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作为北宋大才子的范仲淹,面对烟波浩淼鱼鸟情的洞庭湖,发出了充满画面感唯美的感慨。
浩浩汤汤的鄱阳湖,为历史上的文人墨客的挥毫泼墨,提供了不胜枚举的素材。从书香气走出来的洞庭湖,自然也有血雨腥风的一面。
作为元末明初最大的两股势力,陈友谅和朱元璋,在江汉平原上的这块绿肺中的对决中,决定了历史的天才向左,疯子向右。
元朝的残暴统治,最终招来了汉人的不满。“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注定会出现一批为个人,为阶级,为民族摇旗呐喊的有志之士。
从阶级出身来看,当时南方最大的几股势力,比如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他们的阶级思维和起事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求得民族和自我的解放。
但是最高权力的竞争是一个很残酷的行为,宝座的位置只容得下一个人的选择。当时的起义军大抵归属于两股势力,那就是小明王和徐寿辉的天完国。
从个人野心和杀伐果断上面来看,陈友谅在那个阶段,是远远的黑过朱元璋的。
在由一个县衙里面的小文书,变成天完国的实际掌权人物之后,陈友谅暴露出了自己的坚韧但又弑杀的本性。在架空了徐寿辉,并且一锤子将成为自己阶下囚的徐寿辉脑袋砸得粉碎。
虽然陈友谅成为了大汉国的皇帝,但是他似乎也忽略了人心向背在战争中的关键性。除了部分因为惧怕陈友谅,投降朱元璋外,剩下的人不得不被陈友谅裹挟成为鄱阳湖大战的刀下冤魂。
虽然陈友谅纠集的军队号称60万,而此时的朱元璋却只有20万人,双方实力悬殊,相差三倍。
但朱元璋团队的凝聚力,明显的大过于陈友谅。纵观整个战争期间,陈友谅的军队除了水战中的张定边,完全不顾自己的死活冲杀之外,似乎部下的士兵难有亮眼之处。
但是朱元璋的花花公子侄子朱文正能靠着洪都一座孤城,化解部下的畏惧心理,做到了将士一心的凝聚能力。
作为陈友谅的好朋友,康茂才替朱元璋写信,忽悠陈友谅来朱元璋指定的龙湾决战。
“至若友谅者,本沔阳渔家,刀笔小吏,徒有凶残,实无功德,干城仗普胜而旋即杀之,北面事寿辉而旋即毙之,名实交丧,忠勇并失,诚所谓蝇声紫色,圣王之驱除耳。而论者以周颠仰天,铁冠大笑,刘基之手挥难星,雷老之忽然不见,王者所至,诸神效灵。”
谷应泰的这段评价,也是将陈友谅的失败归结为人心凝聚力上面的不足。在他的部队里面,因为陈友谅自己的劣迹,下级对上级的忠诚度和执行力,肯定是值得商榷的。
除了内部问题之外,陈友谅对于整个战争的布局,也反映出了求战心切,冒失进取,导致自己失败。
再者,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陈友谅和张士诚对他们的最大竞争对手朱元璋的能力,评估是错误的。“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未来大明王朝的真龙天子朱元璋,对两个对手评价相当的准确。
那就是张士诚自守之贼,陈友谅志大才疏,所以他才能放心的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不用担心张士诚的援军。
在正式大战之前,陈友谅在洪都城下被朱文正结结实实的阻击抹掉了士气,增加了几分戾气,这样的心态去做大事,自然是有问题的。无论怎么说,鄱阳湖的水战还是展现了当时中国军事的最高水平。
两军交战开始,陈友谅的铁索连环战舰,让朱元璋吃了不少的苦头。但是徐达的冲锋,点燃了朱元璋军队的士气。
那天的风很大,三国演义在明初才开始出版,陈友谅一定没看见过火烧赤壁这段。
他的巨舰为自己水军提供了威胁性,但是也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运转不灵,而且只要一起火,就是整个部队都葬身火海。当年的水战也完美地复制了赤壁之战的剧本,在东北风的吹拂之下,鄱阳湖成为了陈友谅的葬身之地。
朱元璋的军队看见取胜的法宝,自然也是比平时用命了不少。在将士不怕牺牲,敢于冲锋的精神下,装满燃烧物的朱元璋军队,将小船撞向了陈友谅的军舰。
刹那间一条翻滚的火龙,出现在了鄱阳湖上面。陈友谅军队因为铁链的局限性,再加上自身船体庞大,导致没有及时做出防护措施,自然就成为了火海里面的冤魂。
从鄱阳湖水战的整个战局来说,陈友谅的志大才疏,成为了他最后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对于朱元璋的军事力量,他没有很好的做出战前预估。反而因为自己舰队的庞大,导致自信心爆棚,从而为自己的失败埋下了伏笔,陈友谅也在突围时中流箭而死。
再者那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天气因素,造成的黑天鹅也是一个预想不到的问题。
最主要的是,双方士兵对于这场战争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看点。因为朱元璋的士兵只有这些,在陈友谅和张士诚两个大军阀之前求生存,假如失败肯定没有退路,于是人人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而陈友谅的军队则仗着自己的兵力优势,就犯了轻敌的错误。双方的结果也是跃然于纸上,兴亡谁人定,胜败岂无凭?
参考资料:《明史》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举不胜举,唯独被罗贯中神话的村夫以多打少惨败还能近智多妖。