。
就在准备晚饭的时候,朱德嘱咐当地领导务必一切从简,他这个人不喝酒、不抽烟、不也吃肉,
朱德说“我不过是一个普通老兵,可以吃上家乡的家常饭就已经很是高兴了!”
当地领导也很清楚朱德的做事风格,因此在当天的晚上,他们吃的菜全是青菜、鱼腥草、红薯之类的,极为的朴素,那天朱德吃得也很是高兴,他一边吃着饭还一边夸赞着家乡的饭香。
这时候朱德元帅拿起了一个红薯,他并没有剥去外皮而是直接吃了下去。有人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剥皮,朱德元帅微笑着回答:“我一直以来都是带着皮吃的,丢了可惜。”
事实上,当地的干部们在得知朱德元帅即将回来时,早已精心准备了四川特色的腊肉,还从嘉陵江捕捞了一条肥美的团鱼,打算为朱德做一桌子丰盛的宴席。
然而,朱德却坚决不许他们这样铺张浪费,只要求准备一些简单的素菜。
当朱德元帅看着饭桌上那些清淡的菜肴时,他依旧感到十分动容。他深知,即使在这样的餐桌上,新中国仍有许多老百姓连这样的饭菜都吃不上。
即使是身为国家领袖的毛主席,也无法经常享受到大鱼大肉,一样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在仪陇,朱德吃了三顿饭,他在饭桌上唯一的荤菜便是一碗简单的肉丸子,可即便如此,他的妻子康克清依然还是将肉丸子都挑给了同桌的其他干部吃。
实际上朱德是很爱吃肉的,特别是爱吃家乡的腊肉,不过当时的国家困难、百姓艰难,在这样的时候,能省一些那就省一些,自己省一点,那或许就会有几个百姓可以多吃饱一些。
晚饭后,朱德并未休息,他立即召集县委、区委、公社以及大队的干部们召开了一场会议。
在会议中,他详细询问了当地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尤其关注了食堂的运营情况,包括每天消耗的粮油数量等。他一口气提出了几十个问题,无一不是关乎当地群众生活的细节。
在充分了解了基本情况后,朱德郑重地与当地干部说,他们必须得大力发展副业,充分利用仪陇独特的地理优势,全力推动棉花和油料的生产。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才是头等大事。
这一次朱德还鼓励众人要多种植桑树、茶树和果树等,接着他又告诫当地干部,发展必须脚踏实地,遇到问题要多和群众商量,共同决策。
朱德元帅的一生是传奇绚丽的、也辉煌灿烂的,他曾经历过无数荣耀时刻,可是他的内心却依旧是如此朴素,这种不忘初心的精神便是真正的共产党。
第二日清晨,朱德拄着拐杖从寝室去往了操场做操,朱德特别喜欢体育运动,虽说此刻的他已经74岁了,可是做起早操来他依旧很是有力量,每一招每一式做起来都十分的标准。
早饭朱德吃了一个馒头、一碟泡菜以及一碗稀粥,吃过饭后的他便在当地干部的陪同下巡视起了马鞍场。
在路上朱德碰到了堂弟朱代良,看着朱德穿的一身普通的制服、脚上也以上半新不旧的皮鞋,朱代良便开玩笑道:“亏堂哥你还是个老总呢!怎么就现在就穿这么一身回家呀!你这穿得还不如咱们县里的干部讷!”
朱代良本身就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他这个人说起话来也十分的耿直,周围人听他这么说,急忙给朱代良使眼色,但朱德听完以后,却是没有生气,他反倒是笑道:“我这一身不也挺好的嘛!穿起衣服来不冷不就可以了,我朱德从来不求衣锦还乡,只希望国富民强便好!”
