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恒瑞的百亿美元BD只是开始,海思科、正大天晴也将接棒!

恒瑞宣布与GSK达成合作,将慢阻肺新药PDE3/4抑制剂HRS-9821的全球独家权利及11个早期项目的全球选择权卖给GSK,首付款5亿美元,近乎于恒瑞去年半年的净利润;里程碑付费总额120亿美元。

消息一出,恒瑞A股涨停,港股涨超24%,资本市场瞬间被点燃。

GSK看中的,是PDE3/4在慢阻肺领域的前景。就在三周前,默沙东以10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维罗纳制药,为的就是一款PDE3/4抑制剂药物。

两大巨头接连砸下数百亿,让原本低调的COPD赛道彻底沸腾。值得指出的是,目前,针对PDE3/4抑制剂的在研产品全部来自中国本土药企,分别是正大天晴、海思科与恒瑞医药。这也意味着,跨国药企想要在这一领域抢占身位,必然绕不开中国创新药企。

资本市场已开始押注下一个幸运儿。截至今日收盘,中国生物制药涨超7%、海思科涨停,一场围绕慢阻肺赛道的追逐战,已经拉开序幕。

百亿COPD赛道被点燃

这笔总里程碑120亿美元的BD涉及的项目不少,但肿瘤、呼吸、自身免疫等领域的11个产品都处于相当早期的阶段,GSK主要是为了买下恒瑞的慢阻肺药物HRS-9821。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会损害患者肺部导致进行性肺功能下降,出现持续咳嗽和呼吸困难。每年有超300万人因此死亡,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第三大致死原因,并且由于早期症状隐匿,慢阻肺也被称作“沉默的杀手”。传统治疗方案主要通过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来缓解症状,同时吸入糖皮质激素起到抗炎的作用。

慢阻肺的传统疗法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适用人群很小,过去十多年里,慢阻肺治疗都没出现过新药。直到去年,医药界才取得了突破。2024年6月,美国维罗纳制药研发的PDE3/4双重抑制剂恩司芬群在美国获批上市,成为近20年来FDA批准的首款治疗慢阻肺的新药;一个月后,赛诺菲的度普利尤单抗在欧盟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治疗慢阻肺的生物药。

两款新药相比,显然度普利尤单抗的市场表现更胜一筹。2024年陆续在欧美中三地斩获慢阻肺适应症后,度普利尤单抗销售额达到130.72亿欧元,成为了全球最畅销的自免产品。

恩司芬群虽然早于度普利尤单抗上市,但维罗纳制药规模较小,只能眼睁睁看着赛诺菲“自免药王”的冉冉升起。不过恩司芬群因为治疗效果很好,销售并不弱。2024年第四季度,恩司芬群销售收入3660万美元,到2025年第一季度就增加到7130万美元,已经展现出了“十亿美元分子”的潜力。

华尔街的分析师更是预测,到2035年恩司芬群的年销售额峰值可能达到近40亿美元,点燃了市场追逐PDE3/4靶点药物的热情。

GSK本来就是呼吸领域的老将,其重磅单品“全再乐”就是用于治疗慢阻肺,但这款产品专利即将到期。GSK在全球范围内搜寻,这才找到了恒瑞的管线,希望能巩固自己在呼吸领域的领导地位。这样看起来,5亿美元的首付款也不算贵。

下一个幸运儿会是谁?

百亿美元的BD序幕,刚刚拉开,台上站着的除了恒瑞还有别人。

慢阻肺临床负担沉重,患者群体规模庞大,且治疗手段有限,无疑是一片极具潜力的超级蓝海市场。有机构预测,2023年,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市场估值为13.25美元,到2032年达到220亿美元。随着默沙东、GSK先后砸下百亿美元拿下PDE3/4抑制剂,已经引爆了PDE3/4双靶点抑制剂赛道,下一个大额BD呼之欲出。

可以确定的是,在下一个大BD中,跨国药企的交易对象仍然会是中国创新药企,因为围绕PDE3/4这一靶点进度最靠前的,都在中国。

根据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库,在全球在研管线中,PDE3/4双重抑制剂的临床在研同类产品仅有3款,分别来自正大天晴、海思科和恒瑞医药,正大天晴的产品进度最快已开展了三期临床,海思科的产品也进入到了二期临床阶段。跨国药企想要布局PDE3/4,绕不开中国药企。

尤其是,在便捷性上中国创新药企研发的产品还做出了改进。恩司芬群需要每天用药两次、每次5-7分钟的雾化器给药,而正大天晴、恒瑞与海思科的产品,同样是吸入粉雾剂,用药时间能缩短至数秒,在依从性上更胜一筹。

不难预测,GSK与恒瑞达成百亿BD后,PDE3/4抑制剂赛道也会持续升温。手握全球仅存临床资产的中国企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下一个幸运儿是谁?我们拭目以待。

撰稿丨方涛之

编辑丨江芸贾亭

运营丨晨曦

插图丨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