回到家乡后的朱德走遍了新寺、马鞍、大风、日新、城关等许多乡镇,他每到一处都会走家串户、去探望附近的乡亲们、做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真实的老百姓情况。
有次,朱德在一个村落中视察的时候,他无意中见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他却是穿着一身破烂衣裳,衣不蔽体,即便是脚上也是没有鞋子穿,此外他身上还布满了没愈合的伤痕。
见状,朱德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来,他赶忙将小孩叫了过来,把身上所有起全部给了他。
接着朱德又到了公社办的大食堂里,里面的场更是让他感到触目惊心。只见那大锅中的稀饭却是压看不到几粒米,淡的如同是白开水一样。
想到众人还要用这个来果腹,这不禁让朱德有些心酸,于是他问道:“你们晚上吃什么菜呀?是野菜么?”
食堂的工作人员有气无力地回答道:“山上可以吃的野菜已经挖得啥也不剩啦了!”
实际上,自从他这次从回乡后,桌上吃的也与众人一样。前几日,有领导看到他吃红薯时,有些担心他会影响到消化,就想乘着打饭的时间故意给朱德吃些肉。
但朱德听后大声质问道:“为什么只有我有肉?”随后他便让一旁的小孩将肉给分的吃了。
后来一天,县委的一位同志对朱德说:“如今您的故居没人住,县里准备在这里办个总司令的展览,也好让……”
听到这里朱德突然就变得严肃起来:
办我的展览干啥呀,将房子腾出来,可以办成一所学校嘛,也好让娃儿们去念书,这样多好。”
后来的朱德去往了南充市,之后又到了成都,同时他又再次重申了这个意见。
1962年,仪陇县委的书记去往了北京开会,朱德见到他后又再次问起了这件事。当时那位书记吞吞吐吐的,可却是并没有正面明确回答朱德。
朱德依然很是明确建议将他的那所房子改成小学,
他说:“如今还是有许多娃娃没有学上,没有书可以念,改成学校吧,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们接受教育。”
也许朱德是受了母亲的影响,他对教育十分的重视。这一次在他返乡的当晚, 就是住宿于马鞍中学内。第二日, 朱德与师生们合影留念, 同时他为马鞍中学题词道: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
就在朱德准备返回北京的前两天,他在仪陇城关路过无意中见到了街边有个房子十分的漂亮,而这是当地的一所幼儿园。
看到这所幼儿园的朱德后是蛮开心的,他心里想着孩子可以在这里上学,那一定会很好。不过当他看到门口此刻却是挂着一块牌匾时,他脸上的笑容离开就阴了下来。
只见上面写着:仪陇县机关托儿所。看到这里,朱德忍不住轻轻摇了摇头,随即面色大变,指着那块牌匾对周围几位县委的几位领导说:
“这样子的托儿所,为啥子你们只收干部的孩子呀!这是要改的!必须让群众的孩子们也可以住进来嘛。”
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他们舍生忘死,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所图的不就是让所有人都可以过上好日子嘛,绝非是只为了让少数干部群体享受到特权。
县里的做法,让朱德很是不喜,一向和颜悦色的他此刻却是再也忍不住发起了脾气。
县教育局立即就将幼儿园的招生范围重新作了调整,这才将幼儿园的名字改成了“城关幼儿园”。
三天时间转瞬就过去了,离别之际朱德依依不舍地与乡亲们告别。他安慰大家道:“困难不过是暂时的,咱们还是要自力更生,要去相信党的领导。”
接着他又叮嘱当地的领导干部,不要对自己的亲人有任何特殊照顾。
最后面对家乡父老乡亲送来的土特产,朱德全部谢绝了,他只是将买了两双仪陇的草鞋给带走了。鞋子是他从小穿到大的好东西,也承载着朱德对家乡的思念。
这一次离开之后,朱德便再未回过家乡。
这一定次故乡之行,也是朱德感慨颇多,他既感受到解放以后了家乡的变化,他也看到了众位乡亲的生活上面的困境。
回到京以后,朱德向中央汇报了这一次他在全国考察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思。他提出建议农业生产不可以强求一律,务必得因地制宜;建议应当停办农村公共食堂,恢复以前的集市贸易;放开集体和家庭的副业,要去提高群众对生产的积极性。
他的这些提议体现出了朱德元帅心系百姓,一心为国为民的伟大无产阶级品格。
那些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为之奋斗终生的新中国如今已屹立于世界之林。而他们的高风亮节也早已铭刻在了无数后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